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医生怒斥专家:来发热门诊看看吧,老百姓深夜还在排队

在持续3年的疫情中,众多的病毒、防疫、疾控等方面的专家,为我们提出了很多应对措施。

即便是现在回过头来看,很多措施依然是十分正确的。所以钟南山、李兰娟、张文宏等人,才会受到社会的广泛尊重。

但是新十条之后,这些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

因为在新十条之前 ,专家们强调的基本都是病毒的传播性、致病性和危害性,要求大家提高认识,切勿麻痹大意。

不过放开之后,专家的口风也为之一变,开始对新冠病毒轻描淡写,让大家不再有畏惧之心了。

事实上,全面放开之后,在应对疫情高峰的冲击时,我们面临着比封控时,还要艰巨的挑战。

近日你看到的、听到的最多消息是什么?是不是退烧药买不到了,排了几个小时依然看不到医生,家里人突发疾病120却很难打通了诸如此类的。

就是因为随着感染者人数的飙升,对于医疗资源的需求量自然也呈几何级增长,但是医生的数量却没法大量增加,造成了医疗挤兑的现象。

在放开之前,我国实施的管控政策,这个时候防疫、疾控方面的专家就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管控控制病毒的传播,对于医疗资源的需求不会集中释放出来。

可是一旦放开之后,作为预防部门的疾控就起不到太大的作用,压力全部传导到了医院,尤其是一线救治医生。

在放开之初,我们听到的最多的是,绝大多数感染者都是无症状感染者,不需要治疗,居家康复即可。还有专家建议把新冠肺炎,更名为新冠感冒。

实际上可并不是这么一回事,绝大多数人都是有症状的,而且大部分人症状都十分明显。再加上一些人本来身体就弱,有基础性疾病,以及年龄偏大的老人还有3岁以下的幼儿,他们的症状有可能就会更严重了。

他们现在能够依赖的只有医生,可是短期内如此大的医疗需求,铁打的医生也扛不住了。

近日一名一线救治医生,公开怒斥之前一些专家发表的不负责任的言论

首先,他说了医院现在的现状。就是医护人员大面积感染,但是没有人替班,只能发着烧坐诊。而且这次不是一个地方情况这样,而是全国基本都差不多,所以也很难像之前的互派医生支援。

其次,奥密克戎的症状并不像专家说的那么轻,而且个体差异很大。一家人感染后,有的可能不需任何药物,二三天就恢复正常了。有的高烧40度以上,一周以上都很难康复。

肺部感染的比例依然不低,远比封控时期要高。

最后,就是各大发热门诊人满为患,不仅要排队看医生,还要排队抽血化验、CT等,每天深夜都还有无数的老百姓忍受着病痛在排队。

这名一线医生所说的相比很多人都是亲眼看到、亲身体会到的,足可见这些医生付出了多大的辛苦,确实让人值得尊敬。

不过这个过错并不应该由专家来承担,全面放开是因为已经防不住、势在必行了。

第一、有人现在主张重新回到封控的路上,可是他们忘了在上个月,反对封控呼声最高的或许就是他们。而是事实上证明,通过封控的方式,对奥密克戎确实没有太大的效果。

第二、有人主张应该有序放开,或者分省放开。其实这也是理想化的想法,新病毒的传播途径隐蔽、传播性极强,封控尚且难以阻挡,有序放开、逐步感染更是奢望。

这些也不是专家就能改变的,只能说现代医学认识不清的东西还非常多。即便医疗资源最丰富的美国,尚且难以应对医疗挤兑的压力。

不过好在很多城市的第一轮高峰已经过去,感染者人数开始滑落,形式正在逐渐稳定。前期感染的医务人员也在逐渐恢复,一线救治医生的力量正在加强,形势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1

标签:医生   专家   疫情   防疫   门诊   症状   老百姓   深夜   事实上   近日   确实   人数   作用   压力   需求   病毒   医疗   资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