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帝国的集权统治-《中国乡村:19世纪的帝国控制》


《中国乡村:19世纪的帝国控制》是萧公权先生的学术代表作之一,考察了19世纪清王朝统治中国乡村的政治体系,包括理论基础、措施和效果。萧公权,著名历史学家和政治学家,历任或兼任燕京、清华、光华、华西等名校教授。

萧公权先生通过治安监控(保甲体系)、乡村税收(里甲体系)、饥荒控制(社仓及其他粮仓体系)、思想控制(乡约及其他制度)来构建19世纪的清帝国对乡村控制的整体面貌。在论述的过程中,援引史丰富料,论证各种体系的演变与发展,探讨了帝国控制下地方官僚与乡村秩序的博弈、“皇权下县”的权力真空、以及乡村各种绵延不断的对官僚控制与行政腐败的反抗。

整本书给我启发最大的是被统治阶层乡民,如何让这一套统治体系失效的。乡民又划分为两个部分农民和士绅。

一、清帝制晚期农民受地理、文化、宗族等因素影响,他们大部分都是安分守己的,畏惧权威且缺少主动精神。大部分农民生活艰辛,只要他们处于正常的生活环境下,给予他们必要的生存条件,他们就会默默承受一切。即使遇到灾年,中国农民仍然充满忍耐精神。萧公权认为农民的这种保守与麻木,看似乡村控制很容易,实际上并非如此。农民为了生存,把全部热情用于体力劳作,他们对政治漠不关心,参与清朝这套控制体系的热情大大降低。加上农民自身限制,农民往往不能胜任保甲职责。另外保甲制度有连坐的威胁,让居民相互告发。居民对此毫无热情,都怕惹祸上身。这个制度收效甚微,而且加剧了农民对官府的畏惧和不信任。

二、清朝为了争取到士绅的支持,使他们享有某些特权,地位也高于农民。同时统治者对他们也极不信任,处处提防。士绅作为读书人,有知识,也见过世面,也有一定的组织煽动能力。若发生起义,农民往往难成气候,如果有了士绅的加入很容易起势。朝廷将士绅纳入保甲体系,往往把甲长位置给与农民,使士绅也在帝国的得严格控制之下。许多士绅用各种办法,反对在他们身上用保甲制度。因为地方官员许多方面需要地方士绅的支持,不得不妥协,对士绅区别对待。大部分官员需要与士绅合作共同维护当地的保甲治安体系。因此地方的保甲监控体系对士绅大部分是失效的。

摘抄:

在专制体制中,统治者及被统治者各自的利益即使不是相矛盾的,也是相异的,整个专制统治体系就是建立在不信任的基础之上。统治者所关心的主要问题是帝国安全。他们认为确保安全的首要措施就是在于把所有权利抓在自己手中,及使被统治者养成敬畏其统治的习惯;同时不让任何人——士子,官吏以及普通百姓——发展处独立与自主。皇帝们发现必须小心谨慎,不给任何官员发挥开创性,独立评断的机会,或赋予任何官员适当执行其法定职责的必要权威。

其一,通过保障其臣民基本的物质需求,避免臣民因难以忍受的生活而“铤而走险”:其二,通过反复向臣民灌输经过严格筛选的道德教条(大部分是从儒家学说中筛选出来的),使臣民接受或认同现存的统治秩序:其三,通过不断监视臣民,从而查出“奸民”并及时采取措施。这套政治统治体系通过在战略要地驻军而得到加强,使各个王朝有可能在相当时期里有效地统治一个广的疆域。

中国农民大众并未能从王朝覆灭的灰烬中崛起。无论在社会安定时期,还是在动荡时期,他们都是受苦最多最深重的穷苦百姓。虽然他们是叛乱的主要力量,但是他们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心理上都从叛乱中所得甚少。他们虽然参加了运动,但从未取得领导权。从自由接纳或拒绝他们的角度来看,他们甚至不能选择自己的领袖。无论他们的运动是成功还是失败,许多造反大军的士兵成了无名死尸;即使他们的运动成功地推翻了现存政权,那些从战斗和苦痛中幸存下来的农民,仍然成为新王朝统治下的“小民”。

★豆瓣评分9.3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帝国   公权   乡村   保甲   士绅   王朝   臣民   晚清   统治者   中国   体系   农民   世纪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