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出一块宝地和两个产业空间,罗湖推进深港深度融合发展

12月30日,首届“双向开放、深度交融”——2022年深港现代商贸业升级发展交流会在深圳罗湖举办。此次交流会以“双向开放、深度交融”为抓手,携手香港开拓国际市场,推进深港现代商贸业升级发展和深度合作,为深港双向开放融合再拓新路径,共同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为此,罗湖专门拿出“1块宝地”和两个“百万”空间,希望在这块土地上探索“境内关外、视同境外”的特殊监管政策,实行与香港趋同的税收政策,规划深港共建共管产业园,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链接地。

拿出“1块宝地”和两个“百万”空间

罗湖区委副书记、区长范德繁为交流会致辞,从“宜居、宜业、宜游”三个维度分享罗湖将如何书写“深港融合”这篇大文章:“首先,罗湖将依托与香港‘地缘相近、人缘相亲’优势,打造‘宜居’生活圈。其次,罗湖将依托与香港‘通达便利、产业互补’优势,打造‘宜业’生活圈。最后,罗湖将依托与香港‘生态共融、旅企集聚’优势,打造‘宜游’生活圈。”

在城区推介环节,罗湖区委常委、副区长夏东列举了在深港融合发展方面,罗湖的“5个最优势”,即最香港、最便利、最生态、最互补和最快见效,并进一步介绍了罗湖推进深港合作的思路和举措。夏东介绍,为了做好、做实深港现代商贸业升级发展区,罗湖拿出了“1块宝地”和两个“百万”空间。“1块宝地”即紧挨着罗湖口岸的B1地块,用地面积9.6万平方米,未来预计可以释放超30万平方米产业空间。“我们希望能够与港方合作,在这块土地上探索‘境内关外、视同境外’的特殊监管政策,实行与香港趋同的税收政策,规划深港共建共管产业园,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链接地。”

此外,两个“百万”空间指升级发展区存量优质产业楼宇空间和升级发展区未来三年将投入市场的高质量产业空间。本次罗湖重点推出兆鑫汇金广场、深房广场、深圳国际贸易中心、深城投中心、深圳华润大厦等楼宇,共计110万平方米;推出大中华环球金融中心、城建云启大厦、深润大厦、友谊城、食品大厦等全新优质楼宇,共计130万平方米。

“除了上述资源,我们在深圳河沿线还有约6.4公顷储备土地,在清水河重点区域有超过35公顷优质用地,在大梧桐生态融合区有超过90万平方米产业空间。此外,在东门活力时尚消费街区、水贝黄金珠宝特色街区、蔡屋围国际高端消费街区、人民南深港融合消费街区、笋岗‘家文化’主题消费街区有超过420万的优质产业空间。这些都将是我们对接香港北部都会区建设,推动深港现代商贸业升级发展,拿出来实打实的诚意。”夏东说。

深港各界大咖撑罗湖打造深港现代商贸业升级发展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署理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陈百里博士在视频致辞中表达了对罗湖打造深港现代商贸业升级发展区的期待。他认为,在香港北部都会区、“双城三圈”规划中,罗湖正位于深港紧密互动圈核心地带,拥有罗湖、文锦渡、莲塘三大口岸。因而推动深港现代商贸业升级发展,将会带动深港两地更广泛的交流合作,是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节点。他表示,希望未来越来越多的港人港企能走进深圳,走进罗湖,融入湾区发展,深港合作能够驶入快车道、迈入新阶段。

全国政协常务委员、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蔡冠深博士认为,推动发展深港口岸经济带,而罗湖全域对接香港北部都会区,又是深圳老牌的商业和消费中心,具有良好的商贸发展基因。他期冀借助深港两地深度融合发展带来的巨大商机,同时促进深港两地现代商贸升级,提升深港市场一体化水平,实现深港商贸及消费高质量发展。

全港各区工商联会长卢锦钦表示,现代商贸业升级发展离不开深港两地的紧密交流互动,随着逐步有序实现全面“通关”,深港两地在零售、餐饮、酒店、旅游等商贸领域也将迎来源源不断的商机。

香港大新银行行长何嘉扬围绕深港现代商贸业升级发展这一主题,以视频连线方式与大会现场进行交流互动,并表达了对大会的祝福。另外,众多香港知名企业代表亦献上视频祝福,对大会给予大力支持。

发布罗湖深港深度融合发展白皮书

人民南特色产业楼宇授牌仪式也在现场举行,分别授予深圳国际贸易中心大厦“深港高端商务特色产业楼宇”、授予深圳发展中心大厦“深港特色商贸特色产业楼宇”、授予深华商业大厦“深港现代物流特色产业楼宇”、授予兆鑫汇金广场“深港数字经济特色产业楼宇”、授予深房广场“深港医疗健康特色产业楼宇”等称号。

最后,领导嘉宾在现场共同点亮大屏幕,重磅发布《罗湖深港深度融合发展白皮书2022》。《白皮书》聚焦“全域空间对接、产业深度合作、社会融合发展”三大策略,从基础设施、人才交流、要素跨境、产业发展、公共服务、文化交流等方面推动深港进入深度融合发展的新阶段。

罗湖在发展中不断探索深港深度合作,为深港融合开拓新路径。本次发布的《白皮书》,更是明确规划了罗湖全域(78.8km)对接香港北部都会区,建设以口岸及周边区域(约9.5km)为核心的罗湖深港现代商贸业升级发展区,在口岸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要素高效便捷流动、产业深度合作等方面,推动深港两地深度融合发展,积极融入“双城三圈”。

《白皮书》显示,罗湖区率先成立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和先行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组建深港口岸经济带分指挥部,罗湖还加强与国家部委、省市部门联络,积极对接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专班,组建“北部都会区发展联盟”,建立罗湖南—香港打鼓岭片区联络机制。

罗湖持续对产业政策进行修订完善,形成了全新的“1+3+N”产业政策体系,即“1”个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3”个实施细则,分别是招商引资、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实施细则,“N”个专项政策,突出对优势产业和“7+1”产业集群的大力支持。

在专项政策方面,罗湖推出了如《深圳市罗湖区支持建筑类企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提出支持建筑类企业引进港澳专业人才在罗湖执业;《深圳市罗湖区支持金融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鼓励深港金融合作发展,对深港跨境金融专营机构或专业子公司最高2000万元(人民币,下同)落户奖励等政策。

聚拢港澳人才方面,近年来,罗湖区依托与香港地缘相近、人缘相亲、山水相连的独特优势,推出一系列人才政策、举措、服务,全方位提升对港澳人才的吸引力,聚合深港各类人才资源,打造港澳人才融入内地“第一站”,促进深港人才、平台、资本互融互通。如支持香港青年、专业人才到罗湖就业生活,发放6万元专业人才生活补贴,对在罗湖区全职工作满1年的香港青年,按每年本科2万元、硕士3万元、博士5万元的标准给予就业补贴等。

《罗湖深港深度融合发展白皮书2022》的发布,彰显了罗湖作为“湾区枢纽”的担当,展示了在深港深度合作新阶段下,迎接港资、港企和港人“走过来、留下来、融进来”的“罗湖诚意”。

采写:南都记者 林敏儿 通讯员 易小婧 陈彦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深度   发展区   产业   都会   湖区   白皮书   香港   宝地   深圳   楼宇   两个   商贸   空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