谁在控制我们的钱包?(下)

我们是怎样一步步被诱惑、被逼迫放弃现金的?

谁在控制我们的钱包?(上)

在中国,随着支付宝、微信等科技巨头的攻城略地以及国家和媒体的助攻,无现金交易已深入人心、也占领了几乎全部的领地,哪怕极其偏远的地方,只要有信号,两部手机之间就可以完成全部的交易,当然国家在法律层面还保持了现金的法定支付地位,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拒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数字人民币的推进,全面的无现金社会指日可待。

2016年11月,印度政府突然宣布回笼大部分现金,这是一个非常极端的例子。在德国,这个过程表现得更聪明,不那么直接。越来越多的自动取款机被拆除,银行突然加收现金取款手续费,商店被禁止将信用卡费用转嫁给顾客,出租车司机突然被要求与信用卡公司签订合同,热衷于使用现金的银行和商人会被指责与恶意洗钱脱不了干系,想要携带数千欧元过境的旅行者目前也得考虑,海关官员是否会没收这笔钱。

据预测,到2025年,人们将不再使用现金。德国将很快禁止不通过金融机构而支付高额账单的行为。一些欧洲国家已经规定了类似现金支付的最高限额,与此同时,人们的数字支付也一样不能对警察局、社保机构、税务机关以及情报机构隐瞒,银行保密的最后防线也被清除。

马拉维、尼日利亚、菲律宾、墨西哥及其他数十个国家甚至还郑重宣布,希望尽快实现无现金支付。在这些国家去现金的同时,其中央政府也在建设全体居民具有生物识别特征的数据库。所有这一切就是一场精心组织的全球运动。更具体地说,这是两个密切相关的运动。

第一个运动的关键词是普惠金融,这是去现金的另一种粉饰性描述。第二个运动以数字身份为号角。它以顺应联合国发展目标要求为借口,要为每个新出生的地球人出具身份证。这个运动迫使所有人都提供自己的生物识别数据,也包括大多数早已拥有和使用身份证的人。 这场运动由聚集了世界主要经济体的G20(20国集团)推进,领导者是美国政府、美国跨国公司巨头及其基金会。它们联合形成了全球普惠金融合作伙伴关系,目标是在全球范围内实行所有公民支付交易的数字化和生物识别系统的整合。参与这一合作的所有成员结成了一个公私联营体,包括优于现金联盟、万事达卡机构、维萨机构、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和他的妻子梅琳达拥有的基金会(以下简称盖茨基金会)以及美国外交部等核心成员。

在普惠金融、身份识别和克服数字鸿沟等概念的背后,总是隐藏着诸如万事达卡、维萨、PayPal(贝宝)、微软和沃达丰等大公司的商业利益。参与全球反现金运动的还有非正式但又实力雄厚的跨国委员会,其中不乏银行监管者、政策制定者和安全机构。它们联合制定全球金融业的标准,这些标准随时可以变成法律条文,而无须公民代表或数据保护者应允。

标准制定者们从全球普惠金融合作伙伴关系中获得权力,使其标准尽可能具有去现金并保证监督的特性。 在这些标准制定者的跨国影子力量的影响下,欧盟委员会审慎地考虑了有关现金上限的问题,并赋予海关随时查扣违规现金的权力。

那些针对银行的苛刻规则也源自它们,其目的在于说服银行和商人,在小额现金交易中也存在洗钱的风险,应该予以排除。相反,那些“大鱼”却被放任自流。影子力量还出台了规则,使人们几乎无法在互联网上匿名购物。

公众舆论和议会对这些进展毫不知情。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对数字金融交易数据的全面监控和长期存储并没有引起关注和讨论,相反,涉及面并不广的电信数据存储却引发了强烈的争议。后者受到议会讨论并做出相关决议,而前者违背民主却被跨国力量操纵。

与上述这些工业国家相比,万事达卡在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国家推进去现金运动要明显粗暴一些。任何不“自愿”服从标准制定者及非官方反现金规则的国家,将不再获得援助资金,或被直接列入不合作国家的黑名单。那些对去现金和采集公民生物识别数据没有表现出足够热情的国家,将会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评估中获得差评,这可能会对其经济产生不利的后果。作为激励,盖茨基金会资助普惠金融联盟和发展中国家的中央银行,万事达卡和维萨则为数字支付提供资金和技术援助。这已在许多大国成为现实,即引入万事达支付卡,并使其同时成为国家的身份证件。盖茨的普惠金融联盟也促使肯尼亚进入这种模式,让如今依然贫穷的肯尼亚人用上了一款由英国人控股的手机钱包,并支付高达40%的交易成本。

相信绝大多数读者都不知道世界上有一个叫作“优于现金联盟”(BETTER THAN CASH ALLIANCE)的存在,优于现金联盟受到全球最有影响力的20国集团政府的强力支持,旨在全球范围内推动用数字化支付取代现金支付。细细品味不难看出,“反现金战争”这个表述所体现的已不仅是对现金捍卫者的进攻,它更像是这个组织的成员为获取更多利益而吹响的冲锋号。

优于现金联盟创立于2012年,创始成员包括盖茨基金会、eBay(易贝)创始人皮埃尔·奥米迪亚设立的慈善投资机构奥米迪亚网络、美国有影响力的花旗银行、维萨公司和福特基金会等。美国国务院也通过其在当地的发展促进机构美国国际开发署参与其中。位于纽约的联合国资本发展基金作为其秘书处。

万事达卡公司没有进入官方创始人之列,或许是因为创立者们不愿让媒体察觉到其背后隐藏的商业利益冲突,毕竟这家公司在此之前因商业原因曾对现金宣战。经过一年的潜伏期,万事达卡终于加入了这个来自硅谷,由华尔街和美国政府共同构建的公共私人反现金联盟。在这里,“硅谷”这个词具有广泛含义。它应包含美国西海岸所有的IT巨头和初创公司,而不仅局限于只有总部设立在地理位置上的旧金山南部、享有盛誉的硅谷的公司。“华尔街”也泛指在全球范围内活跃的美国大型金融财团。

优于现金联盟在官网上是这样描述其目标的:“数字支付已发展成为一种促进普惠金融的重要工具。它能够降低穷人使用金融服务的成本,提高使用储蓄、支付及保险产品的安全性和舒适度。”从那时起,“反现金战争”一词就演变成相对来说容易被人们接受的“普惠金融”一词。

如果金融业提供的服务比没有成本的现金更实惠且让穷人负担得起,它才能帮助那些穷人并为企业带来利润。而这正是市场经济体制自身的益处,并没有特别意义上的帮助,不值一提。

“反现金战争”的吹鼓手却试图将普惠金融描述为消除贫困和推动发展的奇药。优于现金联盟仍在其网站相关内容中视普惠金融为战胜贫困和取得包容性增长必不可少的工具,并且声称,随着现金支付的减少,不平等现象也会减少。

因为将其业务扩展定义为消除贫困和推动发展所必不可少的一种过程,万事达卡和维萨就可以打着一个主观臆想和善意的幌子在全球推进去现金运动。

信用卡公司究竟为什么要这么做,而且必须这么做?在2010年的行业资讯中,尼尔森报告给出了贴切的答案:“万事达卡和维萨必须开发海外新业务。它们需要处女地。在那里,竞争不会影响到利润率。

去现金给我们这样的银行客户带来了不便,但对银行却会产生价值效应。也就是说,我们的钱都被银行系统锁死。如果没有现金,人们虽然能够将自己的钱从一家银行转到另一家银行,但却无法将其从银行系统中取出。当银行业陷入困境,而政府又手头拮据,无法施以巨额救助时,它们就会集体沦陷。这些银行反过来通过负利率逐步自我修复,逐年降低对其债主的债务。这种转变或许也会通过另外一种方式实现,即国家规定将其资产规模缩减20%~30%,甚至50%。正因为没有现金,银行客户的钱都被锁定在银行系统中,无法摆脱灾难。

正如德国总理默克尔所述,数据是21世纪的原材料。用欧盟专员的话来说,它们就是“互联网的新石油和新货币”。以前的石油大亨就是今天的微软、Alphabet、亚马逊、苹果和脸书。它们在中国的同业巨头则是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

以市值衡量,这些巨头基本上都称得上是全球最有价值的公司。不仅如此,它们创造了数字经济时代的软件、硬件、服务器和平台。作为回报,它们有时会获得金钱,但首先是获得数据,并将其转化为金钱和权力。在现金交易中,不会产生可以让它们造访和利用的数据,也没有服务商可以从中牟利。而在数字货币交易中,会产生极其有价值的数据,比如,我们有多少钱以及我们最终是如何支配这些钱的数据信息。数字识别技术对无现金支付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这方面,那些硅谷公司及其中国同行也同样是领头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达卡   盖茨   钱包   现金   银行   数字   金融   国家   数据   全球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