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观点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片来源/新华社

■王宏

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国特色、本质要求、战略安排和目标任务,强调有效贯通共同富裕与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在高质量发展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下面结合我国收入分配领域的现状,谈谈怎么把握中国式现代化与共同富裕的辩证关系。

共同富裕与中国式现代化高度统一

首先,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点和本质特征,二者高度统一,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人民”立场和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共同决定的。

其次,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与中国式现代化相互促进、密不可分。发展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做大做好“蛋糕”,为实现共同富裕夯实物质条件基础;推进共同富裕,增强全体人民获得感,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步伐。

再次,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区别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根本价值底色。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模式秉持资本为先的立场,劳动者和个人只是被当作资本增值的客体和手段,不重视劳动者的全面发展;在分配环节和价值观念上,片面强调效率至上,缺少自发调节贫富差距的内在动力,导致两极分化越来越明显。中国式现代化摒弃生产和分配环节以资本为中心的逻辑,摒弃片面强调效率至上的物质主义,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以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现代化的出发点和目标,不断改善民生,注重社会公平正义,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主动选择,也是与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模式最本质的区别。

最后,只有中国式现代化才能真正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目标。拉美国家实践证明,后发国家照搬西方经验,不仅难以实现真正的现代化,还很可能沦为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导的世界经济循环体系中的“低端环节”,丧失经济和政治独立性,贫富差距拉大,社会矛盾加剧,甚至陷入动荡和分裂。中国既不可能走西方掠夺式模式,也不会走依附式道路,只能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以创新引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坚持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中国式现代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新的思路和选择。

着力推进共同富裕有基础有优势同时面临挑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实施了一系列战略性举措和变革性实践,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不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具备了一定优势条件,同时也面临着一些现实问题和新挑战。

1.改革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是我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奠定坚实物质基础。二是民生保障事业长足发展,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教育体系,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各级教育普及程度达到或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三是居民收入和劳动报酬持续增长,城乡、地区、群体间收入差距趋于缩小。2012-2020年,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从61.6%提高到62.0%,劳动报酬占GDP比重从49.4%提高到52.7%。2012-2021年,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从0.474下降到0.468;城乡家庭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从3.1下降到2.5。四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形成最大规模、最具成长性的中等收入群体,为收入分配格局调整和社会和谐稳定奠定良好基础。

2.优势条件日益显现

一是超大规模市场、独立完整现代工业体系和科研创新动能,有力支撑国民经济长期健康发展,经济长期健康发展的潜力大,韧性足。二是科研创新能力不断加强,在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在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带动劳动者行业、职业结构转变,有利于更多劳动者进入中等收入群体行列。三是包括基本经济制度在内的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建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制度优势在一系列重大事件中充分彰显,为下一步推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了制度保证。四是人口红利逐步向人力资本红利转变。2012-2021年全国就业人口下降1777万,由于劳动者知识技能水平继续提高,创新能力增强,人力资本红利逐步释放,在劳动力资源总量下降的前提下实现劳动生产率较快增长,同期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实际增长6.7%,比国内生产总值高1个百分点,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收入、改善分配格局提供有效支撑。

3.现实困难和挑战依然存在

一是我国整体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水平仍处于全球中等水平,总体富裕程度不高。2020年我国人均GDP约1万美元,仅相当于美国的17%,日本的26%,OECD国家均值的27%,韩国的33%左右。二是城乡、地区之间产业结构、资源禀赋、人力资本、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普及率和均等化水平等方面差异巨大,推动共同富裕的基础和条件不尽相同。三是低收入、低工资群体收入增长缓慢,“扩中”难度较大。受2020年疫情突发等因素影响,我国城镇家庭最低20%收入户人均可支配收入仅增长0.3%,未跑赢物价,中等偏下(20%)收入户仅增长2.7%,与城镇居民物价指数(2.5%)持平,实际收入基本没有增长。教育,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住宿和餐饮业等6个吸纳就业的重要行业2020年受疫情或政策因素影响,私营单位平均工资增长均未能超过物价增长,其中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2021年仍未回到2019年水平。四是收入分配差距依然明显,局部有扩大趋势。2012-2021年,城镇最高20%、最低20%收入户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从5.0倍扩大到6.1倍,差额达到8.6万元;城镇家庭与农村家庭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的比值从2.8扩大到10.8,城镇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最高与最低行业绝对差额从6.7万元扩大到14.8万元。五是相关制度、政策法规仍不完善。在初次分配领域,农民承包土地的流转机制还不健全,严重影响农民增收;要素市场起步较晚,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参与分配机制不健全;实践中又出现了互联网平台单方决定、随意调整收入分配规则、少数平台从业者劳动权益无法得到政策和制度保障等新问题。再分配领域,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制度碎片化、待遇差异化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主要发挥收入调节作用的直接税比重过低,个人所得税基本成为“工薪税”,富裕阶层的投资收益未纳入征收范围等,再分配调节政策还存在明显不足,总体调节力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既不是搞平均主义,也不是同步富裕、同等富裕,而是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长期、动态的过程,必须坚持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断推进现代化进程,首先把“蛋糕”做大做好,同时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正确处理增长和分配关系,把“蛋糕”切好分好。

一是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把扩大内需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以实体经济为着力点,推进新型工业化,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发展,带动城乡居民就业增长和就业结构升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是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有条件的地方,要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

三是持续改善民生,提高公共服务均衡性。强化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财政投入和税务支持。建立扶贫长期工作机制。加大对落后地区、重点人群,社会政策托底力度。促进养老、托育服务平衡充分。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均衡布局,减轻群众负担。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

四是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市场体系建设。更好发挥公有制经济在引导经济发展、维护能源资源安全、增加税收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发挥其在带动就业、激发经济活力和动能方面的积极作用。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

五是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初次分配领域要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破除制约劳动力要素优化配置的体制机制性障碍,确保规则公平、起点公平、过程公平。政府要通过制度性安排,保护灵活就业、平台就业、低工资低收入群体等弱势群体权益,保持并提高劳动报酬占初次分配的比重,开展针对全体劳动者全过程、全领域的职业技能培训,支持劳动者凭借技能持续增加收入。再分配政策要加大贫富差距调节力度。提高直接税比重,对个人所得税制度实行以家庭为单位综合课征,健全财产交易税制度,对资本所得、偶然所得实行分类课征,推进房地产税、遗产税和赠与税立法。重点支持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等弱势群体参加社会保险,逐步缩小城乡之间、群体之间的待遇差别。三次分配领域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及金融、慈善信托等方面的支持政策,健全社会荣誉、慈善表彰制度等精神激励措施,加强慈善行业组织体系建设,提高慈善的透明度、公信力。

(作者系中国劳动保障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本公众号版权归中国经济时报所有。如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须经许可,并注明转自中国经济时报。

热点链接

●前10月装备制造业利润明显回升

●解读国务院常务会议丨填平补齐让一揽子稳经济政策协同发力

●解读丨以服务业市场开放推动服务型消费潜力释放

●专访丨张佳慧:补齐基本公共服务短板须多方发力

总 监 制丨王辉 王继承

监 制丨李丕光 王彧 刘卫民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谷 云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http://www.cet.com.cn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中国经济时报   比值   劳动者   比重   城乡   要素   群体   分配   观点   收入   领域   制度   政策   基础   国家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