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重塑格局丨2022广州国际车展特别报道

在本届广州国际车展上,新能源汽车仍是最大的热门。从蔚来、小鹏、理想、哪吒等新势力品牌,到极狐、极氪、智己、飞凡等传统车企孵化自主品牌,再到豪华品牌、合资品牌的新能源新车产品,众多新能源品牌摩拳擦掌,同场竞技。

2022年,由于疫情反复、原材料上涨、“缺芯潮”等多重因素,新能源车企在成本、产能、销售等多方面备受考验。然而,这也是新能源汽车充满机遇的一年:销量节节攀升,市场渗透率单月突破35%。

这背后,是传统车企孵化品牌增加、新品牌层出不穷、新能源汽车的竞争格局呈现出的全新变化:从以往的“蔚小理”时代的三强争霸,演变成你方唱罢我登场的“轮流坐庄”,竞争格局愈发激烈。

新实力与新势力较量

数据显示,今年1—11月,广汽埃安销量达到了241149辆,同比增长128%,提前实现全年销量翻倍。哪吒汽车1—11月累计交付144278辆,同比增长142%,涨势强劲,“黑马”AITO问界此前实现连续三个月交付量破万……传统车企、新入局者的争先恐后,让此前位于头部阵营的“蔚小理”被挤出第一梯队,市场空间受到其他竞争对手的挤压,新能源汽车格局更加扑朔迷离。

随着新能源汽车竞争进入下半场,入局者逐渐增多,用户对于新能源汽车的需求已经从单一功能点变成智能体验、产品运营、用户玩法等多方面的价值需求,这也让新能源车企的竞争,变成“科技+生态”的全方位竞争。

从头部阵营新能源车企来看,牢牢掌握核心技术是实现“弯道超车”的关键。在本届广州车展上,广汽埃安带来Hyper GT新车型,基于广汽埃安全新一代的纯电专属平台AEP 3.0所打造,单电机的零百加速甚至仅需4.9秒,在智能技术上不断突破;而比亚迪积累了2.6万项全球授权专利,其打造的DM“以电为主”的混动技术,不同于传统混动“以油为主”的设计,不断降低用车成本,自然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受到青睐。

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的竞争已经进入智能生态的竞争,全自研的智能系统平台成为是否具备竞争力的重要支撑。无论从XPilot系统到Banyan智能系统,还是零束SOA平台,汽车智能化已经从单项科技比拼延伸到平台竞争,成为新能源车企发展“长期主义”的关键因素。例如,“黑马”合创突围的创新点就在于共建全场景车域聚合生态体验,其战略合作伙伴覆盖了整个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各方协同打造HYCAN生态矩阵。11月,合创汽车销量3013辆,实现连续3个月破3000辆。

高端市场冲击新局

消费升级和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发展,为高端豪华电动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增长空间。麦肯锡深度报告预测,在8万美元以上的价格区间,到2031年,中国将成为增长最快的豪华车市场,年增长率为14%,其全球市场份额占比将从2021年的24%提高到2031年的35%。

一个明显的趋势是,新能源汽车纷纷剑指高端化,冲击高端新能源市场。数据显示,今年1—11月,国内生产的高端品牌乘用车销量达351.1万辆,同比增长12.7%,超出乘用车市场整体增速,新能源高端化趋势更加明显。

日前,岚图追光正式首发亮相,预售价32.29万—43.29万元。作为又一个冲击豪华电动市场的新玩家,追光之前已经有不少选手,“破局”电动汽车领域与传统豪华汽车领域。比亚迪、埃安的产品价格分别上探到30万元与45万元区间,阿维塔、蔚来、深蓝、智己、极氪等品牌更是直指豪华车市场,抢占豪华车市场份额。

乘联会数据显示,11月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36.3%,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56.5%,豪华车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达到32.1%,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实现领跑。

这也意味着,在新能源汽车市场,“豪华”的定义已经产生变化,豪华不仅仅在于外观内饰细节,更在于高阶的智能体验,领先的智能科技和更懂用户的渠道服务等多方面的革新,也是自主品牌能剑指高端化的底气。

为此,豪华品牌开始在电动化领域加速转型,不断加快高价值新能源汽车产品的投放,丰富“新豪华”的内涵,力求将燃油车的优势延伸至新能源汽车市场。

合资品牌发力追赶

在新能源汽车赛道上,一向强势的合资品牌反而变成“小众”角色。今年11月,主流合资品牌中的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仅5.2%,从新能源车市场份额来看,11月主流自主品牌新能源车零售份额70.3%,新势力份额12.7%,合资品牌新能源车份额仅4.2%,且呈现同比下滑。

对比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强势地位,合资品牌市场份额不断下滑,源于其尚未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形成产品矩阵优势,在A级和B级新能源市场布局的车型较少,新车产品多基于燃油车开发,“油改电”后以新车身份推出,缺乏新元素与新技术,产品竞争力明显不足。

对于这一现状,合资品牌已经开始重视,并不断追赶。合资品牌新车产品投放速度不断加快,一汽丰田在导入于e-TNGA平台开发的首款纯电中型SUV bZ4X后,首款纯电中型轿车bZ3正式开启预定,未来还将推出纯电跨界轿车和纯电中大型SUV,积极拥抱电动化。

随着新能源汽车“窗口期”逐渐缩小,从产品、技术到本土产业化,合资品牌正加快追赶的步伐,依托传统燃油车时代的技术积淀以及营销网络,快速推进新能源产品的市场化,打造更完整的电动化体系。

【记者】拱千舒

【作者】 拱千舒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新能源   哪吒   特别报道   销量   广州   份额   新车   格局   豪华   自主   传统   竞争   智能   品牌   汽车   市场   产品   平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