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华罗庚仅用一晚时间破解日军电报密码,挽救昆明几十万人

1943年,我军劫获了一份日军的电报,但是专家研究几天无法解开。华罗庚却仅用了一晚,便破解了密码。挽救了昆明的几十万民众的性命。


这一天,国民政府兵工署的署长俞大维急冲冲地找到华罗庚,告诉华罗庚,目前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电报需要破解,里面可能涉及到一个重大的军事行动,但自己几天来绞尽脑汁研究无果,事关重大,所以特地来请他这位天才帮忙看一看。


俞大维和华罗庚二人是哈佛大学的校友,他知道只要华罗庚肯出马,要破解的话该不成问题。毕竟在他眼里,华罗庚是数学领域第一的天才!


俞大维当时负责电报密码的破译工作,他是哈佛大学的数学高材生,在多起情报破译工作当中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个人在数学方面一直都有非常独特的见解,但是对于这一封电报,俞大维也是犯了愁,因为自己尝试了许多数学的方法,都没有办法成功破译。


华罗庚看着急不可待的俞大维,他也很诧异,是什么样的加密方式尽可以让这位哈佛的高材生着急成这个样子?


看着自己这位校友的样子,他深知这事情非同小可,这份情报不能耽搁,多一秒就多一份危险,华罗庚听俞大维说完,就关上门,投入了密码破译工作。为了不让思路中断,他要求所有人在此期间不能打扰他。


华罗庚在工作室潜心研究并没有发出任何的声响,俞大维在大厅当中也是焦急的等待,不知道是否能破译成功。


时间一点一点过去,俞大维也是想要敲开房门,看看华罗庚的研究工作到底进行到哪一步了,但是想了又想俞大维还是放弃了,害怕因为自己的意外闯入而彻底打乱华罗庚的思绪,那样自己就是罪人了。

就在俞大维焦急的等待过程当中,天慢慢亮了。这时候华罗庚的房门终于打开了,俞大维激动的站起来走到华罗庚的身边,想说什么又说不出口。华罗庚看到俞大维之后,也是面带笑容的说了一句:我破译出来了。


华罗庚破译的这份电报的意思是日军即将对昆明、重庆等展开大规模轰炸。而且本轮轰炸是无差别的。这就意味着日本很有可能对居住人口非常多的居民区展开轰炸。


国民政府在知道日本的计划之后,立马就开始了防御的安排工作。百姓们被安排撤离或者是躲在防御的工事里面,将他们保护了起来。在城市外边安排了大量的防空设施,准备应对要来的敌机。


这次是因为国民政府提前掌握了日军的行动,所以才能提前布置好。在日军对昆明进行无差别轰炸时,我国的战士们严防死守,将敌军的偷袭行为拦截下来,不仅没有达到偷袭的目的,还受到了严重的损失。


这次多亏了华罗庚,他挽救了几十万人的生命。


华罗庚一直在自己的领域潜心研究,在极为艰苦的抗战时期,吃不饱,住不好,睡不香,经常还要一瘸一拐的跑警报。


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仍然写下《堆垒素数论》这样的数论经典名著,成为20世纪最优秀的数学家之一,为数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在新中国建立以后,华罗庚也是拒绝美国高薪诱惑,回到了祖国当中,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并且致力于推动新中国数学领域的发展和建设。正是由于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为祖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才让新中国的发展如此迅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华罗庚   昆明   电报   日军   哈佛大学   国民政府   高材生   新中国   密码   数学   时间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