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刺蓟面(美文推荐)

#2022生机大会#


图片来自网络

怀念刺蓟面


连忠照



刺蓟,关中人读作“刺芥”,叶片较硬,形如锯条,上有锯齿状尖刺。颜色深绿,花色淡紫。药名大蓟,叶子具有清热解毒的功能,尤其善于止血。

在野外干活,不小心割破手指,急摘刺蓟叶片,拧出绿色汁液滴于伤处,血立止。医生多用来治疗腹内出血。刺蓟多生田间地头,跟庄稼争抢地盘。乡人常常忍着扎手之痛,或采来作为猪草养猪,或者晒干卖给药店,换点油盐钱。

家乡旬邑的山沟水草茂密处,还有一种绵刺蓟,叶子跟大蓟形状相同,颜色却大不相同,淡绿的叶片上覆满白色的绒毛,叶子比较绵软柔嫩,没有刺手之痛。惟其远离人烟,并不易得。

采集绵刺蓟,多选初夏一个雨后早上,山青如洗,草色青翠欲滴,赏心悦目,海蓝的天空上,一轮红日斜照。一个人走在山坡间,呼吸着空气里漂浮着的淡淡的草木气息,迈动不紧不慢的步子,可以低吟浅唱,也可以放声吼秦腔。

熟门熟路,走到一片经常采集绵刺蓟的低洼处,只扫一眼,便看见青草中夹杂的淡白色叶子。放下笼子,用镰刃一棵一棵挑下来,不用太久,就有了不少的收获。看着采足够了,就走到溪边,在溪水里清洗干净,水淋淋的提着回家。

洗好的绵刺蓟,放入开水锅内煮一遍捞出,白色的绒毛就看不见了,变成嫩绿的颜色,趁热用刀剁碎,捣烂成糊状,放入少量碱水,用力搓揉成出汁,再加入二斤面粉,合成面团,稍微饧一会,再揉几遍,用擀杖擀成薄片,折叠在一起,长刀切成半寸宽的长条,滚水里煮熟捞出,就成了碧绿的一碗。

图片来自网络

吃时,用香葱或者嫩韭菜,熟点炸锅菜放在面上,再淋入一汤勺浓厚的辣椒油、酱醋,搅开后,吃一口,满嘴山野的清香。

乡里曾有一人,年幼时被抓壮丁,去了台湾,八十多岁才得机会回乡探亲。故乡已经面貌陌生,儿童相见不相识,从未谋面的侄儿夫妻,以鸡鸭鱼肉盛情款待,却食不知味。

饭后于村道散步,忽闻得一股熟悉的香味,遁之寻去,见一老妇正独自吃一碗绿色面条,问之,仍绵刺蓟面也,遂索食一碗,倘未吃毕,已经泪水满面。

老妇着急地询问,答曰:想起了我的老娘做的饭,可怜再也不能与老娘相见了······

图片来自网络

(此处已添加书籍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海蓝   大蓟   老妇   绒毛   叶片   老娘   美文   叶子   白色   颜色   图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