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新危机!

新能源汽车在2022年可谓迎来了销售的大爆发。预计今年的新能源汽车销售能够达到600万辆,新车销售渗透率能够达到32%。新能源汽车厂商等待这个年头等了很久,现在有点迫不及待的想收割这一波韭菜了!

现在新能源汽车之所以销售这么好,纵观2022年全年。无非有以下几个因素吧!

1.汽油的价格:汽油的价格自从告别了五元的时代逐步飙升到九元甚至十元的时代。这导致燃油汽车的驾驶成本急剧增加。核算下来,每箱油要多支出将近1/3的燃油款项。基于这个原因,很多人不太愿意再购买燃油汽车了。这在客观上造成了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提升。

2.国家持续对新能源汽车进行购置税的补贴。降低了个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成本。仅仅到11月份,国家补贴已经达到600多个亿。在这个巨额款项的支持之下。新能源汽车当然拔得头筹。

3.新能源汽车的小型化也是取得销售业绩的一个重要原因。其实,在600万新能源汽车当中,有超过1/3多的汽车都是非常小的迷你型汽车。金额大概在五万元上下。这符合了大部分想进行驾驶体验或者城市代步的需求。价格的优势也造成了新能源汽车的一个销量提升。

新能源汽车被锁

这是从市场的角度来看,新能源汽车在2022年消费比较好的原因吧!

不过,从国家整体情况来看,新能源汽车兴起也是必然的一个趋势。因为中国并不是一个石油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大部分石油资源还是要依赖进口。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大概有超过70%的石油资源需要进口。能源结构的消费急需改变,这也是国家大力推行新能源汽车的一个重要原因。

中国碳排放量承诺达成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汽车的尾气排放是非常重要的气体污染来源。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对改善环境问题非常的重要。大家也清楚之前,我们经常会遇到雾霾的天气。但是现在这种天气越来越少。

另外,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问题就在于知识产权的技术壁垒了!燃油汽车在欧美差不多发展了100多年的情况下,从汽车的变速箱、发动机和底盘,三大件的技术研发优势。以及其他调教的生产设备优势。在这方面,我国都不具备先发优势。后期改进的知识产权研发费用太高。只有发展新能源是一个新的赛道,还有可能让我们实现弯道超车。

从能源利用的效率上来说,中国目前的风力发电,水力发电等可持续能源利用上技术已经十分成熟。甚至在部分基础上,我们已经领先于世界。所以,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有利于促进我国能源利用效率提高,使我们能成为一个持续发展的能源强国。

虽然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有诸多的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但是新能源汽车厂商的盈利模式,现在似乎正在发生悄然的改变。

正常情况下,汽车销售的利润是新能源汽车厂商的利润正常来源。但是现在新能源汽车似乎在探索新的盈利模式?

比如增值性的服务收费,之前已经发生过新能源汽车解锁部分功能的话,需要车主另外付费。这种收费模式其实对高端消费者是可行的,不过,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买了一辆车,部分功能被限制,总是让人心里不舒服的体验。

现在还有一种模式,就是远程锁你的汽车的功能。这个模式比较让人讨厌,他可能锁了部分功能之后,你就无法驾驶这辆车了,而且你又不能紧急去解锁。只能付费升级!如果是在普通的驾驶环境当中还行,如果是深更半夜或正在高速加油站行驶过程当中,车突然被锁,那这个情况就比较危机了。归根究底,消费者想问的问题就是,这辆车到底属于谁?

如果我花钱买了一辆车,最终却不能驾驶这个车,就有点搞笑了!

另外,新能源车的一种盈利模式就是付费广告。在你的中控屏上会不断的弹出各种各样的广告,强制你去观看。但这种广告的收益却被车厂直接拿走了。你只是个被动消费者。而且要命的是你还不能不看,如果不看你就无法启用下一步的功能。

说了以上两点,你是不是感觉这个汽车和手机有点类似了?到今天为止,很多智能手机的厂商都在利用这种模式。获取不菲的植入广告和植入APP的收益。关键问题,这个手机的所有权不属于厂商的。他们却利用技术垄断了这个利润。毫不客气的说,新能源汽车的下一步盈利模式也在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到目前为止,国家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去进行规范。

新能源汽车另外一个很可怕的事情就是数据的丢失。不单单是车主信息,驾驶信息,座位信息等等数据的丢失。新能源汽车普遍具有内置的摄像头和录音功能。很可能你在车内的一切隐私都均已曝光。不过,这对于新能源车主来说,顶多是一个“社死”的情况。就汽车本身的数据,究竟的归属权问题之前,特斯拉已进行过法律方面的问题。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厂商也在纠结不休。

新能源汽车用户数据丢失

不过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你的驾驶数据丢失。新能源汽车普遍采用电子的设置去控制这个动力输出。假设你正在高速公路上开车。突然,有人远程急刹车会发生什么事情?或者突然有人把你的汽车调到极高的速度。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可能有人说不大可能发生这种情况。但从近期新能源汽车厂商数据丢失的情况来说,不排除这种情况的可能性。

享受一种新的技术,必然要承担新的风险。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希望新能源汽车尽快在法律法规,技术保密方面做得更好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新能源   汽车   燃油   中国   危机   厂商   优势   能源   情况   功能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