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洋: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在5.5—6%,经济脱虚向实成趋势

12月23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出席2022中国年度最佳雇主颁奖盛典,并作《经济形势与就业》主题演讲。

2022年,我国应届毕业生首次突破1000万大关,创下历史最高纪录。由于疫情影响和毕业生人数增多,就业领域竞争更加激烈。对于未来经济走势和就业形势,姚洋表达了乐观态度。 他称,随着疫情防控逐步放开,生产经营活动正在回归正常。“我认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仍在5.5%-6%之间,资本的积累与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姚洋表示。

他还预测,目前发展经济最佳时间窗口是在未来的6、7年,而有了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打底”,经济增长速度未来可期。

中国经济增长潜力仍在5.5%到6%之间

姚洋在演讲中表示,经济形势是保证就业的第一位重要因素。他认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仍在5.5%-6%之间,资本的积累与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姚洋表示,从资本角度来看,我国整体储蓄率为45%,在全世界处于非常高的水平。其中,由资本积累带来的经济增长速度约为3.75%,而由他测算,技术进步带来的经济增长速度约在1.5%-2%之间。从研发投入来看,中国每年投入4000亿-5000亿美元,约为美国的2/3,并远高于其他国家,这为经济增长带来巨大动力。

他还称,目前,我国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经济脱虚向实成为趋势。在此过程中,传统行业也呈现出大量就业机会。姚洋以服装行业举例,一家专门面向国外销售服装的本土企业,总部在南京、生产线在广东,传统的服装产业正在实现转型升级。姚洋认为,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过程孕育着丰富的就业机会,也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来源。

随着疫情防控逐步放开,生产经营活动正在回归正常。“为了实现2035年人均收入在2020年基础上增长一倍的目标,我们需要在15年间达到4.7%的平均增长速度,目前发展经济最佳时间窗口是在未来的6、7年。”姚洋称,有了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打底”,经济增长速度未来可期。

“共同富裕”与就业高度相关,应大力促进教育均衡化

中国的发展主题是“共同富裕”,在姚洋看来,“共同富裕”与就业高度相关。如果希望“共同富裕”持续下去,那么需要让每个人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依靠的正是教育水平的提高。

姚洋提到,过去,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通过创办企业,成为中产阶级。而现在,随着经济从粗放式发展转变为创新性发展,很难再有同样的事情发生。

对此,他表示:“企业家都从资本家变成了‘知本家’,而教育是最重要的人力资本。” 当下,我国的教育资源分配存在不均衡的特点,尤其是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较为薄弱。

姚洋建议促进教育资源分配更均衡,让农村的孩子也能获得较好的教育。数据显示,75%的职高学生都是来自农村地区,一些有才能的年轻人没有充分展示能力。而“共同富裕”就是要促进教育均衡化,让更多人、包括更多农村学子上大学。

在谈及如今毕业的大学生不适应工作时,姚洋表示,初出象牙塔的学生与工作会有磨合期,这并不能代表读书“无用”。实际上,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重大转型,哪怕技术工人也需要迭代更新技术,无论是开数控机床,还是做程序员,都需要顺应新型劳动力密集型行业的需求。在这个过程中,劳动者的收入水平会提高,工作环境也会更舒适宽松。因此,“共同富裕”不止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率,对促进就业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采写:南都记者 王凡 发自北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经济   打底   就业机会   疫情   增长速度   中国   技术进步   潜力   趋势   农村   未来   我国   姚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