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暖人生”丨为什么发烧病人要多喝水?

来源:【大河健康报】

作者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主任医师 田晨光

这几天,发热的人特别多,笔者也是发热初愈。

即便我是个医生,还是不断地有人提醒我多喝水,但水又不是药,有那么管用吗?

01、“水,利万物而不争”

在中国的文化里,水是大爱的象征;在老百姓的生活里,有啥事是一碗热水解决不了的吗?

累了,喝杯热水休息一会;困了,喝杯热茶提提神;冷了,喝碗姜汤暖一暖;肚子痛了,喝杯热水缓解一下;咳嗽吗?喝点糖梨水;没事吧,喝杯水再走......或者还可以,捧着热水发会儿呆。

能喝上热水这件事并不是自古就有的。因为,人类会使用耐火容器的历史还不足2万年,在陶器发明之前,我们不但喝不上热水,喝口凉水恐怕也要趴在河边。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维持生命运转的必须营养素。自然界的化学反应,如果不是在燃烧中完成,几乎都要在液态环境中才能完成。生命的代谢过程是在常温液态环境中完成的,这种液态环境就是水;水也直接参与代谢过程。

比如,细胞内除了自由水之外,直接参与代谢过程的叫结合水;在人体的胸腔、腹腔、关节腔等处也含有水份,它的润滑作用帮助减少摩擦对人体的损害。

大家看,都说”女人是水做的”,婴儿才真正是水做的!小孩子的皮肤娇嫩与含水量多是有密切关系的,皮肤(含水72%)所以,保湿化妆品理论上讲是有效的。

体液的大部分是水份:以成年男性为例,脑脊液(99%)、汗液(79.5%)、胆汁(86%)、脊髓(70%~80%);实质脏器也大部分是水份:肾脏(82%)、肺(79%)、肝(70%)、骨骼(16%~46%)。其中以脂肪含水量最少,为25%~30%,而肌肉为76%。

肌肉发达者,比如男性比女性,比较能够耐渴、相对更耐受失水性疾病。

水不仅提供了物质代谢反应的环境、参与代谢和润滑作用外,还有以下功能对发热病人尤其重要:

★ 热水帮忙好退烧

水本身参与调节体温。人体通过泌汗功能降低体温;体温升高时,体温调节中枢会发出指令,外周血管舒张同时启动汗腺分泌汗液,汗液蒸发就会带走热量,体温就会降下来。

寒冷和凉水会刺激血管收缩,不利于排汗。所以,用温水物理降温或者喝热水退热效果会好很多。

★ 水帮助构建运输通道

血液的90%以上是水。如果血液容量不够,运输就受阻,别说营养带不过去,氧气也带不过去,人体细胞不是被饿死就是被憋死。

发热如果引起严重脱水,会引起或加重循环衰竭,免疫系统再完善,白细胞、蛋白等这些士兵和武器运不过去,就不能很好的发挥作用。

★ 水帮助人体排出代谢废物

在体外,水帮助我们洗掉身体表面的污垢,洗净我们的衣物;在体内,尿液排出体外的时候,除了带走多余的水,还顺便带走各种废物,比如肌酐、尿素氮等。

发热时代谢率提高,体温每升高1℃,基础代谢率提高13%,代谢废物也就相应增多。

多喝水才能增加尿量,排出废物,还顺便带走各种植物毒素、各种药物的代谢产物,也带走细菌毒素、体格较小的死的和活着的病毒;

★ 发热病人补水有利于防止梗塞、栓塞

脑梗、心梗、肺栓塞,这些都是要命的疾病。形成血栓的原因之一是血液浓缩,大量出汗就是间接原因。

在基础疾病治疗不中断的前提下,增加水的摄入,有利于防止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加重或发生并发症。

02、发热时应该补多少水?

正常情况下,成年人每天需要摄入水约1500~2500ml,大部分是饮水,少部分是食材本身的含水,还有少量的水来自人体的代谢过程。

淀粉类(糖类)食物叫做碳水化合物就与它的代谢终末产物有关,比如糖,其在人体内最终的代谢为二氧化碳、水和ATP,我们把其中那部分水称为“内生水”。

蛋白质是碳氮化合物,它们代谢的终末产物是尿素氮。体内每克脂肪、糖、蛋白质在分解代谢过程中,分别产生1.0、0.6、0.5ml的水,一般每日约产生300ml。

既然人体有内生水,人类能不能不额外喝水呐?不能!

只有冬眠的动物才能长时间不喝水,人不行,内生水不足以平衡体内的水需求。

人体每天排水约1750ml~2000ml, 其中,排尿800~1000ml,大便含水约100~150ml,这些被称为显性失水;皮肤每天蒸发约500ml水,呼吸道排出“蒸汽”约350ml,这些流失的水被称为隐形失水。

当人体发烧的时候,体表和呼吸道蒸发的水分也会增加,有资料预估:中度出汗丧失液500~1000ml;出汗湿透一套衬衣,需换衣服时,体液丧失1000ml;

如果想精确一点,体温每升高1℃,从皮肤丧失低渗体液(水为主,极少的钠,一定量的钾)约3~5ml/kg。比如,一个60kg体重的人,发热39℃,每天从皮肤就会多丢失水分约360~600ml。

另外,每日自呼吸蒸发的水分比正常多1~3倍,水分相当于600~1200ml。

所以,发热时,比平时增加一倍的饮水量是需要的,也就是每天摄入水分3000~5000ml。当然,包含汤药、稀饭等含的水分。如果使用发汗的药物,丢失的就会更多,就要补更多。

03、如何判断体内是否缺水?

人体有精细的水调节机制,大脑、肾脏、肾上腺等都参与了水的保持。水和电解质的平衡机体是放在一起考虑的,钠浓度的变化,水的总量变化都是调节因素。

当出汗,总体液减缩1%~2%就可引起大脑口渴中枢的渴感,促使人体赶快喝水。所以,不要等到渴了再喝水,那已经是水失平衡的表现。

人体每天排尿大概6~8次,季节、饮水量、个人习惯、工作性质都会影响排尿次数。当脱水时,尿量会减少,少于400ml被医学少定义为少尿,如果少于500ml,就不足以排出代谢废物。

所以,通过观察排尿次数、尿量和颜色(一般为淡黄色),也可以大致判断水补充的是否够。

最后,提醒一下:喝水会影响体温测定,最好在喝水之前或之后30分测量体温;心衰、肾衰等饮水限量的患者,请听从医生建议

本文来自【大河健康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5

标签:生水   汗液   体液   冷暖   废物   体温   水分   饮水   病人   热水   皮肤   人体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