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企业的脊梁:任正非创建华为基业的艰辛路程(下)


华为公司

第四章:

走投无路的选择。

失业后的任正非后来去应聘过几个岗位,人家都不要。一是因为他经营有过失误,别人不信仼他;二是因为社会处在倒买倒卖时代,不需要技术,也没有人欣赏他的技术。

任正非陷入了人生的深渊。

深圳已无立足之地,任正非只好回到贵州老家。在家乡的这段时间里,他的心情是十分失落和痛苦的,他看到白发苍苍的父母,每天还省吃俭用为他还债,心里很不是滋味,也很不忍心。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他深深地感到,人生不能就这样荒废,一个有志气的人应该在哪里摔倒,就在哪里爬起来。况且自己还有技术,还有一双吃苦耐劳的双手。于是,任正非又回到深圳。

正好当时国家允许创办民营科技企业。任正非就从亲友和朋友那里凑了21000元钱,于1987年9月15日,到工商部门注册了一家公司,起名“华为”,意为“中华有为”之意。从中可看出他心灵深处远大的志向与恢宏的抱负。

此年,任正非43岁。


任正非

人们说“四十而不惑”,但任正非已走投无路,他为了活下去,他只能“不惑”而活。后来任正非在向记者回忆自己的创业经历时说:自己已无路可走,被逼上梁山,没有人要我,我还要养活孩子们和父母,只有硬着头皮走下去。

由此,一家后来震撼世界的公司腾空出世,一位亨誉科技界的企业家就此诞生。

但是,创业何其不易!当时任正非借来的21000元,已全部用在注册公司上了。因当时注册公司必须要求3000美元注册金。所以公司注册完后,又无钱运转了。可以想象,任正非当时的生活是何等之艰难。

此时,任正非的父母也担心儿子支撑不下去,特意从贵州赶来陪伴儿子。一家5口人挤住在一间十几平方米的铁皮出租屋里。父亲作为退休的政协副主席,每天抽的是从老家带过来的最劣质的香烟。母亲每天晚上到了快收摊时,才去菜市场买来最便宜的菜,甚至是被丟弃的菜。住的房子夏天像蒸笼一样,难以忍受,雨天外面大下屋内小下。

女儿孟晚舟曾回忆说:住的铁皮房,每遇下雨,需要几个盆子在屋内接水,雨点打在铁皮顶上发出的“嘣、嘣、嘣”,根本无法入睡。

公司的经营,开始也非常艰难。

公司注册后,致于经营什么,当时也没有方向,最初只是做一些贸易方面的生意,卖过减肥药,卖过火灾报警器,也卖过汽浮仪,可以说是发现什么赚钱做什么。

后来,机缘巧合,在辽宁省农话处一位处长的介绍下,任正非开始做起了PBX交换机的代理。这种交换机,主要用于企业内部固话分机。

当时,华为代理的是香港一家公司的产品,主要销售对象是国内的一些企事业单位。代理该产品利润非常微薄,只是赚取一点差价。


华为办公楼

好则,总算是有收益,如果说这算是华为“第一桶金”的话,那么,华为公司就是靠这项代理经营,总算活了下来,并慢慢有了些积累。

第五章:

“背水一战”搞研发。

华为公司在代理香港一家公司程控交换机的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代理商越来越多,全国有200多家,仅深圳就有50多家。市场竞争异常惨烈,代理价格越来越高,利润越来越薄,并且供应商还经常以断货相威胁。

公司靠什么继续生存,企业靠什么进一步发展,新的问题又摆在了任正非的面前。

任正非也意识到,仅靠代理别人的产品,纯粹是转手倒卖,没有任何技术含量,也不是长久之计。企业要想立足和发展,必须走研发之路,要有自己的产品,要有自己的品牌,这样才能有根基,才能走远。

但是,搞研发选择哪个方向,开发什么产品呢?任正非在代理香港公司程控交换机的过程中,他非常用心地了解掌握了该类产品的结构和性能,也了解到了国内的需求市场。当时的国内通信市场,正处于由过去几十年所使用的有线型向无线型更新换代的转型期,需求量很大。而而国内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很弱,根本无法和海外厂商进行竞争。各地市邮电局主流市场,更是被国外产品长期占据,形成了“七国八制”的局面。

于是,经过长时间的反复考察论证,任正非决定自己干:开发适合国内市场用户的小型模拟空分式交换机,代号取名为HJD48项目。

从此,华为开始向“代理商”告别,任正非也走上了他的研发之路。


任正非与华为

任正非开始“招兵买马”。任正非“挖”过来的第一个人才是郑宝用。郑宝用是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人,籍贯福建莆田,1964年出生,华中理工大学(即现在的华中科技大学)本科毕业,后来考上了清华大学的博士。1989年,博士还没毕业,就被当时毫不知名的华为公司和任正非“挖”了过来。

任正非自己虽然不懂通信技术,但是他知人善用。他任命郑宝用为总工程师,全权负责HJD48的研发。

当时的公司的办公和研发条件,极其落后简陋。公司租住在深圳宝安县蚝业村工业大厦三楼,50多名年轻员工跟随任正非来到这栋破旧的厂房中,开始了他们充满艰险和未知的创业之路,他们把整层楼分隔为单板、电源、总测、准备四个工段,外加库房和厨房。

人们在机器的高温下挥汗如雨夜以继日地作业,设计制作电路板、话务台、焊接的电路板,编写软件,调试、修改、再调试。

在这样的情况下,任正非几乎每天都到现场检查生产及开发进度,开会研究面临的困难,分工协调解决各式各样的问题。

这里也成了任正非和员工们的宿舍,十几张床挨着墙边排开,床不够,用泡沫板上加床垫代替。所有人吃住都在里面,不管是领导还是员工,做得累了就睡一会儿,醒来再接着干。这也是创业公司所常见的景象,只不过后来在华为成为了传统,被称为“床垫文化”,直到华为漂洋出海与国外公司直接竞争的时候,华为的员工在欧洲也会打起地铺,外国小伙伴无不惊呆称赞。

为了激励员工,也为了坚定自己的决心,在动员大会上,任正非站在三楼的车间兼会议室里,指着窗外对全体员工说:“这次研发成功,我们都有发展,如果研发失败了,我只有从楼上跳下去,你们可以自谋出路。”

任正非的决心充满了悲壮。郑宝用不负众望,他带领团队经过几个月夜以继日地奋战,HJD48程控交换机研发成功,经过在浙江义乌首个局点开通试用,完全达到了标准要求。

华为的研发事业初步获得成功,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任正非也从这初步的成功中得到了信心和力量,更加坚定了他的研发之路。


5G技术

从此,任正非一发而不可收。此后又研发出被命名为JK1000空分式端局第二款程控交换机。再后来,任正非不断加大对研发的投入,一步一步向前冲刺,努力抢占世界通信技术的制高点。

当然,在科技研发的艰辛历程中,经历过无数的挫折、失败和磨难,但任正非都坚定不移地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在强手如林的夹缝中杀出一条血路,终于站到了世界之巅。

华为35年的历程,可谓突飞猛进,获得了几何性发展,技术研发战绩硕果累累,占上世界多个第一:5G技术全球第一,研发投入全球第一,发明专利全球第一。

那么,这一切的成功和成就,都来自于对科技的重视和研发的投入。对此,作为华为的创始人、作为带领这个团队攀上世界之巅领路人的任正非,成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成为了中国科技企业的骄傲,成为了全国人民的骄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华为   铁皮   脊梁   基业   香港   深圳   中国   路程   程控交换机   艰辛   员工   世界   产品   技术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