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位戛纳影帝,从知青猪倌到影帝,葛优成名史你们都了解么?

文|阅栀

编辑|阅栀

“没有人像葛优,在镜头前有这样一张脸”

这是《围城》的导演黄蜀芹在第一次见到葛优演戏之后,脱口而出地夸赞。

在葛优的身上,她看到了一个演员想要成功所具备的一切条件。只是她预感到他将成功,却不承想这种成功,最终竟然到达超乎她所想象的程度。

01与演戏的不解之缘

提起葛优,网友们可能最先想到的就是火出圈的葛优躺。

其次便是葛优的演技,他一举拿下国内金鸡奖影帝和戛纳影帝,称得上当今中国最优秀的男演员之一。

不过别看葛优如今成绩斐然,谁能想到葛优的从影和成名原来只是一场意外。

1957年葛优出生在一个文艺气息浓厚的家庭里,葛优的父亲葛存壮是老一辈的知名演员,母亲施文心同样也担任着北京电影制片厂的剧本编辑。

然而即使出生在演艺世家,也没能让葛优喜欢上演戏。在幼儿园里,每次要表演节目时,葛优一次也没表演过,即使老师再怎么劝这个小家伙,他也无动于衷。

见状,葛优的父母都以为自家儿子没什么表演天赋,也就没再考虑培养葛优成为一名演员了。

不过他们怎么也没想到转折来的这么快。

对演戏丝毫不感兴趣的葛优,上完了中学就到了北京郊区插队。但不承想因为身体比同龄人瘦弱得多,他被分去了喂猪。

从此,葛优开始了长达两年半的猪倌生活。

1978年,全国开始恢复高考。

葛优的父母便建议葛优去参加高考试试,但一向对演戏不感兴趣的葛优,在此时却驳回了自己父母的意见,还明确地告诉自己的父母,自己想当一名演员。

然而却遭到了身为演员的父亲的强烈反对

且不说葛优从小到大就没展现过演戏的天赋和兴趣。在父亲葛存壮眼里,自己的儿子光是在长相上面就已经落了人家一大截。其貌不扬的长相再加上内向的性格,自己的儿子在演艺这条道路上完全没有前途可言。

最终的结果就是爷俩谁也没说服谁,葛优还是开始了自己的从艺之路。

葛优的第一站便是报考北京电影学院,但葛优却连第一轮考试都没能通过。只因为北京电影学院的第一项考试便是目测。

诚如自己父亲所说,自己的长相的确没有任何优势。

葛优毫不意外地被刷了下来。

但葛优也不气馁,北京电影学院不行,那就去考其他的艺术团体。

实验话剧团、青年艺术学院、国防科影文工团能考的葛优全都试了一遍。但总会因为一些原因而落选,这也给了葛优不小的打击。

正当葛优准备放弃演员这条道路,回村继续喂猪时,一个人的出现,给葛优带来了一丝希望。

葛优父亲的同事来到葛优家里告诉葛优,全总文工团还在招生,是不是可以试试?

葛优的爸爸葛存壮也不忍心再看到儿子到处碰一鼻子灰,便找来了自己的好友们给葛优进行全方位的培训。

自己更是亲力亲为地以喂猪为题材给葛优排了一个小品

都说生活是表演最好的老师,在小品考试时,葛优的表演真实到让考官们觉得他的面前仿佛真的有一头猪。

凭借着父亲给自己排的小品,葛优这次终于成功征服了考官们,拿下了成为演员的第一张入场券,这年葛优22岁。

但葛优的演艺道路并没有就此变得一帆风顺,因为长相,葛优再次陷入两难之地。

02一个小人物的期盼

好不容易考进全总文工团,葛优并没有迎来自己的事业上升期。不是科班出身再加上长相问题,接下来的几年,葛优在舞台上只有“无名氏”的份。

1984年,已经跑了多年龙套的葛优终于迎来了自己第一个“有名字”的角色,在《盛夏和他的未婚妻》出演魏学进一角。

这是葛优在踏上演员这条路后,第一次看到自己的名字被单独写进了演员表里。

葛优后来也陆陆续续接了不少小角色的戏,但全都没掀起什么水花。

直到1988年,葛优终于迎来了自己人生的第一个大转折。

这一年王朔的小说《顽主》被米家山导演拍摄成电影搬上了大荧屏,而这也是葛优第一次因为长相而得到了一个重要角色。

米家山导演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就明确表示:自己找演员啊,不求长得跟个天仙似的,只要长得有意思就行。

而葛优的形象不仅完全符合米家山导演的要求,更是完美地贴合了他在电影中的人物形象。

值得庆幸的是,这部剧终于没再让葛优失望,不仅助他一举荣获当年金鸡奖最佳男演员奖提名,更是彻底打开了葛优的演艺大门。

然而谁能想到,后来葛优竟然被其他演员爆出,葛优能拿到角色竟然是靠走后门。

1990年,黄蜀芹导演的《围城》开拍,当时出演《围城》的一众主演大多都还是初出茅庐的新人,但身为主演的陈道明却已经凭借《末代皇帝》打出了属于自己的知名度。

导演黄蜀芹三顾茅庐才请来了陈道明出演围城,可以说陈道明是当年《围城》拍摄时最“大牌”的演员。

但葛优能被选中出演拍摄《围城》,却并不是因为他刚刚获得了金鸡奖最佳男演员奖提名。

时隔多年,当年的《围城剧组》再次相聚,导演黄蜀芹突然向大家爆料,葛优其实是通过母亲“走后门”才争取到李梅亭这个角色的。

葛优的妈妈施文心是当时北京电影制片厂的剧本编辑,在得知小说《围城》要被拍成电视剧后,施文心便想让自己儿子葛优也能在里面演个角色。

施文心在得知英达将要出演《围城》里的男二后,便找到了英达,让英达把自己儿子葛优介绍给了导演黄蜀芹。

从没和葛优合作的黄蜀芹导演,起初对葛优并不了解,也不知道这孩子能演成什么样。但还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让葛优参与了进来。

好在葛优自己也争气,用演技说话,仅用一场戏就彻底征服了黄蜀芹导演,这才有了文章开头的第一句话——没有人像葛优,在镜头前有这样一张脸。

但至此,葛优也因为长相彻底被小人物和反派的形象给禁锢了,渴望有所突破的他,直到和巩俐合作后,才迎来了自己人生中最大转机。

03强势逆袭,翻身成影帝

1993年,余华的经典小说《活着》被张艺谋搬上了大荧幕,男主角正是其貌不扬的葛优。

葛优把自己短暂的农村经历很好地融入到了人物里,完美地把富贵颠沛流离的一生呈现给了观众。也成功地把自己送上了戛纳影帝的宝座,成为首位获得国际大奖的中国电影男演员。

可以说张艺谋的《活着》为葛优打开了一个表演上的新天地。

那时候的葛优称得上是风光无限,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从法国回到香港的时候,觉得腰杆都直了。

之后便说不清从哪个剧组开始,周围的人开始尊称他为“葛爷”,但葛优却从不以“爷”自居。

作为老百姓心中最接地气的影帝,不只是因为他所饰演的人物形象都非常接地气,还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葛优的为人处世也能让很多普通人也能在他身上找到共性。

而与葛优相处过的不论是导演还是演员也都无一例外地表示:葛优是个很谦卑的人。

尽管早就成了影视界“大腕”,但在拍戏的时候,葛优也从来不会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别人,甚至还会跟每一个人都搞好关系。从来不让别人紧张,反而会让人感到很舒服、亲切。

除此之外,葛优还一直默默支持着公益事业。甚至在公益事业的参与度上,葛大爷延续了一贯的低调作风,一如他自己所说:“这事做就行,别老说”

但葛优的人品可不只是体现在事业上。

虽然葛优总是演一些油腔滑调的角色,但私下里葛优却是另一种状态。给人最大的印象便是孝顺,而葛优的孝顺在北京电影制片厂也是出了名的。

有一次葛优的父亲去医院检查身体,却被医生告知自己父亲左心房上长了一个黏液瘤,需要尽快做手术,于是葛优就放下手头上所有工作,亲自陪着父亲做完了这场手术。

面对闻声赶来想要博头条的大批记者们,葛优却表示:“孝顺也值得说?做子女的就应该孝顺,不孝顺父母,那还是人吗?”

而葛优更是身体力行地在向大众实践这句话,葛优父亲住院那段时间,葛优每天都会起大早赶去早市去买菜,亲手做好每一顿饭菜,再亲自送到医院。 

那个时候的北京电影制片厂有这么一句话:葛存壮儿子最孝顺,葛存壮老两口最有福气。

面对儿子所做的一切,父亲葛存壮将这一切全都看在眼里。在面对主持人问自己这辈子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哪一部时,葛存壮的回答让所有人都感到意外。

他向主持人说道:“演戏演得怎么样,观众说了算,但我自个儿觉得我的代表作就是葛优!他能出息了我也跟着骄傲!”

结语:

葛优在艺术上的成功,在某种程度上正是以在做人上对自己的不断反省和严格要求来成全的。和葛优合作过多次的冯小刚曾这样评价过葛优:“为人民服务的态度很端正”。

因而葛优从来都不是要当一个远离群众的高高在上的影帝,而是想要成为一个为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服务的演员。

——END——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金鸡奖   影帝   猪倌   文工团   知青   首位   围城   长相   导演   演员   角色   父亲   儿子   国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