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的恐惧,多少属于人吓人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出生和死亡相对,一始一终勾画出人的一生,这个世上,人们对于死亡很难说不恐惧,这份恐惧到底都包含着哪些感情?

对于很多人来说,小时候对于死亡的恐惧与认知,大概都来自看恐怖片的经历。而大多数恐怖片的设定,都是人死化鬼,鬼会趁着黑夜的幽邃来去无踪又嗜杀成性。所以,看恐怖片,也就成为很多人童年最近乎作死的体验——白天在该死而又强烈的好奇心推动下,倔强地捂着眼断断续续看完一部鬼片,待入夜后完全被黑暗所笼罩,便懂得什么叫真正的恐怖,整个人犹如惊弓之鸟,经不起任何一点风吹草动。有的时候,一个小朋友对于死亡的未知恐惧,还可能来源于真假难辨的民间传说,毕竟怪力乱神题材一向是民间传说的重要创作方向。传说越是耸人听闻且越是具有真实性,也就越有传播力。于是一个个指名道姓某村里的谁谁谁,遇上胡黄白柳灰莫名其妙地缠人,遇上游魂野鬼莫名地害人。

当然,看过僵尸片的,更是可能会对死人、对棺材留下阴影,当生活的地方出现白事,总害怕随时会有一个直挺挺的身影,在茫茫夜色之中破棺而出,一跳一跳四处觅食,成为害乡里的恐怖无敌存在,毕竟现实里又没听说过有电影七叔一样的角色。比如,我们那块不曾有任何僵尸活动过的传说,但相当吊诡的是,居然有克制起尸的方法通过口口相传留下来。据说起尸的时候用扫帚一扫就可以收工了,什么符咒、墨斗统统用不到。不过这事儿,没有龙,哪来的屠龙术?细思极恐之余,更是加深了对白事场景的恐惧心理。

小时候,听着发生在自己身边林林总总的“聊斋故事”,总会加深对这个世界的莫名恐惧,好像随时可能会被未知力量吓死或者加害。民间传说没有天马行空地杜撰出大师驱魔降妖的桥段,虽然把吓小孩的恶趣味搞到了极致,可好在最后还是能守住传统道德观真善美的底线,不少故事都指引了一条禳灾避祸的行为准则——一个人行得端走得正再加胆大,纵是神鬼也要避其锋芒。

现实里的死亡,也可能会带给人们很大的精神压力。按照我们那的传统,人去世当天算起要在第三天才能入土为安。有一段时间,隔壁村子处于天天有白事的不寻常状态,经常就是上一个逝者到了入土的日子,下一个又去世。一开始的死亡尚且算得上正常,还都是有病在身的老人,可后来居然有非正常死亡的青年加入了这行列。于是,在死亡的阴云笼罩下,一股紧张氛围开始在十里八村弥漫,风水说、鬼神作祟说等歪理邪说开始涌现,搞得人们都得为那个村子的亲朋捏一把汗。发展到后期,竟分不清到底哪个更吓人,究竟是死亡本身这一事实,还是耸人听闻的妄加揣测?打破一个谣言,有时间和事实就够了,过了一段时间后,一切归于平静,所有的谣言也不攻自破。果然,最吓人的,还是人吓人。

类似的事情,还发生过一次。某年夏天,隔壁兄弟村,一个十八九岁的小伙子在河里野游时,入水姿势没摆好,一头扎进淤泥,当时人就不行了。据现场亲见之人所说,死相极为恐怖。溺水死亡这种事,在民间传说里很容易激起话题,没多久就开始有水鬼三年拉一次替身的谣言乱窜。此事一出,也确实起到了相当的震慑作用,附近几个村子的熊孩子在相当一段时间都自觉告别了心心念念的河水。不过指望一个旧瓶装旧酒的谣言,打破人们渴望戏水的天性,难度未免过大,河面消停了一段时间,就又恢复了之前的热闹。

死亡,原本属于自然界极为普通正常的一件事。但每当非正常死亡的事实发生,在基于信口开河的谣言又或者民间传说、影视推波助澜地解读下,人们对死亡原本未知的恐惧开始具化,体内原始的恐惧被唤醒,一场自己脑补吓自己的过程开始进入正循环。这一过程的结束,大概要看最初撬动这个过程的事件多久能被遗忘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白事   恐惧   耸人听闻   可能会   民间传说   恐怖片   村子   谣言   吓人   事实   过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