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范恒山:把低收入人群收入增长情况列为重要经济指标

著名经济学家、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副秘书长范恒山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陈珉颖 整理报道

2022年12月25日,“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第23次专题研讨会在北京以线上的形式召开。著名经济学家、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副秘书长范恒山教授出席会议并作了《把低收入者收入增长状况作为国家年度考核的重要经济指标》的主旨发言。

发言中,范恒山表示,应把低收入者收入增长列为国家年度考核的重要经济指标,同时也作为衡量区域协调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尺,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要着力于此下功夫。

“全面”最本质的意义和最显著的标志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是关于现代化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定位。

范恒山称,这个“全面”有领域上的考量。1954年我们讲要建设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四个现代化,1957年又讲要建设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1964年我们明确提出要建设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当时强调的都是重点领域。现在讲“全面”,就意味着所有能够实现现代化的领域都应该实现现代化。

同时,这个“全面”应该也有内容上的考量。例如,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特别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具体地说就是“物质富足”“精神富有”。当然还可以从其他方面来进行概括。

范恒山认为“全面”最重要的含义是全体人民的现代化,而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就是全体人民现代化的核心和标识。

首先,一切发展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人,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其次,共同富裕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自然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其三,真正的现代化强国必然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国家。反过来说,当全体人民实现了共同富裕,物质财富也就达到了“充分涌流”,这样的国家必然也是在各方面都十分强大的国家。然而,推进全体人民的现代化,或者说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并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

党的二十大报告揭示了中国式现代的五个本质特征,具体分析,有的是事实表述,有的是路径体现,还有的是理念宣示,但“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这一提法,不仅体现了理念、原则和路径的特点,还集中展示了现代化的内涵和本质,具有实质性和标志性意义。

区域问题在根本上表现为人群间收入分配差距过大

区域问题反映在方方面面,但根本的问题还是两极差距过大,因而消除过大的两级差距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任务。换句话说,消除过大的两级差距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成为必要。

范恒山说,常常被提及的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是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但进一步分析,无论是城乡差异还是地区差异,最终都体现在具体的人身上,即体现为人群之间的差距,直接体现为人群间收入分配的差距。何况同一个城市和地区,人群间的收入差距往往也是显著的,但这种差距从城市和地区层面并不能看出来。

如北京无疑是我国的发达地区或发达城市,总体收入较高,但如果落实到每一个具体的人身上,收入差距可谓十分悬殊。所以简单地从地区或城市的角度看,并不一定能看出差距所在,而人群间收入分配的状况更能真实地反映一个地区或城市发展的质量与水平,也更能反映协调发展的状况。

将提高低收入人群收入水平的增长比重作为国家年度经济调控的核心指标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断提升低收入人口的收入水平是难点所在。低收入人口占我们国家劳动力人口的绝大比重,这些人不能走向富裕,全面建成现代化国家就会是一句空话。

“提低”既靠发展也靠分配,或者说“提低”一头连着发展,一头连着分配,需要做实实在在的工作,来不得半点虚假。必须通过扎实而具体的工作,通过一并“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才能实现。

此外,“提低”有效排除了“平均数”带来的迷惑,能够把“平均”和“平衡”科学地区分开来,因而能够真实地反映普通人民群众实实在在获得美好生活的状况,也能真实地反映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状况。

因此,范恒山表示,应该把“提低”的增长比重作为与GDP、物价、就业、国际收支同等重要的指标,列入到政府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进行管理和调控。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推动高质量增长应在持续提低上下功夫

提高低收入人群收入水平,应统筹生产与分配的关系,在治标的同时着力于治本,注重理顺关键制度、建立核心机制。

范恒山认为要特别重视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坚持实施分类指导,依托比较优势,推动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以“兴区”促富民。

二是要加强调节力度,进一步优化第一次分配和第二次分配。低收入人群基本上是按劳动来分配的,所以要按照中央的要求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这一要求强调了许多年,几乎每个重大文件都会提到这一点,但落实并不到位。从实际情况看,劳动报酬和其他要素报酬的落差越来越大,这样下去,低收入群体的比重很难下降,“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步伐也会十分缓慢。与此同时,还要加大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的调节力度。

三是着力消除二元结构,切实保障城乡居民平等的人身权利和同等的发展机会。特别要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促进城乡融合、以城带乡。

四是大力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从共享成果和降低负担两个层面来缩小人群间收入分配差距。强调每一个公民都应有平等的人身权利和同等的发展机会,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体现在大家都能享受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上。而对于“提低”来说,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既是增收的一个举措,又是降负的一个举措,从两头对提升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水平发挥着正面效应,因此它也是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举措,应要着力于此下功夫,并争取持续获得实质性进展。

五是通过专项减免、定向补贴、特殊援助等多种手段,为部分具有特殊困难的低收入人群提供帮助和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低收入   人群   收入   均等   经济指标   强国   经济学家   比重   城乡   本质   差距   分配   状况   区域   情况   地区   国家   城市   范恒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