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眼看文博-侯赛因:在文博会,我看到埃及与中国的文明共性

青铜器投影、兵马俑……在文博会的展馆里,侯赛因(Abdelaziz Hussein)与他的朋友正专心致志地观赏着眼前关于中国不同历史阶段的文化瑰宝,并充满兴趣地讨论着。

侯赛因(Abdelaziz Hussein)与其朋友在文博会参观

侯赛因告诉记者,他来自埃及,目前是华南农业大学微生物学的一名博士生。得知此次文博会的活动,他与朋友从广州特地赶来深圳,希望能通过“文博会”这个多样、丰富的文化大花坛,更加了解、靠近中国。

“埃及与中国其实有很多文化共性,两个国家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刚才在来的路上,我们也一直在谈论中国的历史,我们一致认为很有必要来这里了解中国。”侯赛因表示,他出生在埃及一个法老文化浓厚的地方,从小他就养成关注埃及乃至世界历史文化的兴趣和习惯。

侯赛因2019年第一次来到深圳,遍地的绿化、闪闪发光的摩天大楼以及现代建筑给他留下深刻印象。

埃及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他为出生在一个拥有7000多年历史的大国感到自豪,同时也为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感到骄傲。在他看来,除了历史悠久外,中国也是经济发展大国,尤其中国制造遍布全球,在埃及也能看到很多与中国相关的投资项目。此次,他们选择跨出这一步来到文博会,用手触摸中国的历史、用眼睛感受科技中的中国传统文化。

谈及文博会中,他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他表示,此次文博会很“大”,不仅是“面积很大”,所使用的科技也很“伟大”。通过科技这双“眼睛”,他看到了中国的未来,也看到了中国的过去。让他耳目一新的是,文博会将传统与现代融合在一起,将“原始手工”与现代科技进行交织。“事实上,这是一种创造力,文化和创造力正是社区发展成功的因素。而这些既让本地市民感受到自豪,也让未来的游客都对中国旅游充满好奇。”

文博会上的科技产品让外国游客纷纷举起手机留影。

对他而言,来中国完成了他心中一个美丽的梦。2016年9月,侯赛因首次踏上中国的土地,在长春的吉林农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并于2019年获得硕士学位。在这三年里,他得以长时间了解中国文化、感受中国文明。“我真的很爱中国,爱中国人和中国历史,因为我觉得埃及人和中国人之间的共同点就是,我们都是对我们的文明和文化有着深厚信仰的东方人。”侯赛因说道。

【撰文/部分图片】蔡敏玲

【作者】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埃及   法老   中国   农业大学   共性   深圳   创造力   历史文化   大国   自豪   印象   兴趣   朋友   文化   历史   科技   文明   文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