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驴友老魏


白雪文(内蒙古通辽市)

老魏是我的驴友,陪伴我走了三十多 年。春夏秋冬,乐此不疲,路在脚下,情 在心中。

驴友乃是旅友的演化,因为驴子能背 能驮,吃苦耐劳,故被背包客自豪引用。 驴友有"三不问"规则:不问年龄和工 作;不问收入和住址;不问婚姻和健康。 而我和老魏三十年来无话不谈,甚至有些 隐私都和盘托出。因此,我们不是纯粹的 驴友,和金⻜豹、荣进那一批专业驴友无 法相比。我们也不去参与那种自虐模式的 几天几夜的跋涉探险,我们甚至连包都不 背,一般是当日返回,日行八十里左右。 我们属于驴友中的"家养驴"。

老魏比我大六岁,七十三了。祖上本 是奉天人氏,他童年命运多舛,八岁丧母,为了活命,其父领着他们哥四个从沈 阳来到通辽县喜伯营子投亲落户。八岁的 老魏是老大,算是生活自理。老三、老四 嗷嗷待哺,眼看将养不活,先后送人。

经亲友撮和,村中寡妇带着两个姑娘 与带着两个儿子的魏父合为一家,纯属相 依为命。之后继母又连生二女,一家八 口,连住的地方都紧张。

老魏十一岁那年,辽宁北镇来了一个 瞎子算掛的,想找一个小孩儿领路,老魏 自告奋勇,给瞎子领路,从此走南闯北。 东至桦甸,⻄至经棚,南至瓦房店,北至 扎兰屯,全是步行。走村串户,阅人无 数。他曾经领着瞎子从通辽两天走到开 鲁。直到如今,老魏走路健步如⻜,源于 他早年的童子功。

瞎子算掛靠一张嘴维持两人半饥半饱 的生活,甚至寄⻝于漂母,饥渴于嗟⻝。因此,老魏练就了极强的心理素质,他从 不在乎别人的白眼和藐视。

老魏有一个朋友是养牛大户,有一次 我俩远足路过到其家中小坐。那朋友不让 走,叫她媳妇煮一锅牛奶。女人家小心眼 儿,说牛奶刚刚送走,没有啦。那朋友说 你们别走,等我去村里小卖铺买个烧鸡, 说着骑摩托⻋就买烧鸡去了。他媳妇在院 子里喂牛,我走一圈观察,好傢伙! 五个 大冰柜里装满了牛奶桶,刚挤出来的,伸 手一摸还热乎呢。我拉起老魏就走,老魏 不解,说这很正常啊,当年我领瞎子算 掛,算完了主人说留我们吃饭,女人说没 米了,经常遇上。但我没听他的,继续下 去可能吃嗟来之⻝,必须走。走到村口碰 上男主人买烧鸡回来,我说来电话了,紧 急事,走了。

老魏身体好,三十多年前,我亲眼⻅ 他独自一人盖了四间房子开旅店,收获了第一桶金。至今七十三岁没得过病,年年 体检各项指标正常,得益于一生持之以恒 的锻练。

有一年正月,我俩徒步九十里走到后 黑坨子,住在我表弟家。夜里突降大雪, 第二天踏雪返回,那雪没过脚踝,我奋力 前行,老魏闲庭信步,走过白茫茫的村 屯。扫雪的村⺠听说俩老者远赴通辽,个 个瞠目结舌。

有一年夏天,我俩走入草原深处,前 不着村后不着店。只⻅一个蒙古包,便入 内求助,那蒙古包主人⻰干扎布,用炒米 乌日莫和煮鸡蛋招待不期而至的陌生客 人。临走给钱说什么也不要,出⻔了还一 再表示歉意,说奶茶还没喝透呢。草原蒙 古族牧⺠的淳朴热情叹为观止,传承至 今。

老魏父亲有手艺,会做戏装。六十年 代初期被通辽京评剧团招用,全家从此进 城。

再说老魏,领瞎子算掛直到十六岁, 那瞎子明事理,说孩子我不能再耽误你 了,你应该回城找工作了。于是,老魏先 去上山下乡,之后回城分配到铁南修造 厂,第一年当学徒工,月工资十九块五。

此时,当年送人的老三突然认祖归 宗,返回家中。继母从未听说过此人,拒 不认可。魏父措手不及,一家七口居无定 所,个个朝不保夕,如何才能安置这个突 然冒出来的老三? 可难坏了老父。思来想 去,他把老三领到修造厂⻔口,自觉年轻 时对不起老大,如今把难题踢给老大,无 颜面对,让老三自己找他大哥,老父随之 转身离去。

老魏是孝子。他二话不说收容老三, 以十九块五的月工资艰难度日,直到各自 成家立业。

老魏脾气好。有一次他宴请朋友夫 妇,找我作陪。刚要开宴,那女人突然撒 泼刁难,说吃不了炒菜要吃肘子,于是, 老魏出去给买肘子。刚买回来她又说想吃 烧鸡,老魏又去买烧鸡。那男人惧内,在 现场一言不发。如果我是老魏必拂䄂而 去,但老魏面不改色直至散席。

老魏妻子于多年前去世,再婚的妻子 比他小二十多岁,过了十多年,她妻子问 他: 咱俩是两口子吗? 老魏说怎么啦? 妻 子说哪有两口子没打过架的? 确实如此, 老魏和他媳妇从没红过脸,一个巴掌怎能 拍响。

好脾气的老魏也遇到过窝囊事,有一 年春天她表妹跟他借三千块钱,打了借 条,约定年底还。年底我和老魏走五十里路到他表妹家取钱,没想到电视剧里的情 节在我眼前真实再现,他表妹竟然当着我 的面向老魏撒泼耍赖,突然对老魏破口大 骂,欲以撕破脸皮的方式赖帐。我听说过 有借钱借出孽来的,但从没⻅过恩将仇报 超过底线到这个程度的。我震惊之余感 叹,她这脸就值三千块钱吗!

回去的路上老魏⻓吁短叹,我也心不 平衡。安慰他:"哥儿你不要上火,这个 事上法院,三千块钱还不够手续费的,我 给你想个办法。"

当晩回到家中我奋笔疾书,不到半个 小时写就一篇《xxx借钱记》。老魏表妹那 村一百二十多户,我印了一百三十份。对 老魏说咱也学习老八路发动群众,每户发 一张,让群众评评理。八十岁老太太抹口 红——给她点颜色看看。不然咱气坏了年 都过不去了。

随后我驾⻋,二人到村头逐户发放。 刚发了不到十家,早有人报信,他表妹带 着哭腔的电话打了过来:"不要发了,⻢ 上还钱。"不一会儿,他表妹打发儿媳妇 把钱送还,我和老魏胜利返航。

老魏穷苦出身,一生节俭,吃苦耐 劳,攒下了不菲的家业。但老魏在大是大 非面前对待金钱的态度绝对清醒,令人佩 服。前年他外孙女怀疑得了白血病,老魏 准备把他一生置下的六个营业房全部卖 掉,给外孙女治病。虽然后来确诊虚惊一 场,但老魏当时的决定我耳闻目睹,可歌 可泣。

老魏没上过学,认识字极少。据我三 十多年的考察,他除了认得他的名字之外 还认识一个"手"字。有一次我俩走到一 个旗县小镇,找不到饭店,正在犯愁,老 魏手指一处:"那是是手擀面?"

老魏虽然不认识字但头脑灵活,会做 生意,尤其会买房子。几十年前他开旅店 挣得第一桶金,随后他专买临街旧房。几 年后拆迁他不要钱,定要回迁的临街商 铺,由此成为坐吃租金逍遥一族,这才能 闲出大量时间和我去远足。

我是大学文化,和不识字的老魏能走 三十多年,好多人不理解。朋友问我:" 你和他不是一类人啊!怎么能走到一起 呢?"

我说:"尺有所短 ,寸有所⻓。三 人行必有我师。君子和而不同。"

和一个有文化的人远足当然更好,早 年驴友王军,远足路途中《唐诗三百首》 脱口而出,可惜他已定居广州多年,我们 只是一段路上的同路人。

如今,你上哪去找一个召之即来,来 之能走的驴友?而老魏正是我人生中的那 杯茶,寂寞时的那出戏,相伴三十年的那个驴友。舍尔其谁?回首一步一个脚印, 山高水⻓......

三十多年过去了,我和老魏的故事三天三夜也说不完,挂一漏万,先说到这 吧。

2020、6、14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通辽   肘子   蒙古包   外孙女   烧鸡   瞎子   块钱   表妹   媳妇   朋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