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义灭亲背后~一个老牌政治家的狠毒

成语大义灭亲出自左传·隐公四年,左传中将主人公石碏,记录成因国家大义杀子石厚的故事,不过仔细读一下,还有一种别样的意味。


左传原文中对很多事情语焉不详,也可以说是道听途说,我们尝试补充一下,使得整个事件更具有逻辑性。

卫庄公宠爱州吁,导致其权势变得很大,上卿石碏之子石厚与州吁交往甚密,但州吁不是合法继承人,于是石碏就和庄公说,如果您想立州吁为太子,这样放任没问题,但如果不想,以后可能成为祸患,卫庄公不听。转年卫庄公死了,他的儿子桓公继位,看州吁不爽,流放了州吁,同年,石碏辞职。


从石碏这个动作来看,是一个老牌政治家基本操作,这样做有两个结果

结果一:如果卫庄公同意了他的建议立州吁,他的儿子石厚凭借和州吁的关系同样可以让家族兴旺发达。

结果二:卫庄公不同意他的建议,他也尽到了人臣的义务。

最后通过新君上任辞职自证清白,表明和石厚不是一路人,至少不是州吁的支持者,这也为以后处置石厚埋下了伏笔。


我们再来说州吁,州吁被流放的次年,他偷偷回国杀死了兄长卫桓公自立为国君,这个事件在左传中轻描淡写,但实施起来是个相当复杂的操作,试想一下,杀了国君,自己还做了国君,结果不言而喻,那就是州吁在卫国有相当多的拥护者,卫桓公的死本身就是谋划后的必然结果。

左传中写州吁继位后为了和睦百姓安定君位发动了对宋国的战争,这其实和百姓没有一毛钱关系,完全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国际声望,掩盖自己得位不正。由于两次战争都没有捡到什么便宜,州吁很失落。于是州吁问计他的宠臣石厚,石厚这小子和州吁一样没政治头脑,自己也搞不明白怎么处理这类事情。


石厚请教他的父亲石碏,石碏看他俩二百五纯粹不是人君和人臣的材料,于给他出了个馊主意,让他俩去觐见周天子获取天子敕封,这样就能名正言顺了,哦,顺便你们去一下陈国,陈侯和周天子关系不错,让他给引荐一下,成功率杠杠滴。

这两个倒霉蛋前脚刚出发,石碏就给陈侯写了信,请陈侯帮忙抓捕杀死这两个杀害国君的贼人,但陈侯只敢抓可不敢杀。

于是卫国派右宰丑杀了州吁,石碏派自己的家臣杀了儿子石厚,这种行为得到了史学家的认可,被大赞为纯臣。


看到这我不禁好奇,卫国从州吁出发后又经历了怎样的政治风暴,是谁稳定了局面?这条杀州吁的命令又是谁发出去的?我们不得而知,左传也未记载,但是从后续的史书中,我们还是找到了蛛丝马迹。

州吁死后,石碏从刑国迎公子晋回国继位,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卫宣公。


看完这样的大义灭亲以后,我忍不住倒抽一口凉气,感慨石碏的精明残忍,我一度都怀疑整个事件背后的总导演可能就是石碏,这两个人被杀都可能是杀人灭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大义灭亲   家臣   国君   公石   从刑   转年   之子   左传   狠毒   政治家   老牌   事件   关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