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钉子户张新国:要6套房加1亿,硬扛14年,最终却一分钱没多赚

前言

“如果不拿6套房和1亿元的补偿金,就别想拆我家的房子!”

2003年,张新国拿着一纸协议,对拆迁办的工作人员大声怒吼。

就在几天前,张新国还在幻想,自己的补偿款一定比其他人多。

然而,现实并非如此。

到底发生了什么,让张新国不顾社交礼仪,对工作人员发火呢?这场轰动全国的事件,最终如何解决?

01

张新国是上海本地人,退休前是当地建设公司的一名工人。

2003年,张新国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在松江区九亭镇盖起了一座二层小楼。

从前,他都是给别人干活,如今,有了属于自己的家,张新国颇为满足。

楼体竣工后,张新国住了进去,却不想,后半生的烦恼也从此开始。

有稳定的工作,有一个好老婆在身边陪伴,还有属于自己的温馨小家,张新国的人生实在令人羡慕。

他的烦恼又从何而来呢?

之后的几年里,张新国的夫人为他生下一双儿女。

对于父母来说,再没有比看着自己的孩子逐渐长大更幸福的事情了。

那时的张新国对未来充满憧憬,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家人的矛盾逐渐多了起来。

问题的核心,还是出在住房上面。

张家的一双儿女已经长大成人,有了自己的家庭,然而他们还却还挤在小楼里。

为此,张新国没少被家人埋怨。

这一日,他实在忍不住了,便将自己的家人唤到身边。

众人到来之后,张新国开门见山地说道:“我可以拿我的钱出来给你们盖房子,但是里面装修的钱,必须你们自己出!”

张新国的儿女一想,觉得这样至少比继续拥挤在小楼里要好很多,便点头答应下来。

他开始在周边游走,向邻居透露自己想要买房的想法。

事有凑巧,张家的邻居也想将手中的房屋出售,双方一拍即合。

很快,张家在二层小楼的基础上,又盖了一层楼。

张新国的儿女也确实是说到做到,拿出十五万人民币将房屋装饰一新。

竣工的时候,街坊邻里都来观看。

在张新国的提议下,小楼被改造成当时颇为流行的西洋风格。

这样做自然有着特殊的用意,张新国打算,未来将小楼的第一层租出去,靠着租金贴补家用。

很快租金到手,邻居纷纷夸赞:“老张真是有头脑,儿子闺女也能干,张家人就是了不起呀!”

听到大家的赞扬,张新国的脸上不由得露出笑容。

如果没有意外,他将向大多数人一样,平和地走完余生,不会引起媒体的注意。

然而,2003年,上海市政府的一份文件彻底打破了张家平静的生活。

02

上海这座城市,无论是在中国的近代史中,还是在当代开放的浪潮中,都是一座重要的城市。

当年,市政府对城市的建设进行了统一的安排,松江九亭沪亭北路的居民需要整体搬迁。

这对于当地的居民来说,自然是一件好事,虽然他们不得不离开居住多年的房屋,但巨额的经济补偿却可以让他们过上好日子。

张新国也是这样看。

他奋斗了一辈子,也到了含饴弄孙的岁数,如果能得到一笔补偿款,自己的晚年生活毫无疑问会更有保障。

然而,当他得知拆迁政策的时候,顿时目瞪口呆。

根据上级的规定,此次核算补偿金额的时候,一律按照宅基地面积计算。

这也就意味着,张家人花费十五万装修的“新房”不会纳入补偿范围。

耗费了巨大的财力、物力,居然什么都得不到,老张当时就急了。

其实,政府方面对这样的情况早有预案。

在张新国之前,也有许多“钉子户”为了多领一些补偿私盖房屋。

如果政府就此妥协,对今后的工作无疑会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

房屋方面,政府同样无能为力。

根据当时的规定,房屋补偿需要考虑被拆迁人家庭状况。

张家的一双儿女,每个人分得了一套房,算是张新国本人,一共是三套房,此外,由于张家是多子女家庭,政府还给了张新国一套补贴房。

这与张新国期待的六套房屋显然相去甚远。

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张新国开始四处活动。

然而,无论他找到哪里,对方都会告诉他:“这是国家的政策,我们也无法改变。”

张新国不死心,难道自己辛辛苦苦盖的房子,就这样被扒掉么?

更让张新国感到气愤的是,住在他旁边的邻居,明明不符合政策规定,却得到了六套房。

这时,张新国有了一个念头:我是不是也能动些手脚呢?

他忽然想到,当年购买宅基地时,自己贪图省事,没在证书上盖章。

现在,如果将手续补齐,会不会得到更多的补偿?

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张新国托关系调出了当年的档案,重新盖章之后送到拆迁办。

他确实成功了。

政府方面多给了他一些补偿,然而,张新国并不满足。

他又从家里翻出了一张五十年代的合同,想要以此为凭,要求政府进行补偿。

相关部门理所当然的拒绝了张新国的要求。

张新国大发雷霆。

他向政府索要六套房屋,还要外加一亿人民币的补偿款,否则就不许拆他的房子。

其实,张新国有自己的盘算。

据他的判断,市政府急于拆迁,如果自己将这件事闹大,一定会引起舆情,即便是为了平息舆论,政府也一定会妥协。

然而,张新国想错了。

政府部门的态度十分坚决。

原因很简单,如果搞“按闹分配”即便摆平了张新国,还会有更多像他一样的人来闹事。

为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相关部门必须坚持自己的原则。

张新国无奈,只好回到家中。

然而,这场“较量”并未结束。

03

这之后的一段时间,工作人员经常来到张家,试图找到一个双方都可以接受的解决办法。

张新国误判形势,认为这是政府在向他“妥协”态度反倒更加强硬。

其实,张新国不知道,政府一直都有另外的一套方案:撇开张家的房屋,直接进行建设。

此前,上级一直希望用协商的方式解决争端,因此“单干”的方案只是一种设想,眼见张新国是这样的态度,“单干”也就提上了议事日程。

眼看着其他邻居都已经拿着政府发放的补偿款,搬进崭新的房屋,张新国开始后悔了。

然而,事到如今,他已骑虎难下。

那座曾经给张家带来荣耀的小楼,现在却成了别人眼里的笑柄。

政府方面同样面临着难题。

按照原本的规划,新修建的公路应该是四条车道,然而由于张家小楼的存在,真正交付使用的车道只有两条。

上海是一座生活节奏很快的城市,每到早晚高峰时,拥挤的车流会在张家附近排起长龙。

这引起了市民的关注,一时间,网络上议论纷纷。

此事的张家也面临困境。

张新国的坚持并没有给家人带来幸福,相反,他的顽固还在客观上造成了岳母的死亡。

老太太患有心脏病,住在一所紧邻公路的房子中,每天听着刺耳的喇叭声,终日愁眉不展。

除此之外,她还要为女婿一家担惊受怕。

一天正在吃饭的时候,外面的公路上驶来一辆货车。

或许是由于张家小楼的存在,使得货车躲避不及,失控撞向张家。

那天,张新国正在和家人吃饭,突然的撞击让他吓了一跳。

随后,他一纸诉状,将货车司机告上法庭。

法院经过审理,判决货车司机败诉,然而张新国却怎么也开心不起来。

此后不久,他的岳母因为突发心脏病而去世。

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张新国的执拗才造成岳母的离世,他为此自责不已,同时也开始反思自己当初的行为。

时间转眼来到2016年。

张新国与夫人已经在小楼里居住了整整十四年。

老婆总是埋怨他,当初的决定太过冲动,害得全家到了这个地步。

那段时间,张新国精神苦闷到了极点。

正当他不知如何是好时,一个叫陆辉的男人找上门来。

张新国看到陆辉,顿时觉得自己的“救星”来了。

这陆辉不是旁人,正是当地的拆迁办主任。

张新国是个要脸面的人,尽管他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表面上却不肯认输。

陆辉也知道,张新国的“心结”无非是那座小楼能够带给他多大的利益

经过一段时间的交流,张新国逐渐对陆辉敞开心扉,坦言自己现在的生活并不好过。

陆辉趁机对他提出规劝:“只要你答应拆迁条件,曾经承诺的利益仍然有效!”

张新国沉默不语,他也向往美好的生活。

陆辉进一步劝说:“你现在的日子过成这样,还不是因为那座小楼吗?”

最终,张新国在拆迁协议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轰动一时的“全国最牛钉子户”事件自此尘埃落定,张新国绞尽脑汁,想要多分一些利益,结果却没能给自己带来任何收益,浪费了14年光阴,家里还鸡飞狗跳,而且只能拿到数年前的补偿金额。

有网友说:给了4套房,大上海啊,知足吧。

也有网友说:如果是换位思考,他没错。

到底赚了还是赔了,张新国不想算,也不能算,只是,如果还有重来的话,他一定会选择见好就收。

征地补偿,本来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双赢之事,可一旦人心蒙了猪油,就变了味道,而张新国也只是全国千千万万个“钉子户”中的一个,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本文为赵睚眦原创手打文章,欢迎关注,愿君三连。图片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感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钉子户   套房   上海   宅基地   岳母   货车   儿女   邻居   家人   态度   房子   房屋   时间   政府   城市   张新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