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自己的人生之戏如何编演

我们生活在一个不安宁的时代,世道混迷,看不清前途。物质是富裕的,精神却很空虚;衣食是丰足的,礼义却很欠缺;行动是自由的,感觉却很闭塞;只要肯努力,什么都能得到,什么都能做成,但人们却消极悲观,有人甚至犯罪或搞出丑闻。

一种压抑的气氛弥漫于整个社会,这是为什么?因为许多人找不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迷失了人生的方向。因为缺乏明确的价值观,才导致了今日社会的混乱——抱有这种观点的人不止我一个。

针对这种现状,最紧要的就是要提出一个最根本的问题:“人为什么活着?”必须从正面来回答这个问题,从而确立一种“哲学”,作为我们人生的指针。

“每一天都极度认真”——这句话非常简单,却是人生最重要的原理原则。

拿剑术作例,即使在道场练习也不用竹剑而用真剑。拿射箭来说,就要把弓弦拉成满月形状,不见丝毫松弛,在神经高度紧绷中放箭。在每天的生活和工作中,每个时刻都全力以赴、拼命奋斗,我们就可以在人生的舞台上展示自己心中描绘的梦想。

人生是一出戏,我们每个人都是戏里的主角。不仅如此,而且这戏剧的导演、编剧、主演都可由自己单肩独挑。其实这出戏也只能自编自演,这就是我们的人生。

因此,这出戏怎么编,每个人倾其一生,编写怎样的剧目,又如何领衔主演,这才是人生的头等大事。

欠缺认真和激情,度过一个懒散消极的人生,这未免太可惜了。希望人生之戏内容丰富、情节生动,那么,一天一天,一瞬一瞬,冠以“极度”二字的认真态度必不可少。

始终保持火一般的热情,不论什么时候,什么场合,什么事情,一概以“极度”认真的态度面对,这样日积月累就能创造我们人生的价值,就能将自己的人生之戏演绎得精彩纷纭。

缺少认真和热情,不管你拥有多么过人的才智,不管你希望拥有多么正确的思维方式,你的人生仍将难见硕果。想要构思情节精彩、布局缜密的剧本,想把剧目大纲变为现实,最需要的就是“极度”的认真。

无论何事都认真面对,正面迎击——有时这等于把自己逼入背水一战的境地。就是说,遭遇困难时决不逃避,抱一股憨气傻劲正面迎击。

这确实很难,但你直面的问题非解决不可,这时候,你是躲避困难,逃之夭夭;还是与困难正面对峙,正面交锋。这是能否做成大事的关键所在。

“无论如何一定要成功”这种迫切的心情——再加上如实审视事物的谦虚态度——那么,你就能抓住平日忽略的极为细微的线索,让你将难题一举解开。

我把这称为“神灵轻声的提示”。因为我感觉到,好像我们拼命努力、苦苦摸索的样子,让神灵动了恻隐之心:“既然你如此拼死努力,我就帮帮你吧。”因此,我经常激励员工:“要努力到神灵出手相助的地步。”

与困难正面对峙,把自己逼进极限,这样的精神状态就能击破“认为不可能”的成见,催生独创性的成果。这样不断积累,就能在人生剧本中注入生命,并让它在现实中展现。

不在现场流汗什么也学不到

“体验重于知识”,这一条也是人生重要的原理原则。换句话说,“知”未必等于“会”。千万不要以为只要“知”就“会”了。

新型陶瓷的合成也是如此。这原料与那原料混合,在什么温度下烧结,就能做出什么样的制品。这些知识只要读书就能明白。但按照这种理论去做却不一定得到希望的结果。因为只有在现场反复实验的过程中才能逐渐把握其中的要领。凡事都需要知识加上经验才能“会”,在这之前不过是“知”而已。

进入信息社会,进入偏重知识的时代,认为“只要知道就自然会了”的人越来越多了。这种看法大错特错。“会”和“知”中间有一条鸿沟,只有靠现场的经验才能填补。

公司诞生不久,我去参加一个经营研讨会。讲师中有本田技研工业的创始人本田宗一郎的大名,我很想听一听这位著名企业家的高见。研讨会借用某温泉旅馆,三天两夜,参会费达数万日元,当时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我无论如何想见见本田先生,听听他的讲话,于是不顾周围的反对去参加了。

当天,参会者进入温泉,换好浴衣,在一个大房间坐下,等候本田先生到来。不一会儿,本田先生露面了,他从滨松工厂直接赶来,穿着油渍斑斑的工作服,一开口,就给了众人一个下马威:

“各位,你们究竟是干什么来的?据说是来学企业经营的。如果有这闲工夫,不如赶快回公司干活去。泡泡温泉,吃吃喝喝,哪能学什么经营。我就是证据,我没向任何人学过经营,我这样的人不也能经营企业吗?所以,你们该做的事只有一件,立刻回公司上班去!”

本田用他那爽朗的声音把大家训斥一通,临了又挖苦道:

“花这么高的参加费用,这样的傻瓜哪里去找?”

众人默不作声,因为本田讲得太对了!

看到本田这光景,我更加为他的魅力所倾倒:“好吧!我也快快回公司干活去。”

本田教给我们的是:在榻榻米上练游泳未免太傻。榻榻米上学不会游泳,倒不如即刻跳入水中,用手用脚划一阵子再说。不在现场挥汗,哪能学到什么经营——本田自己就是榜样。成就伟大事业的智慧只能从经验的积累中才能获得。只有亲身参与的体验才是最宝贵的财富。

拼搏在当下这一刻

满怀热情,全力以赴,聚精会神,埋头于眼前的工作,专注于现在的每一个瞬间,这样就能展望明天,开创美好的将来。

我从来没有建立过长期的经营计划。说这话,许多人会很吃惊。当然,依据经营理论,建立长期经营计划,它的必要性、重要性我也知道。但不过好今天这一天就没有明天。连明天会怎样也搞不清,五年、十年以后的事你怎能看透?

首先,认真过好今天,这是最重要的。无论你设定的目标多么远大,没有每一天脚踏实地的努力,没有日积月累的业绩,就没有成功。伟大的成果都来自于辛苦努力的积累。

不必为将来的成就莫名焦虑,只要认真过好今天这一天,自然就能看清明天。这样日复一日,五年、十年以后,就会结出巨大的果实——我这么想,这么做,经营企业到如今,其结果让我体会到一条人生真理:“完整地过好今天,就能看到明天。”

我们的生命,我们的人生,本来就是有价值的、神圣的。把珍贵的人生过得碌碌无为,不仅是对生命的糟蹋,而且违背了宇宙的意志。

天地自然让我们存在,乃是这个宇宙的必需。没有一人一物偶然来到这世上,因此,这世界没有任何东西是多余的。

从茫茫宇宙看来,个人的存在或许真的太渺小,但是无论多么渺小,我们都因必然性而存在于这个宇宙。即使再小的、再微不足道的生命,哪怕无生物,都因为宇宙承认它“有价值”才得以存在。

拼命度过当下这一刻——自然界任何微小的生命活动都在无声中告诉我们这个真理。比如,北极圈的冻土地带,众多植物趁着短短的夏季一起发芽,尽量多开花,多结果实,让短暂的生命活得精彩。

为此,它们在漫长的冬季里拼命储备,努力把自己的生命延续给下一代。真可谓无杂念、全心全意活在当下这一刻。

非洲干旱的沙漠每年也会下一两次雨,每逢天降甘霖,植物也是迅速发芽,急急开花,就在短短的一两周内结子留种,然后就一直在酷热的沙中忍耐,等候下一次的降雨,让新一代的生命繁衍下去。

自然界的一切生物都在规定的期限内,紧紧把握自己生存的每一分每一秒,拼命活在当下这一刻,才使渺小的生命得以延续。花草尚且如此,我们人类岂能落后。我们必须抓紧每一个今天,“极度”认真地对待自己的人生。

我认为,这应该是我们对宇宙的承诺,宇宙让我们降生于世,并赐予我们生命的价值。同时,这也是我们人生的戏剧能够称心如意、淋漓尽致演下去的必要条件。

“喜欢”燃起热情

成就事业需要“自燃型”即自我燃烧型的人。我用“自我燃烧”这句话来表达。

物质有三种类型:

①点火就能燃烧的可燃性物质;

②点火也燃烧不起来的不燃性物质;

③靠自己就能燃烧的自燃性物质。

人的类型也一样。有的人没有任何周围的督促,他自己就能熊熊燃烧。但还有一种人很冷漠,或者很麻木,即使给他能量他也绝不燃烧,属于不燃型的人。这种人往往有能力却缺乏激情,以至将自己的能力埋没。

作为组织而言,不欢迎不燃型的人,因为他们自己冷若冰霜不说,有时还会夺走周围人的热量。所以我常对部下说:“公司不需要不燃型的人,希望大家都成为自燃型的人,至少要成为可燃型的人,当自燃型的人接近你时,大家能一起燃烧。”

能做成事情的人,他们不仅自我燃烧,而且其能量还可与周围人分享。他们富于能动性和积极性,不是别人说了才干,不是等上司来了命令才动手做事,在别人吩咐之前,他们就主动带头行动,成为众人的模范。

那么,怎样才能成为自燃型的人呢?要获得自燃型这种特质该怎么办呢?我反复说过,最好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喜欢自己的工作”。“要把事情做好需要很大的能量,而这种能量要靠自我激发、自我燃烧才能产生。自我燃烧最好的办法就是喜欢自己的工作。无论什么工作,只要全力以赴把它做成,就会产生成就感和自信心,产生向新目标挑战的渴望。在这过程中就会更加喜欢自己的工作。在这样的精神状态之下,再努力也不觉得苦,就能做出了不起的成绩。”

就是说,“喜欢”就是最大的动力。意愿、勤奋以至成功,这一切都产生于“喜欢”这个母体。

俗话说,“有情人相会,千里不过一里”,“爱好才能变能手”。只要喜欢、热爱,热情自然涌出,努力也不在话下,就会进步神速。旁人看来你很辛苦,但你自己根本不觉得苦,反而乐在其中。

我因工作繁忙很少在家,邻居会关切地问我妻子:“你丈夫多晚才回家啊?”连乡下的父母也来信劝告:“那么拼命,会把身体累垮的。”

但我本人却觉得没什么,因为喜欢才干,所以不但不觉得辛苦,甚至连疲倦的感觉都没有。

实际上,缺乏对工作高度的热爱就不可能取得卓越的成果。无论哪个领域的成功人士都喜爱甚至迷恋自己的工作。可以说,彻底地喜欢自己的工作是通过工作丰富自己人生的唯一的方法。

战胜自我向前进,人生大变样

但是,有的人对自己的工作怎么也喜欢不起来,那又该怎么办呢?姑且一心不乱、拼命投入工作再说。

在这过程中,痛苦会生出喜悦。“喜欢”和“投入”是硬币的正反两面,两者之间是因果循环的关系:因为喜欢就会投入工作;在投入工作的过程中就会产生喜欢。

所以开始时即使不太情愿,也要在心里反复自我安慰说:“我正在干一件了不起的工作”,“从事这项职业是我的幸运”。这样的话,对工作的看法会自然地发生变化。

不管什么工作,只要拼命投入就会产生成果,从中会产生快乐和兴趣。一旦有了兴趣,就会来干劲,又会产生好的结果。在这种良性循环过程中,不知不觉你就喜欢上了自己的工作。

前面讲过,我自己就是这样。我大学毕业后进了一家随时可能倒闭的亏损企业,同事们一个接一个辞职离开,只剩下我一个人。我走投无路,只能想:“姑且先认真把眼前的工作做好再说。”一旦下定决心努力干,不可思议的研究成果接踵而来,当然,我对研究的兴趣也就越发浓厚,投入满腔的热情,很快就进入了良性循环。

在你讨厌工作,觉得难以忍受时,你还是要多加忍耐,要下决心朝前走,要发奋努力,这将改变你的人生。

这时重要的是“战胜自己”,就是抑制利己的欲望,不能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做不到这一点,任何事情都做不成,自己的能力也不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比如一个人学习认真,成绩得80分,另一个人头脑聪明,不用功也能得60分。后者评论前者说:“那家伙拼命死读书,成绩好有什么了不起,我要是认真起来,分数肯定比他高。”

这种人进入社会,看到前者努力取得了成功,又会说:“那家伙学生时代并不怎样,我比他强多了。”贬低对方,吹捧自己。

单看潜在能力,或许他说得不错,但对工作的态度,工作热情有天渊之别,按照“人生方程式”,两者的人生结果将发生逆转。

所谓“死读书”的那位,他有自制心,想看的电影、电视不看,战胜自己,不让自己偷懒安逸,敢于从正面迎击困难。社会上的成功人士也是这样,他们能够克制自己贪图享乐之心,专注于自己的工作。而自己懒惰、逃避困难、把勤奋的人看成傻瓜、对他们的认真态度冷眼相看的人当然不会成功。

人真正的能力,应该包括抑制欲望、全力投入工作的克己心在内。不管你有多大的能力,但不能战胜自己贪图安逸之心,不肯努力奋斗,“不能发挥自己天赋之才”,从这个意义上讲,就是缺乏发挥自己能力的能力。

在人生这个漫长的大舞台上要演出雄壮的戏剧,要取得卓越的成果,所需要的能力不仅仅是脑细胞的多寡,还包括无论何时都极度认真地工作,从正面迎击困难,不惜与困难直接交锋的态度。这是成功的唯一方法,也是我们每天都要牢记的原理原则。

诚实地、认真地、拼命地工作——这话听起来平凡无奇,但就在这平凡的语言中隐藏着人生的真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本田   人生   宇宙   热情   困难   努力   能力   生命   喜欢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