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宝新能研究报告:便携筑基,家储为翼,电小二持续拓展成长边界

(报告出品方/作者:招商证券,史晋星,纪向阳,彭子豪)

一、华宝新能:全球领先的便携式储能龙头

1、充电宝起家,崛起于便携式储能,蓄力家储赛道

公司以充电宝业务起家,之后转向便携式储能产品,并开始切入家庭储能赛道。华宝新能是全球领先的便携储能品牌 企业,秉承“让绿色能源无处不在”的使命,以及“成为全球消费者最信赖的绿色能源品牌”的愿景,致力于锂电池 储能类产品及其配套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公司自成立以来的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1)2011-2014 年,初始发展与技术积累。公司成立于 2011 年,在设立之初以充电宝的 ODM 业务为主。在持续发展 的过程中,公司锂电池电源管理、工业设计、结构设计等方面技术不断进步,并积累了包括松下、LG 化学、比克电 池、安富利等高质量供应商资源,同时拓展了诸如特斯拉、宝马、超霸电池、DSG、Clas Ohlson 等知名客户。

2)2015-2018 年,自主品牌打造与产业链延伸。2015 年,公司做出主营产品从充电宝向便携式储能产品升级的决定, 打造国内自主品牌“电小二”,业务模式转变为自主品牌+ODM 同步发展;2016 年,公司通过国际品牌“Jackery” 推出全球首款便携式储能产品。在这一阶段,公司产品设计屡次斩获德国红点、德国 IF 以及美国 CES 等奖项,并作 为重要成员参与起草国内移动电源国家标准、便携式储能产品技术规范等,行业认可度与话语权不断提升。

3)2019-至今,便携储能业务快速增长,家庭储能业务开始起步。随着便携储能产品型号种类拓展、品牌知名度不断 提高、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日益完善,公司驶入发展快车道。2019-2021 年公司便携式储能产品收入从 2.5 亿元快速增 长至 18.4 亿元,年复合增速达到 171.1%。2020 年以来,公司便携储能产品入选亚马逊平台最畅销产品、亚马逊之 选,连续两年拿下日本“防灾安全协会推奖”奖章,获得日本亚马逊颁发的 2021 年度创新品牌奖等,全球影响力持 续提升。与此同时,公司于 2020 年开始布局家庭储能赛道,Geneverse 品牌首款家庭储能产品 HomePower One 面 市,次年 HomePower 2 上线 KickStarter 众筹平台引起强烈反响,2022 年继续推出两款 Pro 系列新品。

公司以储能业务为主线,产品覆盖便携式储能产品、家庭储能产品、太阳能板与充电宝等。便携式储能产品一般容量 在 80Wh-2000Wh 之间,能够为手机、无人机以及笔记本电脑等数码设备和小家电充电,广泛应用于户外活动、应急 备灾等场景;家庭储能产品容量范围一般在 2000Wh 以上,输出功率可超过 3000W,能够覆盖大多数家用电器;太 阳能板主要作为配套产品与便携式储能产品和家庭储能产品形成小型太阳能发电系统,实现持续离网发电;充电宝最 为常见,容量一般在 3000mAh-20000mAh 之间,为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充电。公司基于国内外消费者文化背 景、品牌认知差异打造了两大自主品牌:“Jackery 电小二”覆盖便携式储能、太阳能板与充电宝产品,面向国内外 广大消费者;“Geneverse”覆盖家庭储能产品,现阶段以面向海外市场为主。

2、核心高管产业&管理经验丰富,股权激励绑定骨干人才

公司拥有优质的高级管理团队,产业&管理经验丰富。公司实际控制人孙中伟先生与温美婵女士系夫妻关系,曾参与 多家公司筹建,并于核心岗位任职,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周传人先生为公司副总经理,毕业于东北财经大学日语 专业,曾任职于多家公司的日本地区市场、运营等部门,考虑到日本是便携式储能的核心市场之一,周传人先生对日 本市场的深刻理解有助于公司日本地区的业务拓展;孙刚先生毕业于北京大学,曾任职于多家会计师事务所,也曾担 任安克创新等上市公司的董事会秘书与财务总监等核心职位;王秋荣女士曾任职于多家公司的核心高管职位,在财务、 资本市场领域经验丰富。整体来看,公司管理团队在产业、管理以及资本市场领域高度互补,有利于公司稳定发展。

实际控制人持股比例超 60%,股权激励绑定核心人才。截止 2022 年 9 月 19 日,公司实际控制人孙中伟与温美婵直 接+间接合计持有公司 66.28%股份(孙中伟持股 42.95%,温美婵持股 23.33%),股权集中度较高。我们认为,实 控人持股比例较高有利于保障公司经营稳定以及长期发展战略持续落地。同时,公司在上市之前通过嘉美盛、嘉美惠 两大平台积极推进员工持股计划,实现核心人才与公司利益的深度绑定,能够降低职业经理人代理成本,提高公司整 体竞争力。公司下设三家子公司,其中:电小二主要负责国内便携储能及其配套产品的线上与线下销售业务;香港华 宝是便携储能及其配套产品的外销平台;华宝储能为 2021 年的新设子公司,或主要负责拓展家庭储能业务。

3、乘便携储能行业东风,公司近四年收入CAGR超80%

受益于便携式储能行业高景气,公司营收与利润实现快速增长。2017-2021 年,公司营业总收入从 2.2 亿元快速增长 至 23.2 亿元,复合增速高达 80.2%;归母净利润从 0.1 亿元快速增长至 2.5 亿元,复合增速高达 130.0%。2022 年 以来,尽管受到国际地缘冲突、海外通胀等不利因素影响,但得益于便携式储能行业高景气,公司依然实现了逆势高 增长,2022Q1-Q3 实现营业总收入 22.3 亿元,同比+44.3%,实现归母净利润 2.5 亿元,同比+19.7%。

公司收入主要来自便携式储能产品,外销占比超9成。分产品来看,2018 年公司便携储能产品收入占比仅 28.6%, 随着公司发力转型,2021年占比已提升至 79.3%;同时,与便携储能产品配套的太阳能板收入占比也从 2019 年的6.3%逐步提升至 2021 年的 19.0%;对比之下,充电宝业务则呈现出持续收缩态势,2021年收入仅 1.97 万元。分地 区来看,海外是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2021 年北美地区占比50.9%,其中美国占 48.1%;亚洲(除中国)占35.1%, 以日本市场为主;欧洲占比5.8%;内销占比仅 7.4%,尚处于较低水平。

线上渠道收入占比逐年提升,传统 ODM 业务占比持续下降。线上 B2C 是公司主要的销售模式,主要通过亚马逊、 日本乐天、日本雅虎、天猫和京东等第三方电商平台进行销售,同时兼有部分线上 B2B 业务,比如以京东等为代表 的零售商渠道,2021 年两者合计占比达到 86.7%,较 2019 年的 67.8%明显提升;对比之下,线下渠道的收入占比 则呈现出持续下降趋势,其中占比较大的传统 ODM 模式也转变为与 JVC 的双品牌合作为主,此外,公司也进一步加 强便携储能产品的线下直销和经销的渠道建设。从利润率角度来看,由于线上渠道主要为自主品牌零售业务,而线下 渠道主要为批发或 ODM 业务,因此线上渠道毛利率显著高于线下渠道。

产品结构+渠道结构优化,驱动销售毛利率波动中上行。2018-2020年,随着高毛利率便携储能产品收入占比持续提 升,叠加大容量、大功率新品推出,以及高毛利率线上渠道拓展,拉动公司销售毛利率由33.0%提升至57.8%;2021年,公司为扩大市场份额对各主要型号便携储能产品提供不同程度折扣优惠,叠加海运费、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汇率 波动等负面影响,毛利率下滑至47.4%;2022年,受到电芯涨价等因素影响,毛利率出现小幅下滑。

自主品牌打造+渠道拓展推高销售费用率,2021 年以来盈利能力保持稳定。公司近年来持续发力自主品牌,通过在亚 马逊、日本乐天&雅虎、天猫以及京东等电商平台投放新媒体广告以及电子广告牌、展会等线下渠道进行推广,聘请 品牌代言人进行品牌宣传工作;同时,入驻亚马逊、日本乐天等电商平台也需要缴纳一定平台服务费用,从而导致近 年来销售费用率逐步走高,2020-2022Q3 分别达到 21.2%、24.4%与 25.8%(2020 年销售费用率下滑主要系新会计 准则将运输费用调整至营业成本),管理费用率和研发费用率近年来基本保持稳定。净利率方面,2020 年得益于产 品与渠道结构的大幅优化,公司净利率大幅攀升至 21.9%,2021 年以来有所回落,维持在 11%-12%左右稳定水平。

二、便携式储能:多元应用场景,千亿级市场空间

1、受益于全球锂电产业大发展,便携储能产业链加速成熟

根据应用场景不同,储能产品可以分为便携储能产品、户用储能产品以及大型储能装置。其中,便携储能产品带电量 通常为 0.2kWh-2kWh,输出功率 1-2kW,通过光伏发电+充电等方式补充电量,设有 AC、DC、Type-C、USB 以及 PD 等多种接口,可匹配手机、平板电脑以及各类常见家用电子电器设备,常被消费者称之为“大号充电宝”;户用 储能装置功率普遍在 1kW-10kW 之间,安装使用比较复杂,且需要周期性维护,常用于峰谷电价套利以及作为应急 电源;大型储能装置功率在 30MW 以上,需专业人员进行安装,常用于削峰填谷和电力辅助等。近年来,欧美各国 积极推进清洁能源使用,国内“双碳”战略也提上日程,风电、光伏等新兴发电技术实现快速发展,但由于新能源发 电存在不稳定性,因此对配套储能需求旺盛,从而推动储能相关产业链加速成熟。

从产业链角度来看,便携储能行业可以分为上游零部件,中游制造与品牌及下游销售渠道等。 上游零部件:主要包括电芯、电子元器件、逆变器以及结构件等,其中电芯和逆变器具备较高的核心技术壁垒,但国 内市场的供给相对充足。电芯方面,由于便携式储能对安全性、便携性的特殊要求,所以目前以 18650 圆柱锂电池 为主,小部分追求高容量的型号采用圆柱 21700,或者更大圆柱,除圆柱电池外,软包电池也有部分渗透,从趋势上 看,未来磷酸铁锂有望凭借更加突出的性价比优势在野外救援、作业等特殊场合占据一定市场,储能电芯国产化替代 进度也有望加快;从供应商角度来看,目前主要有鹏辉能源、比克电池、LG 化学以及松下等。逆变器方面,主流便 携式储能逆变器供应商包括拓邦股份、高斯宝以及威德盛等。

中游制造与品牌商:由于行业发展时间较短,因此玩家多由电池类、电源类以及充电宝生产企业凭借技术基础转型而 来。目前,国内便携储能行业玩家主要包括华宝新能、正浩创新、安克创新、德兰明海、公牛集团、巨星科技等,国外玩家则主要是Goal Zero 等公司。

下游销售渠道及应用:由于便携式储能产品兼具家电与消费电子属性,因此线上是其主要销售渠道,据中国化学与物 理电源协会数据,2020 年便携储能线上份额达到 83.5%;此外,部分龙头企业也逐渐开始发展经销商、沃尔玛、百 思买、顺电以及免税、机场等线下销售渠道。分地区来看,国外主要渠道包括亚马逊、日本乐天等,国内则主要是天 猫、京东等电商渠道。应用场景方面,便携储能产品广泛覆盖户外活动、应急备灾以及移动办公等。 近年来,全球锂电池产业链特别是上游零部件环节的快速发展,成为便携式储能行业爆发的关键所在。

全球锂电行业大发展背景下,便携储能市场快速崛起。一方面,全球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以及无人机等 消费电子产品过去十年出货量快速增长,带动了对低容量便携式锂电池储能产品的需求;另一方面,在全球能源价格 波动、环保及政策补贴的催化之下,新能源车开始得到消费者青睐,渗透率快速提升,动力电池需求快速增长。在上 述两大主力市场需求的驱动下,锂电池行业实现快速发展,据赛迪智库数据,2015-2020 年全球锂离子电池产业规模 从224亿美元增长至 535 亿美元,复合增速高达 19%,同期国内锂离子电池产业规模从985亿元增长至 1980 亿元, 复合增速达到 15%。庞大需求驱动下,锂电池产业链加速完善,为便携式储能行业的发展奠定了供给侧基础,在这一 背景下,2016-2020年全球便携储能市场规模从 0.6 亿元增长至 42.6 亿元,复合增速高达 190%。

政策支持下产业快速发展,中国占全球便携储能市场产能份额已超 9 成。自 2016 年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出台《能源 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 年)》开始,全国多个政府部门开始陆续推出相关政策,在行业发展目标设置、 标准建立和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给予有力支持。经过多年发展,国内储能行业在产能、成本、人才和质量等方面与全球 其它国家相比具备显著的产业链优势。据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的报告数据,全球便携储能产品的工厂主要分 布在中国,占据了 90%以上的生产量和出货量,包括 Goal Zero 等海外品牌也主要采用由国内企业代工的生产模式。

2、户外+应急+下沉缺电地区,便携储能具备多元应用场景

(1)户外+应急场景需求超 80%,美日构成主要消费市场。户外活动+应急备灾需求占比超 80%,是目前便携储能产品的主要应用场景。据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数据, 在 2020 年便携储能的应用场景中,户外活动占 45.1%,应急备灾占 42.2%;同时,随着锂电池成本继续下降与用户 购买力提升,车充、DIY 以及电力缺乏等其它领域的市场占比也在不断提升,整体呈现出多元化趋势。

美国与日本是便携储能的主要消费市场,合计占比超过 75%。据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数据,美国是目前全 球最大的便携式储能消费市场,占比达到 47.3%,2020 年户外活动场景出货量约 80 万台,应急备灾场景出货量不足 10 万台,其它应用领域出货量 10 万台左右;其次是日本,全球消费量占比达到 29.6%,2020 年应急备灾领域出货 量 50 万台左右,户外领域出货量 5 万台左右;欧洲和中国市场均处于起步阶段,但具备较大的增长力。

(2)疫情催化下美国户外市场高增,欧洲+中国潜力可期。疫情背景下美国户外活动市场高景气,带动便携储能需求高增长。美国民众业余时间参与旅游、露营和钓鱼等户外活 动人次和频率较高,而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室内聚集活动又受到一定限制,因此进一步拉升了户外活动在美国的普及率, 据 OIA 数据,2017-2020 年美国户外运动参与率由 49%提升 53%;据凯恩咨询数据,2020 年美国有 4824 万户家庭 参与过至少一次露营,家庭数量同比增长 627 万户,同比增速达到 15%,其中 1013 万户家庭为第一次参与露营,同 比增速达到 503%。便携储能在户外活动中用途广泛,户外活动的高景气也驱动便携储能产品在美国实现快速增长。

欧洲与中国市场户外活动同样高景气,有望为便携储能带来增量需求。欧洲市场方面,Statista 数据显示 2020 年欧 洲运动用品电商规模同比增长超过 25%,表明越来越多的欧洲民众开始参与户外活动;中国市场方面,天眼查数据显 示 2021 年中国露营地相关企业注册家数达到 20704 家,同比增长超过 150%,表明国内消费者对于露营活动的热情 也在大幅增长。尽管欧洲与中国目前并非便携储能行业的主要市场,但考虑到居民消费能力较强,人口众多,随着消 费者教育推进,对便携储能产品的认知不断提升,有望成为便携储能行业的增长来源。

(3)应急备灾需求刚性,有望对燃油发电机实现持续替代。近年来全球自然灾害频发导致供电不稳,家庭应急备灾需求持续增长。根据联合国发布的研究报告,2000-2019 年间 全球共计发生自然灾害 7384 次,因灾死亡人数 123 万人,累计受灾人数 40.3 亿人,造成 2.97 万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较 1980-1999 年间明显增长。地震、火山爆发、台风以及海啸等自然灾害往往会造成供电不稳,甚至会对电网造成 瘫痪级毁坏,影响灾后用电,因此近年来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也明显提升了民众的应急备灾意识。

便携储能产品易用+环保优势明显,有望在应急备灾领域实现对传统燃油发电机的持续替代。目前,应急备灾领域常 见的发电工具是小型燃油发电机,通过燃烧柴油或汽油进行放电,但是其重量较大,操作复杂,机械结构复杂容易损 坏,平时需定期专人维护保养,发电质量不高且噪音大、污染严重甚至会伤害作业人员;相比之下,便携式储能产品 操作简单、无需转换、即插即用、发电质量高,并且几乎不需要维护且无污染,此外还可与太阳能板组成小型发电系 统,为灾后生活实现持续离网发电,有效应对灾后阶段性停电的影响,保障居民灾后生活。

(4)下沉全球贫穷缺电地区,中长期市场空间广阔。便携储能产品中长期有望下沉至贫穷缺电市场,进一步拓宽市场空间。据世界银行数据,截止 2019 年全球仍有 7.57 亿人的电力保障不足,无法获得电力服务的人口中有 75%以上生活在非洲撒哈拉以南电力短缺地区,考虑到基础电网 建设不足,未来随着光伏发电与锂电池成本进一步下降,便携储能产品能够更好地满足离网用电需求。因此,中长期 来看,便携储能产品在贫穷缺电地区的下沉或有望成为行业增长的驱动力之一。

3、市场空间测算:2026年全球市场规模有望突破880亿

我们根据如下假设对全球便携储能市场规模进行测算: 1)户外活动场景:假设全球参与户外活动的家庭数量从 2019 年的 1.4 亿户逐渐增长至 2026 年的 1.93 亿户,便携 式储能产品在该场景下的渗透率从 2019 年的 0.5%提升至 2026 年的 15.9%; 2)应急备灾场景:假设全球应急备灾家庭数从 2019 年的 1 亿户逐渐增长至 2026 年的 1.4 亿户,便携式储能产品在 该场景下的渗透率从 2019 年的 0.6%提升至 2026 年的 19.4%; 3)其它场景:预计车充、DIY 以及电力缺乏地区需求将随消费能力提升而快速增长,假设出货量从 2019 年的 10 万 台增长至 2026 年的 600 万台;

6)均价:随大容量产品占比提升,产品销售均价将逐步从 2019 年的 1515 元提升至 2026 年的 2834 元。 根据测算结果,我们预计2026年全球便携储能产品新增出货量将达到3114万台,2021-2026年复合增速将达到45%; 预计全球便携储能行业市场将达到 882 亿元,2021-2026 年复合增速将达到 51%。预计 2026 年全球便携式储能行业的主要市场仍将集中在美国、日本、中国与欧洲地区,出货量分别达到 800、460、 450 与 285 万台,2021-2026 年复合增速分别为 30%、28%、70%、57%;预计市场规模分别达到 226.7、130.3、 127.5 与 80.8 亿元,2021-2026 年复合增速分别达到 36%、34%、78%与 64%。

三、护城河:产品+渠道+研发+营销多维发力,构筑深厚壁垒

华宝新能稳居全球便携储能行业出货量与销售额首位,龙头地位稳固。出货量口径来看,公司市占率达到 17%,正 浩创新、Goal Zero、德兰明海与安克创新分别为 6%、6%、5%与 2%;销售额口径来看,公司市占率达到 21%,正 浩创新、Goal Zero、德兰明海与安克创新分别为 10%、10%、7%与 3%;无论出货量还是销售额口径,公司份额优 势都十分明显。我们认为,公司长期发展过程中在产品、渠道、研发以及营销等诸多维度上都形成了突出的竞争优势, 而且从行业角度来看,CR5 出货量市占率显著低于销售额市占率,表明行业内仍有大量长尾品牌通过低端产品占据了 一定市场,行业集中度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公司仍有望凭借核心竞争力继续扩大市场份额。

1、产品:布局完备,质量过硬,推出发电组合引领行业潮流

公司产品广泛覆盖不同容量段+功率段,性价比较友商具备一定优势。根据我们整理的华宝新能、正浩创新、安克创 新与德兰明海四家公司天猫、京东平台在售商品情况来看,华宝新能与正浩创新的便携储能产品布局更加全面。从容 量段来看,华宝新能的“电小二 DXPOWER”品牌覆盖了从 550-2160Wh 容量段、500-2200W 功率段产品,且层次 清晰,各容量段、功率段均有产品供应,能够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对比之下,安克创新、德兰明海产品型号相 对较少,正浩创新在 3600Wh 大容量产品方面具有优势,但价格相对较高。性价比方面,得益于产品型号布局完善, 华宝新能在各价格段均有性价比领先友商的产品在售,有利于公司持续抢占市场份额。

公司率先推出“便携储能+太阳能板”组合产品,持续引领行业潮流。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充分利用积累的高质量供 应商资源,积极整合新能源产业链,推出“便携储能产品+太阳能板”的小型太阳能发电系统组合产品,在灾后电网 瘫痪级毁坏的情况下,能为灾后生活实现持续离网发电,精准匹配灾后人民较长时间内的离网发电需求,同时也为野 外生存达人等有长期户外活动需求用户的电力供应提供了足够的便利。同时,公司高度重视产品质量,自主研发了测 试系统,设计了测试要求,形成了精细化的质量控制体系,保障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满足 6 项安全防护标准、9 道质检 工序要求,并通过了联合国运输安全 UN 认证、日本 PSE、欧盟 CE、欧盟 RoHS 测试等认证。

2、渠道:线上线下双轮驱动,多元化渠道结构快速完善

得益于先发优势,公司渠道布局领先同行。线上渠道方面,公司在亚马逊、日本乐天、日本雅虎、天猫、京东等全球 主流电商平台均有布局,并已开通品牌官网进行销售,此外还在客户官网开展部分线上经销业务;线下渠道方面,公 司与 JVC 进行双品牌合作,并陆续进驻 Costco、HomeDepot、Lowe’s、Bestbuy、Harbor Freight Tools、Lidl 等全 球知名零售商,目前已有一定收入体量。公司较早切入便携储能行业,因此在先发优势加持之下,渠道建设也领跑行 业,目前正浩创新、德兰明海等品牌在线上电商布局尚不及公司完善,线下渠道也处于探索或未涉及阶段。

线上线下同步发展,公司渠道结构持续多元化。据公司招股书,公司在 2019 年在线上主要依靠亚马逊平台,收入占 比达到 55.6%,线下主要是 ODM 业务,占比达到 26.9%,渠道结构相对单一;2020 年以来,随着公司品牌官网上 线,以及在日本乐天等渠道发力,整体结构发生明显优化,2021 年公司品牌官网收入占比达到 15.0%,日本乐天收 入占比达到 8.3%,此外随着面向 JVC 的 ODM 业务部分开始转为 JVC 与“Jackery”双品牌运营,ODM 收入占比也 下降至 6.7%。与此同时,公司线下渠道开拓也取得进展,2022 年 Q1-3 线下零售实现营业收入 5.13 亿元,同比+97.5%。

3、研发:核心技术人员经验丰富,投入高增成果显著

公司核心技术人员锂电池产业经验丰富,对前瞻技术高度敏感。目前,公司核心技术人员包括孙中伟先生与白炜先生: 孙中伟先生是深圳市地方级领军人才与龙华区高层次人才,曾于《电池》期刊联合发表《防止锂离子电池组热失控蔓 延的方法》;白炜先生拥有 16 年以上工业设计领域经验,多项产品设计获得国际大奖。经验丰富的核心技术团队有 助于公司精准把握行业发展趋势,保证技术成果的领先地位。

公司高度重视研发,持续高投入收效良好。2019-2021 年,公司研发费用由 904 万元增长至 6451 万元,复合增速高 达 167%,研发人员数量从 44 人增长至 197 人。公司持续的研发投入取得良好效果,截止 2022 年 10 月 13 日公司 共拥有境内外专利 266 项,其中发明专利 33 项,自主研发掌握便携储能电源结构技术、电池模组安全技术、电源管 理系统技术、锂电池组能量均衡系统技术、储能电源模块化技术、并联大功率输出技术等。此外,公司还深度参与国 内便携储能行业标准的起草工作,并被广东省科学技术厅认定为“广东省分布式太阳能小型储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凭借《高安全移动式锂离子电池储能电源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项目荣获“2020 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4、营销:深谙互联网流量打法,社媒+网红强化品牌价值

公司坚持自建社交媒体,持续沉淀私域流量。公司国内品牌“电小二”经历过较为激烈的流量竞争,因此对于和用户 建立直接联系、渗透精准目标客群,从而避开流量之战、获取长久生命力有深刻理解,因此,公司的海外品牌“Jackery” 在出海之初就开始在各大主流社媒平台自建品牌账号,经过多年内容输出和运营之后,目前各大平台粉丝数量均位于 同类品牌中位数之上。从效果来看,社交媒体为公司实现持续引流,据 NoxInfluencer 数据,公司官网约 21%的流量 来自社交媒体引流,对比之下安克创新官网仅 6%来自社交媒体引流。同时,公司还在社交平台搭建账号矩阵、设立 Facebook 群组打造品牌社区,进行私域流量蓄水,同时在官网设置用户分享通道,不断强化用户品牌认知。

公司注重网红营销,利用 KOL 为品牌背书。考虑到 3C 电子产品是以实用性和体验感作为消费决策的产品,消费者 在购买前往往习惯于先在社交媒体上查找测评开箱对比等形式的文章或视频进行作为参考,获取真实评价以做出购置 决策,因此 KOL 背书对于 3C 品牌而言非常重要。目前,公司主要选择垂类中尾部网红以“广撒网”的方式增加曝 光度,据 NoxInfluencer 数据,公司合作网红中约 47%粉丝数低于 10 万,约 87%粉丝数低于 100 万,Jackery 近一 年在 YouTube 平台上共与 164 位网红合作了 356 支推广视频,主要投放市场包括美国、日本等便携储能的核心市场, 受众以 18-34 岁的男性为主,总观看量超过 4500 万次,实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社媒+网红双管齐下打造良好品牌效应,Jackery 便携储能产品稳居亚马逊头部。公司在海外的流量打法取得了良好 效果,雨果跨境统计的截至 2022 年 7 月 6 日的美国亚马逊便携储能品牌销售情况显示 Jackery 月销量达到 17742 件, 月销售额达到约 651 万美元,大幅领先同行;充电头网数据显示今年 10 月份美国亚马逊便携储能热销产品中 Jackery 分别占据第 1、2、8 和 10 位,用户评价亦显著优于同行。

四、看点:便携储能有望量利齐升,打造家储第二成长曲线

1、短期:核心零部件成本+海运费回落,盈利能力改善可期

便携储能核心零部件采购价格见顶回落+海运费下行,公司短期盈利能力有望回暖。公司便携储能产品采购的主要原 材料包括电芯、逆变器、电子元器件和充电器等,而外销为主的收入结构也使公司业绩对海运费较为敏感。2020 年 以来,疫情推升大宗原材料和海运价格,新能源车市场的火爆造成锂电池原材料和电子元器件价格持续飙升,导致公 司盈利能力短期回落。展望后续,我们预计成本下降有望使公司利润率迎来改善:

电芯方面,2020 年以来受新能源车以及储能行业快速发展影响,碳酸锂供需缺口有所扩大,价格大幅上涨,导致公 司电芯采购价格也明显上行。今年下半年以来,由于动力电池装车量和电动车消费增长边际放缓,3C 电子终端消 费也未见起色,因此碳酸锂价格在高位开始出现松动迹象,叠加其他原材料价格开始下降,因此电芯继续涨价的概 率不高,后续价格回落将有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成本压力。

逆变器方面,由于国内供应相对充足,而公司随规模扩大议价能力明显提升,采购价格有望延续下降趋势。电子元器件方面,2021 年以来由于汽车电子需求高增挤占消费电子产能,而疫情背景下供应链扩产态度谨慎,导致 芯片和其它部分电子元器件供给侧较为紧张,公司采购价格有所上行。2022 年以来随新建产能逐步落地,电子元器 件供应好转,预计公司相关原材料成本将有所下降。海运费方面,2020 年以来全球各地疫情爆发冲击海运闭环造成运力不足,进一步导致海运费大幅上涨。2022 年以 来,随疫情趋于缓和,运力逐步恢复,海运价格也进入下行周期,预计 2023 年同比维度将有明显改善。

2、中期:产品结构优化+自产能力提升,收入&盈利弹性可观

大容量段产品占比快速增长,便携式储能业务有望实现量价齐升。从价格上来看,便携储能产品的价格与容量呈正相 关,据公司招股书,2021 年公司销售的产品中,1000Wh 以上、500-1000Wh、100-500Wh 和 100Wh 以下的产品 均价分别为 5760、2545、1245 与 233 元;从结构上来看 2019 年公司 1000Wh 以上产品销售量占比仅 0.1%,2021 年快速提升至 26.7%,随着技术成熟和产品成本进一步降低,预计高容量段产品将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的主流选择, 销量占比提升有望驱动公司收入端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配套率+大功率产品占比持续提升,有望拉动太阳能板业务弹性。自公司推出太阳能板产品以来,与便携式储能产品 的配套率就呈现出不断增长的态势,从 2019 年的 6.5%提升至 2021 年的 47.7%;同时,单价更高的大功率太阳能板 销量占比也在持续增长,100W 产品销量占比从 2019 年的 34.3%提升至 2020 年的 75.7%。我们认为,大功率太阳 能板实现的快充能够大幅改善用户体验,中长期来看配套率有望继续提升,从而为公司收入持续贡献增量。

此外,公司还在积极提升太阳能板和逆变器的自产能力,有利于实现降本增效:太阳能板:现阶段以向供应商采购为主,公司完成外观设计、功能验证后,向供应商提出太阳能板的性能参数、接 口规格和外观材质等要求,供应商根据相关需求自主采购原材料并组织生产,将生产完工的成品供应给公司。目前, 公司正在逐步实现太阳能板的自研自产,一方面能够降低成本,另一方面也能够更好地搭配储能产品。逆变器:目前已能够实现小批量试产,明年能够实现部分自产,中长期看有利于降低成本,提升利润率。

3、长期:向上延伸至家庭储能产品,第二增长曲线愈发清晰

切入家庭储能赛道,培育第二成长曲线。公司基于便携储能领域的技术积累,开始布局家用储能领域,逐步打开新的 市场空间。从在研项目来看,公司投入约 2500 万元开展家庭储能研究,开发 3-20kWh 的大容量储能产品,并从 2020 年开始以Geneverse品牌推出HomePower系列家庭储能产品。2022年下半年Geneverse发布旗舰新品HomePower Pro 系列,突破性地实现了双快充,使用 AC 快充 1-2 小时充满,使用光充 3-4 小时充满,充电速度比市场同类产品 提升近 6 倍。此外,HomePower Pro 系列于今年秋季进驻亚马逊、沃尔玛、家得宝、劳氏、好市多、山姆会员店等 主流零售商。目前家庭储能产品主要面向美国市场,后续将转向欧洲,有望逐渐迎来放量。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链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亚马逊   出货量   日本   边界   渠道   品牌   全球   行业   市场   产品   公司   华宝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