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如大年,人间小团圆”,年末还有这些天象值得关注!


二十四节气|冬至

【定义】:太阳到达黄经270°时即为冬至
【交节】:每年公历12月21日~12月23日之间

【今年】:12月22日05时48分



01

冬至涵义

冬至是中国农历中最重要的节气之一。冬至是根据天文观测得来的一个定义。早在两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期,中国就已经使用圭表测定了(正午)太阳在一年中高度的变化。所谓冬至就是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最低、表的影子最长,全年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所谓“日南之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再往后,白昼的长度又会一天一天增加,直到夏至。因此冬至也被称为“长至节”。

中国传统认为冬至受日照时间最短,所谓最“阴”的时候。然而,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积极乐观的精神取向,虽然冬至是白昼最短的一天,但冬至也意味着“阴气盛极而衰,阳气开始萌生”,这就是“冬至一阳生”的意思。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冬至理解为“阴气最重”,而是要更能理解其深刻的寓意和内涵。


也正因为此,冬至就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日了,有着冬节、贺冬节、亚岁等别称,民间甚至有“冬至大过年”的说法。


事实上,在中国历史上确实曾将冬至作为“岁首”,也就是阳历年的开头。同时也将冬至所在农历十一月命名为冬月,并用十二地支中第一个“子月”来加以标注,十一月成为农历的第一个月,也被叫做“建子之月”。汉武帝时期修订《太初历》,把一年的开头由子月改到了寅月(第三个月),一直沿用到现在。(即现在的正月是寅月)


在古代,冬至作为节日是相当隆重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周代,到了汉代逐渐固定下来。在冬至这天,皇帝要举行郊祭,或是祭天,百官放假,次日着吉服朝贺。在有些朝代,冬至的节日氛围甚至比过年还热烈,有“肥冬瘦年”之说。在民间,冬至的民俗则更为丰富啦。天、地、君、亲、师等都是冬节需要供奉或道贺的对象。简而言之,冬至日会有祀祖先、办酒席、穿新衣等许多活动。可能也是因为会祭祀祖先,再加之冬至“阴气最重”的认知,现在很多人把冬至当做“鬼节”,这是个巨大的误解


冬至气候

和我们之前所说的一样,二十四节气主要反映了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气候特征。冬至前后黄淮地区已经普遍银装素裹,东北地区、西北地区和华北北部更不用说了,早已“冰冻三尺”。而江南平均气温还能保持在0℃以上,华南则可能依旧生机盎然。


同时,由于地球是一个拥有复杂大气圈层的行星,大地和海洋吸收热量和释放热量的过程会产生一定的延迟。所以虽说冬至日照最短,但并不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通常要推后一个月左右。民间流行一个《数九歌》颇能说明问题:“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通常我们从冬至起就开始“数九”了,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春天就来到了。这反映了人们翘首期盼春回大地的急迫心情,也是对来年表达出美好的憧憬。


还有人认为数九并非从冬至当天开始,而是“逢壬数九”,也就是冬至后的第一个天干为“壬”的日子为数九第一天,这样能与夏天三伏的计算方式对应上。如果按此推算,今年的“一九”将从12月25日开始。



02

冬至星空

冬至前后,晚间22时左右,昴宿毕宿来到中天位置。这两个星宿在二十八宿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们一上一下守卫着黄道


先说昴宿,原意是髦(máo)头或旄(máo)头,指古代帝王大驾出宫时,在仪仗中担任先驱的骑兵。后又被衍生为“警卫”的含义。唐代有一首诗写到:“辽东老将鬓有雪,犹向旄头夜夜看”,反映出一位老将高度警惕、细心防守的情形。昴宿为人所熟知可能因为《西游记》,其中“昴日星君”是一只大公鸡的形象,其叫声对蝎子有致命的杀伤力。


昴日星官剧照

昴宿中有一著名疏散星团,即为昴星团。一般人肉眼就能分辨出6、7颗星,在希腊神话中有“七姐妹(Pleiades)”之称。也有人认为中国古代说的王母娘娘的七个外孙女——七仙女就是昴星团。当你肉眼只能分辨出6颗星时,说明最小的那位“下凡”了。其实都是民间传说,传出多个版本也正常。因为昴星团由多个恒星聚集在一起,因此在古代又称为(簇聚之意)。


昴星团

昴星团在夜空中十分明显,所以古人常用其来定四时,《尚书 尧典》中说:“日短星昴,以正仲冬”,意思就是日落后不久看到昴宿出现在中天,就可以知道冬至到了。不过由于岁差的原因,这个现象现在出现在冬至夜22时左右。


毕宿白虎第五宿,有“完全”之意,形如一只捕兔的网兜。《宋史·天文志四》:“毕宿八星,主边兵弋猎。”毕宿还主雨水,在诗经《小雅》中有著名的一句诗:“月离于毕,俾滂沱矣。”


昴宿毕宿之间,有一个星官叫天街,它正好位于黄道上,日月行星都会在此出没。再往东则是天关,可以理解为黄道上的一处关隘,其重要性可见一斑。1054年,在天关附近曾出现过一个耀眼无比,连白天都可以看见的超新星,被古人称为天关客星。现在它留下了一个超新星遗迹,就是著名的蟹状星云




03

冬至天象

12月21日水星东大距是本年度最后一次水星大距。不过这次观测条件并不太好,日距角只有约20°,日落后位于西南方低空,估计只有15~30分钟的观测时间。想挑战一下的朋友可以在日落后立刻进行搜索,需要使用一台双筒望远镜,在距离地面10°左右范围内仔细寻找,或许可以先找到更亮的金星来帮助定位。


2022年12月21日水星东大距

(来源:水兄/Stellarium模拟)

随后,水星与金星会彼此靠拢,12月29日将发生水星合金星的天象,两者相距1.4°,只要找到了明亮的金星就能发现水星。只不过,它们的高度更低了,可观测的时间更短。


2022年12月29日水星合金星

(来源:水兄/Stellarium模拟)


这是个不太被注意到的流星雨,尤其是在绚丽的双子座流星雨后。其母体也是著名的短周期彗星塔特尔彗星(8P/Tuttle),活跃期为12月13日~24日,今年极大期为12月23日凌晨,预报天顶时率为10。辐射点在小熊座β附近,高度不高。小熊座流星雨的特点是速度慢,但亮流星也不算太少。由于这次完全没有月光干扰,还是非常适合观测的。


小熊座流星雨辐射点位置示意图

(来源:水兄/Stellarium模拟)


象限仪座流星雨也是北天三大流星雨之一,一般ZHR在100~120,与双子座流星雨旗鼓相当,而其亮流星的比例甚至还更高些。去年的流量虽不及往年平均,但依然有不错的视觉感受。2023年的这场流星雨会遇到农历十三的“大月亮”,好在象限仪座流星雨的辐射点1才升起(此时月亮高挂在头顶),我们只要在后半夜观测即可。另一方面,3点左右月亮已经西沉,对流星没用太大影响了,所以我们至少可以享用一两个小时的“黑窗”。多说一句,象限仪座是个已经被废除的星座,象限仪座流星雨的辐射点在如今牧夫座天龙座和武仙座交界处。届时可以关注天空的东方或北方。


2023年1月4日3时左右象限仪座流星雨辐射点位置示意图

(来源:水兄/Stellarium模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天象   冬至   小熊座   星团   象限   黄道   阴气   水星   流星雨   团圆   年末   大年   高度   人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