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乱“抢”赛道不是好现象

受新能源汽车市场供需两旺拉动,近年来,锂电产业链价格一路上涨,引得众多上市公司跨界“抢锂”的冲动。据不完全统计,年内至少已有30家上市公司宣布跨界涉足锂电产业链。

此种情景,已经不仅仅表现在“锂赛道”上,眼下,疯狂投资多晶硅产业链、抢道多晶硅产业链的上市公司,也是数量越来越多,热情越来越高,投资的规模越来越大,大有不把多晶硅行业“投”成风险行业决不罢休的感觉。业内人士担忧,如此投下去,多晶硅行业也将很快哀鸿遍野了。

企业需要适应市场,需要在市场上不断寻找新的机会,本身没错,也是企业稳定发展、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尤其是上市公司,要想得到投资者的持续关注和认可,没有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容易被投资者抛弃的,企业也是难以健康发展的。但是,寻找和发现新的经济增长点的目标必须明确,方向必须正确,方法必须准确,而不是随心所欲、头脑发热,更不是随意“跨”赛道、“抢”赛道、挤占别人的赛道。

众所周知,运动员参加比赛,都必须是在自己的赛道中,只有在自己的赛道中完成的比赛,才不会被取消成绩。否则,成绩再好,也要被取消。对上市公司来说,不好好地在自己的赛道上跑出成绩、跑出水平,却非要到人家的赛道上去“抢”跑,且“抢”得十分野蛮而无理,显然是不合适的。就算能够跑完全部赛程,也是很难得到认可的。而在实际工作中,通过“抢”赛道获得机会的企业,几乎没有。就算暂时能够获得机会、抢得效益,最终也会失去,且失去得更多。

实际上,经营企业并不是只要有钱,就什么都能做、什么都能做成。钱并不是万能的,有钱的人,并非可以做成各种事。特别像锂、硅这种带有很多高科技元素的行业,如果没有足够的技术人才做支撑,没有足够的技术条件做保障,要想成功,概率是非常小的。全球金融危机后,相当一部分企业和投资者冲向光伏赛道,都以为拉上一两个从美国回来的博士就能把企业做起来,结果是,多数倒在了企业建设之路上,有的勉强把企业做起来了,却因为市场的过度拥挤,被挤倒挤垮了,造成了人才、资源等的巨大浪费,也使行业发展面临严峻考验。

作为上市公司,已经不只是创始人、实控人、经营者的公司,也是广大投资者的公司,任何的决策都需要十分谨慎和小心,要广泛听取意见,而不是哪个赛道有钱赚,就疯狂冲向哪个赛道。还记得那个叫“匹土匹”的上市公司吗,就是哪个赛道赚钱、就更名为哪个赛道的公司名称,结果呢,啥也没做成,浪费倒是很多。还有一些上市公司,也是不断跟风,最终跟成了“疯子”,企业也就越来越差、越来越没有前景了。

这些年来,因为盲目跨界而陷入困境的企业并不少见,因此破产的数量也不少。为什么?道理很简单,跨界所需要的技术、人才等不具备,特别是能够拿出核心技术和产品的人才少之又少。要知道,某个行业火爆,就必然会出现人才抢手现象。已经在界的企业,一定会高薪留人才,同行业的企业,也会最大限度地招引人才,哪等到其他赛道的企业。就算能够抢到几个人才,也无力支撑企业投资与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抢占别人赛道,往往都会无功而返。

所以,对上市公司来说,还是要专注于自己的主业,专注于自己的赛道,在自己的赛道上把技术做精、把产品做好、把市场做稳,而不是吃着碗里、看着锅里,有的东西,真的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吃的。吃不好,就会拉肚,甚至会出现严重的胃肠道问题。这个问题,所有的上市公司都必须高度警惕。希望监管机构也能更加严格地关注上市公司乱“抢”赛道问题,特别是需要通过增发等投资其他赛道的行为,要严格把关,不能轻易让上市公司去“抢”别人的赛道,避免造成不该有的踩踏现象。上市公司不能按部就班,但也决不能杂乱无章,而必须井然有序、稳步发展。(谭浩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8

标签:赛道   上市公司   增长点   产业链   投资者   现象   成绩   机会   人才   行业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