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补”取消与车企的选择:涨价,不变以及降价!

图片来自网络

“国补”取消与车企的选择

华说

一个杯子里有半杯水。甲说:“只剩下半杯水了。”乙说:“还有半杯水呢。”于是乎甲被判定为悲观者,乙被认定为乐观者。据说,这是心理学著名的“半杯水”理论。是不是著名,算不算理论这里不表,意思是简明的。那便是,同一件事情发生,人们的反应,往往大相径庭。

企业亦如是。譬如说刻下,实行了N年的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终止了。从今年开始,任何人购买新能源汽车,将不再享有国家层面的补贴。这国家层面的补贴,按照《关于2022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规定,插电混合动力车型补贴为4800元,续航里程为300-400公里的纯电动车给予9100元补贴,续航里程超400公里的纯电动车给予1.26万元补贴。车企在制定“官方指导价”时,大抵是直接将这“国补”扣除的,因此,当补贴政策到期退去,逻辑上,“官方指导价”势必水涨船高。不过,从事实来看,国补取消后,车企的反应迥然不同,个性十足。

简而言之,面对着“国补”取消,车企的行为变化,大抵有三:

其一,顺势涨价。这一派的始作俑者,是比亚迪。早在去年11月23日,比亚迪便发布了《关于车型价格调整的说明》,宣布将于2023年1月1日对旗下王朝、海洋及腾势新能源车型的官方指导价进行调整,上调幅度为2000元-6000元不等。为什么要涨价?比亚迪在调价声明中直言,国补退出是第一大原因:“根据国家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系列政策及规划,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将于2022年12月31日终止,在此之后上牌的车辆国家将不再给予补贴(现有补贴额度:插电混合动力车4800元/辆、纯电动车12600元/辆)。同时,下半年以来,电池主要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 2022年12月31日,比亚迪汽车发布通知,确认从2023年1月1日起正式调整价格。

广汽埃安紧随其后。该公司发布调价声明说,因为国家将不再给予补贴(现有补贴额度:纯电动车12600元/辆),同时电池主要原材料价格持续大幅上涨,公司将于2023年1月1日起对旗下相关车型的官方指导价进行上调,上涨幅度为3000元-8000元不等。此后跟进的新能源车品牌有长安深蓝、吉利睿蓝、荣威汽车、大众ID.系列车型、奇瑞小蚂蚁系列车型,涨价幅度集中于2000元-8000元之间。

其二,按兵不动。小鹏汽车是这一派的代表。新年伊始,小鹏汽车发布公告说,根据国家相关政策规定,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已经于2022年12月31日终止,自2023年1月1日起上牌的车辆不再享受国家补贴(每辆补贴金额10080元-13860元不等)。2023年小鹏汽车各车型全国建议零售价将保持与2022年底的综合补贴后价格一致。宣布售价暂不上涨的,还有零跑汽车旗下的C01车型以及长城汽车旗下的魏牌。

其三,降价促销。如此不走寻常路的,自然非特斯拉莫属。国补取消之后,特斯拉非但没有宣布涨价,还推出了“限时优惠”:2023年1月1日至2月28日,用户购买Model 3和Model Y并完成交付,可享限时交付激励6000元;如果选择特斯拉合作保险机构相应车险,可在6000元激励的基础上,再享4000元限时保险补贴,即最高1万元优惠。

国补退出,对车企而言,意味着承担的成本增加了。成本增加是不是必然意味着价格上涨?回答是未必。上述车企的行为便是一个证据:有涨价的,有不变的,也有降价的。因为价格的决定,不是独家戏,而是对手戏,是由成本和需求共同决定的,不是成本单方面所能决定的。实际上,即便高举涨价大旗的车企,也并非转嫁了所有上涨的成本。国补的标准,是续航里程超400公里的纯电动车给予1.26万元补贴。但补贴取消之后,车企最高的涨幅也不过是8000元,大部分在5000-6000元左右。这是说,即便是涨价的车企,也只是转嫁了一部分成本,而选择了将另一部分成本“自行消化”。为什么车企不敢将增加的成本全部转嫁给消费者?无他,新能源车市场竞争激烈,将成本完全转嫁,不容易过消费者这一关。过不了需求这一关,则一切无从谈起。

然则面对着同样的国补退出,为什么车企有的涨价,有的不变,也有的甚至降价?归根结蒂,是面临的需求局限不同也。君不见,率先宣布涨价的比亚迪和广汽埃安在过去的一年中市场销量势如破竹。比亚迪公布的产销快报说,该公司 2022年累计销售新能源车1863494辆,同比增长208.64%。广汽埃安发布的数据说,该公司 2022年累计销售新能源车27.1万辆,同比增长126%。

当然,重要的不是以往的销量,而是在手的订单。不同于传统燃油车的经销模式,新能源车一般采用“以销定产”的直营模式。在手订单的多少,可以提前预知新一年的市场表现,也决定着车企是否有加价的底气。比亚迪提出2023年“准备冲击 400 万辆销量”,广汽埃安提出2023年“保50万辆冲60万辆”,如果手上没有大量积压的订单,是绝不会如此夸口的。比亚迪、广汽埃安敢于率先提价,其来有自。

反观特斯拉。官方已经证实,今年春节期间,上海超级工厂将在1月20-28日放假,这将比法定假期前后各延长一天。再查看其官网,曾经一车难求的特斯拉,而今其各车型的交付周期,已然缩短至1-4周。在手订单之窘迫,于此可见一斑。产能的大量闲置,迫使着其不得不降价求客。国补退出之后降价促销,反其道而行之,亦属无奈也。

一语以结论之,在手订单对工厂生产线的挤迫程度,决定着车企的选择:或顺势涨价,或按兵不动,或降价促销。

2023年1月5日

《经济学看历史——封建·钱荒·小农经济》(华说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3)全网销售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9

标签:特斯拉   新能源   电动车   车型   订单   成本   政策   国家   官方   汽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