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做题家:我可以不选择做题找出路,但这是我的必要选择

又一波考研热潮而来,辛苦备战,苦练习题,终于能上考研的战场。今年的考研热潮不比前几年低势。

11月23日,安徽省教育厅公布,“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将于12月24日至26日举行,我省共232080名考生参考,再创历史新高。”居高不下的各类考试热度之后。

“小镇做题家”这一称呼也一样热度不减。它“出身小城镇,埋头苦读,擅长应试,但缺乏一定视野和资源的青年学子”。

在您看到这篇文章之前,我想您或许看到过官方媒体针对这一称呼的评论。而在我这一篇文章里,不否认这个称呼存在性的价值,同时也不认同该称呼对小镇青年的鄙视。

01.理解称呼,会应试缺视野、资源难以直面社会。

多少人的上学命运是在数不清楚的大考小考中度过的,我不清楚数字,但我非常肯定我自己就是其中一个。所谓的视野和资源建立在扎实的经济基础之上,很可惜大部分的小地方出身的青年家庭,并没有这样的经济实力足以培养一个小孩从小去开拓视野,积累人脉资源。不会应试,那么意味着只能被淘汰,被淘汰的命运是余生只能穿梭在社会大众认为的最底层生活,领着不多于父母一个月养老钱的工资。所以,称呼的出现,不否认它出现的现实意义,因为称呼,网络更关注到这一类青年,关注到他们直面社会的难处。

02.反对对小镇做题家的鄙视。

那些通过层层面试,最后拿到国内上985、211录取通知书的小镇青年,没有人会比自己更清楚,也只有考上那一刻是开心的。没有视野和资源想要在大学以及社会里面生存,十足不容易,就像镇上5块钱的粉,上海20块钱的肠,巨大的物质差距带来的结果是人与人的不同。考研热、考公热,则其中有不少的小镇做题家参与其中,不能否认这样的应试选择,如果不选择应试,就算直面社会,狭窄的资源渠道对于自己来说走在社会大道就是在不断的撞南墙。总结一句:如果谁都有优越的经济实力去开拓视野,积累资源,那么努力的存在对于普通人来说就没有很大的意义了。不会做题可以走得很快,像父辈一样辛苦做着零工,但做题会应试,对小镇青年来说会走得更远,可以屈身工地,也可以稳居办公室。

03.可以不做题不应试,但必须这么做

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找工作的重要原则就是稳定。比如公务员、教师。近年来对学历要求不断增多之余,小镇青年涌入考研热潮也不计其数。可以选择不做题不应试,这样的选择所承受的结果是,你要承受如父辈一样打零工的艰苦生活。

没有多余的培训班费用,或者经验丰富的教师私下指点,做题就是贫寒小镇青年的最佳、最省的选择。反观当今的中考、高考,考试是对于寒门学子来说最公平的被高校认可的机会,没有课外的培训班,没有多余的钱请机构补习,那么刷题,等考试,就是直面考试能做出的最大努力。用只会做题的眼光来看待一个不断努力上进的小镇青年,而看不见为什么这么努力做题的现实原因,这是个别鄙视小镇青年的网络“人才”的弊病。尊重来自寒门学子的每一份努力,才是这个社会应该营造的社会氛围,而不是以站立高山之巅的眼光,看待平凡而又努力的人。

04.没有视野,应试已经是在开拓视野

如果要论及自己,我算不上是小镇,应该成为小村做题家。我不知道多少人和我一样,上学应试的起点是从一个小村子出发,而后是镇、县城而后再到市。每一步都在踏实的通过应试而继续出发。每一段路的过程没有培训班的辅导,自身也没有过大的视野,更没有过多的学习资源供自己使用。

我也一样可以不选择不应试,但很可惜没有金银家产的继承,我的命运或许会像无数不稳定的打工人一样,寻求零散的活,追求最低的工资。没有人愿意像父母一样继续将一条路走到黑,那么做题应试就是必须。应试是无数个寒门学子开拓视野的机会,那么作为一个什么都没有的青年,努力去选择以及尝试用这么一个机会开拓视野,又何尝不可呢?

中国橄榄型的社会经济形态,让少部分人活在经济充裕的环境,他们生活在繁华的大都市,见惯大城市的车水马龙,就算不纠结做题、应试,凭借家里的条件,一样可以过得潇洒自在。可这终究还是很少的一部分人,最起码我不是,对普通人来说做题应试虽然不是最好的出路,但却是最踏实的出路,尊重普通人的努力,是应该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5

标签:小镇   培训班   找出路   寒门   零工   父辈   块钱   热潮   学子   视野   命运   努力   青年   社会   考试   资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