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达智能研究报告:从流体机械到智能平台,突破成长天花板

(报告出品方/作者:财通证券,佘炜超、谢铭)

1. 国内流体控制设备小巨人,ADA 智能平台打开成长空间

1.1.深耕流体控制设备,形成三大核心技术领域布局

公司起家于 1999 年,是国内较早从事流体控制设备、等离子设备、固化及组装 设备等智能制造设备的研发和生产的企业。公司围绕智能制造装备形成了核心零 部件研发、运动算法和整机结构设计三大核心技术领域布局,并在点胶机、涂覆 机等核心产品领域具备了技术优势,先后与苹果公司、歌尔股份、广达、比亚迪 和立讯精密等全球头部电子信息产业客户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积累了优 质客户资源。

从流体机械到智能机,公司拉通工艺,整合资源,推出智能组装平台。流体控制 设备主要包括点胶机、涂覆机、喷墨机和灌胶机等,可广泛应用于 SMT 电子装 联、FATP 后段组装的点胶和 TP 触摸屏涂覆等工序,其中 2010 年推出的点 胶机是公司高端流体控制设备中的核心产品。此外,公司于 2013 年推出等离子 设备,可用于清洗 FPC、PCB 和各种手机零部件等表面有机物,以提高产品表 面附着力,从而提升产品可靠度。公司的固化及智能组装设备包括主要用于产品 完成点胶或涂覆、灌胶或打印等工序后的固化设备;智能组装设备主要用于零部 件贴装和组装,如贴装、插装、锁附等工序。

1.2.公司实控人为刘飞、何玉娇夫妇,股权结构较为集中

公司实控人为刘飞、何玉娇夫妇。截至 2022 年中报, 刘飞、何玉娇夫妇直接 持有公司 9.1%股份,通过东莞市盛晟实业投资有限公司和东莞市易指通实业投 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分别间接持有公司 52.75/6.54%股份,合计持股 68.39%, 股权结构较为集中。

1.3.公司盈利能力稳步提升,毛利率高于行业平均

公司 2018-2022H1 业绩稳扎稳打,持续上升。公司 2019-2021 年实现营业 收入 3.63/5.07/6.28 亿元,CAGR+31.53%,归母净利率 0.63/1.33/1.53 亿 元,CAGR+55.84%。公司 2019 年营收下降系 1)苹果手机出货量不及预期, 2)工艺变更幅度不大导致设备技术升级需求减少。2020-2021 年公司营收稳定 增长 1)受益于 TWS 二级市场高景气度,苹果公司及其 EMS 厂商的产能需求 扩张较快;2)苹果收货量增加推动设备需求上升;3)公司获得了更多工艺段的 订单。2022 年上半年公司业绩稳健增长,实现营业收入 2.79 亿元,同比 +17.73%;实现归母净利润 0.61 亿元,同比+32.45%。


苹果和其指定 EMS 厂商为公司主要客户,近年来占比皆超 50%。2018- 2021H1, 苹果公司直接采购和苹果公司指定 EMS 厂商采购的金额占发行人主 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69.38/51.44/60.65/60.46%,均在 50%以上。

公司 2018-2022H1,毛利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但总体还是高于行业平均。2019 年毛利率下降系 1)公司加大对涂覆机、喷墨机等产品的市场推广,2)由于苹 果 2019 年销量下降设备需求减少,规模效应变弱;2020 年系新收入准则将运 输费计入营业成本,造成流体控制设备毛利率下降;2021 年系 1)公司需根据 客户要求外购部分成本较高的二维码读数器等精密光学器件,使得整机成本较高, 2)为扩大对客户生产线的占有率,提供了具有竞争力的报价,压缩了毛利空间; 3)部分涂覆机产品对非苹果产业链的销售占比上升导致涂覆机产品毛利率下滑; 4)金属原材料价格上升,挤压公司毛利。2022H1 公司毛利率为 60.21%,同 比-0.72pct;净利率为 21.66%,同比+2.24pct;单看 2022Q2,公司毛利率 为 62.92%, 环比+5.43pct,净利率 24.79%,环比+6.28pct,主要系 1)收入 结构变化,2)汇兑损益。 我们选取了诺信、高凯技术、凯格精机和铭赛科技,主要因上述公司的点胶设备 与公司流体控制设备较为接近;选取了博众精工和赛腾股份,主要因上述两个公 司以苹果产业链收入为主。公司凭借 1)优质的客户资源,2)核心零部件自产, 3)点胶机先发优势,4)产品模块化优势等,2018-2021H1 公司产品毛利率虽 呈下降趋势,但均高于行业平均。


2. 流体控制设备市场规模稳定增长,进口替代空间较大

2.1.流体控制设备:PCB 生产制造的基础设备,受益于 PCB 行业的发展

SMT 技术是对电子元器件实现装配和电气连通的制造过程,是一种将无引脚或 短引线表面组装元器件安装在印制电路板 PCB 的表面或其它基板的表面上, 通过再流焊或浸焊等方法加以焊接组装的电路装连技术。SMT 设备的技术水平 及运作性能不仅直接影响产品的电气连通性,还影响到产品性能的稳定性及使用的安全性。现代电子装联的发展目标主要是朝着高性能、高精度、微型化的方向 发展。随着电子元器件的尺寸逐步缩小,对超微型元器件组装定位的要求越来越 高,对 SMT 设备更新迭代需求越来越大。

下游应用领域个性化、多样化趋势明显,流体控制设备作为SMT工序中的一环, 市场空间巨大。流体控制设备是指通过运动算法与结构设计,实现对包括工业胶 水在内的多种液体的精准控制,从而进行点胶、喷涂、灌胶等多种工艺加工。在 一般工业领域,设备主要是用于金属结构件密封连接、元器件连接、电焊密封等, 所以其用胶量较大,对于精度的要求不高。但是在消费电子、半导体等领域,设 备主要是实现对电子元器件的连接,用胶量较小,对精度的要求极高。由于单个 电子产品在 SMT 工序中,可能需经过多次点胶或锡膏印刷等,因此一条 SMT 生产线可能包含多台设备。


流体控制设备市场规模稳步上升,预计至 2025 年将达 490.6 亿元。近年来,进 口替代叠加下游行业快速发展推动流体控制设备市场规模稳步上升。根据中金企 信国际咨询的数据,2020 年中国精密流体控制设备市场规模为 272.30 亿元, 预计 2025 年中国精密流体控制设备市场规模将达 490.60 亿元,5 年间 CAGR 达到 12.50%。虽然消费电子行业增速放缓,但是新能源车行业快速发展,汽车 电子行业景气度上升,推动流体控制设备行业持续增长:2020 年精密流体控制 设备在新能源光伏和电池领域的市场规模为 33.60 亿元,预计 2025 年精密流体 控制设备市场规模将上涨为 83.90亿元,5年间年均复合增长率可达到 20.08%。

2.2. 竞争格局:2021 年全球 PCB 产值规模达 809 亿美元,中国占比持续提高

受下游行业多元化拓展带来的需求扩张的拉动,全球 PCB 产值持续增加。根据 华经产业研究院引用的 Prismark 的数据,全球 PCB 产值行业规模从 2014 年 的 574 亿美元增长到 2021 年的 809 亿美元,CAGR+5.02%。从历史上来 看,据博敏电子 2022 年半年报披露,全球 PCB 市场经历过两次产业重心转移, 第一次是从欧美转移至亚洲的日、韩、中国台湾等区域;第二次由于中国显著的 生产制造优势吸引了大量外资企业始在中国大陆设厂扩建,生产重心由日、美、 欧、韩、中国台湾等向中国大陆转移。 中国 PCB 产值市场份额至 2021 年占比约 55%,居于世界 PCB 产业的主导 地位。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引用的 Prismark 的数据,中国 PCB 产值行业规模 从 2014 年的 262 亿美元增长到 2021 年的 442 亿美元,CAGR+7.76%, 从产值增速上看,中国大陆增速高于全球增速。


PCB 生产企业众多,行业集中度有望提高。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引用的 Prismark 的数据,2021 年全球前十大 PCB 厂商中,有 5 家来自中国台湾、2 家来自中国大陆、2 家来自日本、其余 1 家来自美国,合计收入约为 284.04 亿 美元,占比全球 35.11%,行业集中度有望提高。

国外企业占据流体控制设备高端应用领域,国内企业逐渐实现进口替代。根据先 略研究院《2022-2026 年流体控制行业发展研究报告》,精密流体控制设备行业 技术门槛较高,且国外企业布局时间较早,拥有完整的产业体系,市场认可度较 高、客户黏性强,因此国外企业主要占据半导体、医疗等高端领域,具有代表性 企业有贺尔碧格、美国诺信、费斯托、武藏高科、固瑞克等。国内精密流体控制 设备生产企业有铭赛科技、腾盛精密、轴心自控、上海盛普、安达智能等,目前 不断创新技术、完善产业链,逐渐实现高端领域的国产替代。

2.3. 终端市场:高景气赛道推动 SMT 设备市场稳定发展

下游应用多元化,高景气赛道平缓了 PCB 行业周期性,带来设备需求新增量。 目前,PCB 下游主要包括个人电脑、服务器/数据存储、手机、有线设备、消费、 汽车、工业、医疗、军工/航天等细分领域。根据 Prismark2021Q4 统计,2021 年 PCB 行业下游占比前五的领域为手机、个人电脑、消费、汽车、服务器/数据 存储,产值占比分别为 20%、18%、15%、10%和 10%。由于 PCB 行业的景 气度直接影响 SMT 设备的需求,因此我们从 PCB 行业的发展历程看 SMT 设 备的需求变化。PCB 行业经历了 80 年代从受下游单一行业(家电)的影响,周 期属性明显,到如今下游应用领域多点开花,高景气下游赛道平滑了周期属性。


1)消费电子增速放缓,5G 手机和可穿戴设备等新兴消费电子带来新增量。 以 iPhone 为例,5G 手机的发布对手机出货量有明显提振效果。根据 Counterpoint 的数据,大致可以把 iPhone 的销售情况分为 3 个时间段: 2010-2015:iPhone4 的发布带动了智能机的潮流,iPhone 的出货量从 2010 年 0.48 亿部到 2015 年 2.32 亿部,CAGR+30.21%。 2015-2019:期间苹果发布了第一款搭载了 Face ID 的全面屏手机 iPhoneX, 但是出货量并没有因此提高,反而是因市场竞争激烈下滑。 2020-至今:第一款搭载了 5G 技术的 iPhone 问世,引起手机更新潮,出货量 有明显的回暖,2021 年出货量同比增长+18.30%. 从最畅销手机来看,2021 年 1 月手机市占率 top3 皆是 iPhone12 系列。从市占率角度来看,2021Q1- 2021Q4 手机出货量占比为 17/15/14/22%,同比+3/1/3/1pct,市场占比有所 上升,而 2022Q1-2022Q2 占比为 18/15%,同比+1/0pct,变动不大,但维持 在较高水平。

2021 年可穿戴设备领域出货量达 5.34 亿件,近 7 年 CAGR+51.83%。可穿 戴设备包括以智能手表、智能手环为代表的智能可穿戴设备、AR/VR 设备、娱 乐机器人等新兴产品,已从过去的单一功能迈向多功能,品种日益多样化,同时 具有更加便携、实用等特点,市场需求不断扩大,已应用于健康医疗、游戏娱乐、 个人安全等领域。根据 Statista 的数据,2014 年可穿戴设备出货量 0.29 亿件, 至 2021 年可穿戴设备出货量以达 5.34 亿件,复合增长率可达到 51.83%.苹果 公司从 2015 年正式进入市场,迅速占据了市场的重要地位:2019-2021 年苹 果公司可穿戴设备市场占有率分别为 32/34/30%。可穿戴设备的频繁更新+品种 多样化推动了 SMT 设备的迭代更新需求,果链中的企业也将长期受益于苹果在 该领域的高竞争力。


2)汽车电子:新能源车 PCB 量价齐升,高景气推动设备需求向上。新能源车高景气有效推动 PCB 产业链和其专用设备制造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汽 车电子是车体电子控制和车载汽车电子控制装置的总称,应用主要集中于动力系 统、底盘系统、车身系统、驾驶信息系统、安全系统和保全系统,汽车电子产品 已经成为 PCB 下游应用增长最快的领域之一。伴随着汽车电动化、智能化浪潮 的到来,汽车电子对高端 PCB 的需求将进一步提升。根据中汽协的数据,新能 源车无惧疫情影响,销量高景气延续,2022H1 合计为 259.19 万辆,渗透率为 21.52%,同比增加 119.40%。

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推动下,汽车 PCB 价值量占比持续提高。汽车市场的颠覆 性发展对 PCB 行业的影响巨大,不仅导致 PCB 产品形态的改变,更会带来价 值量的快速提升。传统汽车 PCB 主要用于汽车的控制器(ECU)上,主要功能 是运算、处理、判断然后输出指令,其 ECU 类别相对简单,平均用量较少,价 值较低。而新能源汽车的电控系统相较传统汽车更为复杂,从而也决定了新能源 汽车相较传统汽车电子化程度更高,传统 6 层以内为主的汽车板逐步向多层、高 阶 HDI、高频高速等方向升级,以满足智能驾驶、智能座舱、车联网、动力系统 电气化等领域的需求,PCB 价值量有所提升。 根据凯格精机招股说明书引用的 IHS、德勤分析的数据,2007 -2017 年,汽车电子成本占整车成本比例从约 20% 上升至 40%左右,2030 年预计达到 45%。


2.4.他山之石,对标诺信公司仍有较大上升空间

全球流体控制设备领导者,诺信拥有世界领先的技术与解决方案。诺信成立于 1954 年,公司主要分为先进技术解决方案和工业精密解决方案两大全球运营部 门,拥有世界领先的自动精密点胶、喷射技术,以及表面涂覆的解决方案,设计 并制造了全系列流体控制设备,适用于 SMT 组装、3D 和晶圆级封装、半导体 封装、相机模块组装和其他广泛的精密制造领域。

诺信通过并购与全球化的策略,扩大业务范围,掌握核心技术。20 世纪 80 年 代,诺信收购了印度工业涂料 Aktiebolag(摩擦带电粉末喷涂技术的专家)和 Meltex(热熔胶点胶的领导者),全球化策略下,国际销售占公司 50%以上。 20 世纪 90 年代,诺信通过收购斯劳特巴克公司、威瑞泰科技和 J&M 实验室获 得了在全球产品组装、包装、加工和无纺布应用中的胶粘剂点胶能力;于 1996 年通过收购 Spectral Technology Group 和 1999 年收购 Horizon Lamps Inc.,增添了紫外线(UV)固化能力;1996 年通过收购 Advanced Plasma Systems 和 1999 年收购 March Instruments Inc.新增气体等离子体技术;1996 年通过收 购 Asymtek 和 2000 年收购 EFD Inc,为电子、医疗和光纤行业提供精密点胶 设备,扩大了诺信高科技和电子行业的影响力,这些收购组成了 Nordson 先进 技术部门的核心。


21 世纪,诺信更加注重技术差异化、应用专业知识和直接服务,全球市场份额 继续扩大。2004 年收购了热熔胶点胶系统制造商 W. Puffe Technologies, 扩大了诺信在胶粘剂系统方面的现有技术基础,同时也增加了进入欧洲市场的机 会。2007 年,诺信收购了 Dage 控股公司和 Yestech,进入了一个新的市场 领域,即电子测试和检测,这两者都是对公司现有点胶能力的高度补充。2010 年 后,公司新增医疗和聚合物加工两个增长点:在医疗领域,收购生物材料配药的 全球领导者 Micromedics、医用流体流量控制领域的领导者价值塑料以及导管 和导管供应商 Avalon,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聚合物加工领域,诺信收购了韦 尔巴根、EDI、赛洛伊控股和克雷恩堡/BKG,以构建用于塑料挤出、注塑、造粒 和回收应用的关键流动组件产品组合。

过去十年,诺信业绩总体向上,受疫情影响略有波动,但毛利率较为稳定,维持 在 55%左右。诺信 2021 年实现营收 150.96 亿元,同比增加 11.37%,后疫情 时代逐渐修复;2012-2021 年公司营收 CAGR+5.45%,营收总体平稳增长。 公司毛利率基本维持在 55%左右,体现了长期稳定的竞争力。从区域来看,公 司全球化战略较为成功,前三大市场分别为美国、亚太、欧洲地区,占比为 33/28/26%.


对标诺信,安达智能流体控制设备还有较大成长空间。因诺信 2020 年起调整了 营收构成,故只取了 2018 和 2019 年点胶技术的点胶技术营收作为对比。对比 可得,诺信 2018-2019 年营收为安达智能的 14.9 和 18.5 倍,安达智能还有 较大的成长空间。

3. 公司技术积累深厚,新产品有望打开第二成长曲线

3.1.深耕流体控制设备多年,形成三大核心布局

公司是国内较早从事流体控制设备研发和生产的企业。公司一方面将夯实并提升点胶阀、涂覆阀等已具备较强竞争优势的核心零部件的技术水平同时,将直线电 机、运动控制卡等关键零部件提升至行业领先水平;另一方面,公司将基于产品 开发需求,增加对更多核心零部件的自主研发能力,加深产业链向上游纵深。 历经多年发展和技术积累,公司已形成核心零部件研发、运动算法和整机结构设 计的三大核心技术领域布局。依托三大核心技术领域,公司的智能制造装备已在 技术水平、生产效率和交付速度等方面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并为公司优秀的客 户服务能力提供了重要保障。公司注重研发,围绕核心业务,公司积累了包括高 精度点胶在内 12 项核心技术。

1)产品方面: 公司的核心产品点胶机重复精度、定位精度和运行速度方面,已与诺信等全球领 先的流体控制设备企业保持一致水平。1)公司的点胶机可满足客户多维度的高 精度要求。定位精度和重复精度为点胶机 X 轴和 Y 轴可实现的精度水平,亦是 点胶机实现高精度控制的重要基础。2)公司点胶机可在高速点胶和多种点胶阀 运动方式下,均保持较高的精度水平,满足客户日益提升的生产效率要求。例如, 在点胶阀移动速度达 1500mm/s 的情况下,公司点胶机的定位精度和重复精度亦 能与诺信的点胶机保持一致水平。


公司涂覆机的定位精度已与行业头部客户诺信达到一致水平。公司涂覆机可适用 需进行大范围涂覆的多种尺寸产品加工,包括尺寸偏大的平板、电脑以及尺寸较 小的智能手表等,能满足客户多种加工需求。涂覆效果方面,除机台本身的精度 水平、运行速度外,涂覆机的最终涂覆效果还取决于所使用涂覆阀的涂覆均匀度。

公司的等离子清洗机适配多种气体,多种射频功率。公司凭借等离子技术,可为 客户提供能适用多种气体、多种射频功率的等离子清洗机,能满足客户多样化的 加工需求。可注入气体方面,公司主要型号等离子设备可适用 7 种气体,但轴心 自控官网披露的等离子设备参数中,仅可注入 3 种气体。射频功率方面,公司的 VP-60L 等离子设备可实现 500W 至 1000W 的射频功率,但诺信、轴心自控 披露的等离子设备仅能实现单一射频功率。公司的等离子清洗机已能实现较好的 清洗效果,产品经等离子设备清洗后,可极大提升产品后道工序的附着力。

2)零部件方面:公司注重核心零部件研发及运动算法积累,有助于提高公司毛利。2011 年,公 司开始进行点胶阀研发,逐步掌握了阀门关键部件的结构设计能力和组装生产工 艺,并成为在点胶阀和涂覆阀领域具备较强技术优势的领军企业。目前公司自主 研发和生产的点胶阀和涂覆阀已具备较高技术水平,且被广泛运用于多种流体控 制设备中。公司自主研发的核心零部件不断多样化,先后实现直线电机、驱动器 和 SCARA 机械臂等运动控制关键硬件的自主研发,并逐渐广泛应用于公司的 产品。


3.2. 立足于果链基本盘,积极向多领域拓展

与苹果产业链互惠互赢,合作具有持续性。仅有满足客户多维度高精度要求的供 应商,方能进入验证,从而取得资格进入苹果供应链后,1)公司从工艺验证阶 段就会参与苹果新产品的开发,除非重大异常,否则不会更换技术方案或供应商; 2)苹果公司执行与公司共同进步的管理策略,通过“持续合作“模式与公司上 保持交流,共推动供应商进步;3)苹果产业链极高的创新力、深厚的技术实力、 强大的品牌价值、高超的资源整合和供应链管理能力为公司业务可持续性提供了 重要保障。

基于较强的竞争力,公司非果链客户拓展较为顺利。公司下游客户的应用场景十 分多样,潜在的非苹果产业链客户类型丰富。公司已进入新能源、智能家电和汽 车电子、工业控制、通信和消费电子等多领域,和亿纬锂能、宁德时代、海尔智 家、美的集团、苏州加贺、和而泰等行业一流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


优化客户结构,提升全球化运营能力。多年以来公司凭借较好的产品质量、优秀 的客户服务能力,公司产品已服务全球包括 30+国家和地区,在美国、墨西哥、 马来西亚建立全资子公司,并配备了富有经验的人员,以加强海外市场的拓展和 运营能力。未来,公司将通过拓宽产品线、丰富产品应用领域,从而丰富客户类 型、提升抗风险能力。

3.3.推出 ADA 智能平台,直击行业痛点,静待花开

从流体机械到智能平台,公司拉通工艺,直击行业痛点。公司深耕电子制造业多 年,深知制造业普遍存在设备不通用、故障排除时间长、技术人员门槛高、换线 转产不灵活 4 大痛点。公司自 2015 年就开始进行 ADA 智能平台产品的研发, 通过多年的经验积累和技术攻关,于 2021 年成功研发出 ADA 系列多功能模块 化组装平台。ADA 智能平台的设计理念是做一台“模块化、通用化、平台化、 柔性化、智能化、小型化”的平台型设备。

1)“模块化”指通用机架+主机模组=通用平台,通用平台搭载较准模块、供料 模块、功能模块快速组建成智能平台,而功能模块与供料模块的相结合即实 现了给智能平台“提供什么工具和物料就能干什么活”的功能。 2)“通用化”指无需定制多种单一功能的电子专用设备,智能平台上的每个工 作模块即插即用,可多种组装工艺串接,可多功能自由组线。 3)“平台化”指各工作模块共用一类主机平台,各平台间相互通用,操作技术 门槛降低。“柔性化”指基于前述的模块化功能,各工作模块可快速拔插互换, 换线转产方便灵活。 4)“智能化”指各功能头均拥有独立控制器并可预设运动轨迹,集软件、逻辑 任务程序、参数、报警提示、自动功能检测、自动校准程序存储于一控制器 里,功能头只需与主机模组通电、通气、通讯即可。 5)“小型化”指以 ADA-H 系列产品为例,一个模组 780mm 宽、1320mm 深、1530mm 高,占地面积小,只有传统设备的近 1/4。ADA 智能平台的 主机模组可以混搭使用,主机模组可以与人工位组合,产线可以无限扩展, 因此可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半导体、新能源、智能家居等行业, 可响应不同行业产品的快速切换需求。


ADA 智能组装机系列将是公司在 FATP 工序段实现市场份额扩张的重要产品。 相对于 SMT 工序,FATP 工序自动化率较低,空间较大。公司的 ADA 智能组 装机系列产品基于对机架结构的标准化设计,以及设备关键零部件可拆卸的模块 化独立驱动设计,使得同一智能制造装备可通过加载不同功能的关键零部件,即 可完成点胶、涂覆、组装、等离子清洗等多种功能、从而可覆盖多道工序环节。 ADA 智能组装机是公司为客户提供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的重要战略尝试,将 创新性地解决消费电子制造业因工序环节冗杂、需购买多种电子专用设备,或因 工艺更新换代需频繁更换设备的行业痛点。客户仅需购买标准的 ADA 设备机型, 根据工艺需求,购买不同工作模块。

3.4.募集资金,扩大产能,拓展半导体设备领域

公司本次募集资金拟投入 11.7 亿元,用于流体设备及智能组装设备生产建设、 研发中心建设、信息化建设及补充流动资金。项目的建设有助于公司 1)提高产 能以满足不断增长的下游需求,2)提高产品性能,以满足市场需求并向半导体 领域发展,3)提升生产用于半导体、医疗设备等行业生产的电子专用设备制造 能力。

公司将围绕半导体设备进行研发,实现该领域的技术突破。目前我国制造业面临 多重挑战,随着国际贸易摩擦加剧,供应链的不确定性增加,我国制造业突破关 键核心零部件、半导体等高端制造业技术瓶颈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在新技术领域 拓展方面,公司将通过开展 IC 分选机、ASHER 去胶机等重大研发项目,实现 在半导体领域的技术突破和积累。 另外,在 TP 触摸屏生产工序,公司正在进行激光划片机等新产品的前期技术储 备,此外公司还在不断对喷墨机和等离子清洗机等产品进行市场推广,以扩大产 品在 TP 触摸屏生产环节中的应用规模。


4. 盈利预测

公司是国内较早从事流体控制设备研发和生产的企业。公司主要产品为流体控制 设备、等离子设备、固化及其他设备和配件及技术服务。

1)流体控制设备:分为点胶机、涂覆机和其他流体控制设备。2018-2021H1, 苹果公司直接采购和苹果公司指定 EMS 厂商采购的金额占发行人主营业务收 入的比例分别为 69.38/51.44/60.65/60.46%,均在 50%以上,对公司设备营 收有重大影响。由于今年消费电子景气度不高,我们预测公司只有较小增幅,但 是随着公司上市后招收人才,铺开市场,后续将对营收产生正面反馈。我们认为 公司在 2022-2024 年收入增速分别为 5/21/19%;毛利率为 61/61/60%。

2)等离子设备:分为真空等离子清洗机和常压等离子清洗机,用于清洗 FPC、PCB、半导体引线支架、玻璃和各种手机零部件等表面有机物。适用于 SMT 工 序和 TP 触摸屏生产工序。结合历史增速,2021 基数较低,我们认为公司在 2022-2024 年收入增速分别为 200/30/30%,毛利率维持在 72%。

3)固化及其他设备:固化设备包括红外固化炉、紫外固化炉和热风固化炉,主 要用于产品完成点胶或涂覆、灌胶或打印等工序后的固化或烘干。智能组装设备 主要用于零部件贴装和组装,如贴装、插装、锁附等工序;此外公司产品还包括 ADA 智能平台、上料机、下料机和传输设备等其他设备,适用于 SMT 工序、 TP 触摸屏工序和 FATP 后段组装工序。包括我们认为公司在 2022-2024 年收 入增速分别为 132/226/48%,毛利率为 49/57/58%。

4)配件及技术服务:主要包括点胶阀、涂覆阀和其他配件等销售收入,以及为 客户提供包括智能制造装备的操作培训、定期检查、维护保养等在内的技术服务。 因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相对稳定,我们认为公司在 2022-2024 年收入增速分 别为 30/25/25%,毛利率缓慢修复分别为 63/64/65%。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流体   安达   智能   精密   工序   等离子   天花板   领域   机械   设备   行业   产品   平台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