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时借钱不还的,后来的境况你意想不到!

最近感染新冠,躺床上听马未都先生讲借钱不还的故事,回忆一下几十年的人生经历,很有同感。同时也发现,年轻时借钱不还或者意图借钱不还的,后来都混的比较差!想想也正常,因为一个不诚信或总想不劳而获赚他人便宜的人,在社会上不会有立足之地。奉劝那些抱着类似想法去借钱的人,一定要诚实守信。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在县城一中上初中,属于住校生,每周才能回家一趟。在一次周末回家的路上,同村一个关系比较好的同学,向我借了五块钱,在当时这可是一笔巨款,是从父亲每周给我一块钱的生活费里积攒出来的。其实这个同学的母亲当老师,家里条件比我要好很多。没想到借钱之后就杳无音信了。后来这个同学没考上高中,慢慢就失去了联系。但是借钱未还这件事,我一辈子也忘不了。也许这个同学早已忘记或选择性遗忘,但是也决定了这个同学一辈子不会是一个有出息的人。听说后来在县城酒厂上班,酒厂破产后,跟老婆在商场里卖衣服,温饱问题至今还没有解决。


大学毕业前夕,一个同一级的山东老乡突然找我,要借200块钱,理由似乎也不是特别充分。我很诧异,马上就要各奔东西了,我跟他并不是很熟,恰好学校刚发了200多块钱的派遣费。当时的就业政策已由国家统一分配转向国家分配和自主择业相结合,很多同学的工作单位都还没确定。我和他本来就不是一个地区的一个鲁南,一个胶东,两地相差五百公里,也没有什么联系方式,如果借了钱,我怎么讨要,他怎么归还?200块钱在九十年代初期也是一笔巨款了,我这个人虽然脸皮薄,不善于拒绝他人,但这次借钱不可能归还的企图太明显了,况且学校给每个毕业生都发了派遣费,还好意思再来打我的主意,我毅然决然地拒绝了他借钱的要求。事实证明,三十年过去了,我们再也没见过面。后来听说他做了律师,如此做人,估计好不到哪去。

参加工作后,直接借钱的少了,但是遇到红白喜事帮人垫钱的情况不少,其实也是一种变相的借钱。绝大多数同事都会及时转账或还钱,也有个别同事,似乎患有遗忘症,有意无意地抛之脑后,让人无语。这样的同事要么是当领导的,觉得别人垫钱是应该的,要么是人品不好的,不想多评论。

自从有了花呗借呗,各种网贷,相信生活中找人借钱的情况会少很多。同样的,自从有了房贷车贷,拒绝他人借钱也有了更多的理由。

人的品质是刻在骨子里的,品行好的人最不敢忘记的是别人对他的好,所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而品行差的人,整天惦记的是如何投机钻营,如何不择手段让个人利益最大化。这样的人轻则损人利己,重则为害一方,必须除之而后快。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胶东   遗忘症   住校生   巨款   境况   品行   块钱   酒厂   年轻时   意想不到   县城   同事   同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