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很多人爱我,但只有我爱的人能缓解我的孤独和创痛?

你是否有过这种感受:

爱你的朋友,乃至对你有好感的人有很多,但他们的爱总无法让你感觉:孤独和创痛被深深救治;只有你爱的人能让你感觉,伤口在愈合。

然而,一旦你爱的人不爱你了,你就会感觉自己极不值得被爱,并且坠入“果然没有任何人会喜欢我”的寒冬;

你极度渴求来自所爱之人的爱,同时担心会给对方带来压力。因为如果对方对你的热情超出你对Ta的热情,你就会感到压力乃至厌倦。

你似乎总是带着伤痛的灵魂和沉重的情感去爱人,让这份爱不够轻松,让双方都很紧张……

有来访者就被这种感觉深深困扰,她说:

“尽管有很多人爱我,是我近一两年才感觉到的事情,之前是感觉不到的。但一直以来,只有所爱之人的爱能缓解我的孤独和创痛……

每当疼痛和孤独来临时,我真的会非常渴求所爱之人的爱,非常敏感,非常需求。会一直揣度对方的一言一行,被喜悦、悲伤和犹疑所不断折磨;

而我的过度渴求显然给对方带来了压力,这对双方都不好。

为什么只有我爱的人能缓解我的孤独和创痛?

怎么样才能让自己不要那么dying for所爱之人的爱呢?”

先说我的结论:

这种对来自所爱之人爱的极度渴求,是早年自体客体的缺失,没有发展出感知爱和爱他人的能力,即由“自恋爱”“客体爱”的转化失败了,固着在对自体客体的需求上,将对方视作“情感上的寄主”,形成依赖型人格。

简单来说就是,这种对来自所爱之人爱的极度渴求,是对自体客体—— 一种类似“母爱”的渴求,在亲密关系中寻求补偿,本质上是对“母婴关系”的渴求。

当然这里的母亲不是指实际的母亲,是心理上起到母亲作用的人——无条件给与关怀、爱护和滋养,符合我们潜意识中母亲形象的那个人。

从你对困扰的描述中,我看到了你对“自身所感到的孤独与创痛”,有着深深的恐惧与无力感,并且在亲密关系中充满着矛盾与冲突:

你既极度渴求爱,又仅限于所爱之人的爱,对来自朋友他人的爱是缺乏感知和忽略的,你似乎认定“只有亲密关系中来自所爱之人的爱,才是唯一的爱”;

你既极度渴求爱,又对来自所爱之人过多的热情感到压力甚至厌倦,似乎对方精准控制与你“旗鼓相当的爱”才是刚刚好。

看到了吗,你极度渴求爱,但对“爱”缺乏感知,对爱的定义是充满局限和刻板的。实际上你对爱是不信任与抗拒的。

且对你而言,关系里“爱”承载着最大的功能——“救治自身的孤独与创痛”。

一旦对方给与的爱刚刚好抚慰孤独与创痛,对于“多出部分的爱”,你是自觉无力回应的,因而感到压力与厌倦。

01. 爱的感知

我们先来看看有关“爱”的定义与描述。

弗洛姆《爱的艺术》:

爱的本质有四大元素:关怀、责任、尊重和了解。爱情的唯一经验,只代表一个人未能真正了解爱的本质。”

“爱首先不是同一个特殊的人的关系,而更多的是一种态度,性格上的一种倾向。这种态度决定一个人同整个世界,而不是同爱的唯一‘对象’的关系。”

“一切爱的形式都以博爱为基础。我指的博爱就是对所有人都有一种责任感,关心、尊重和了解他人,也就是愿意提高其他人的生活情趣。”

也就是说爱是一种广泛的态度,是一个人同他人、同世界的关系,并不局限在亲密关系中、仅仅是唯一对象。

“有很多人爱我,但只有我爱的人能缓解我的孤独和创痛”,这种局限本身,就显示了自身未能了解爱的本质,对爱的感知、爱的能力是有所缺失的。

与其说关系中对方是你爱的人,不如说是你需要的人,是你“情感上的寄主”。很多时候“爱”与“需要”并不划等号。

之所以将“所爱之人”特殊化,是潜意识里将对方选定,想要从对方身上获得自体客体体验。

02. 自体客体缺失

自体,可以理解为我们一个心理层面的躯体。客体,指的是他者或者事物。

自体客体又叫做自体客体经验,是指与他者同频共调后深入心灵的共鸣性体验,这个体验维度所关联的是这个他者所具有支持我们心灵的功能,比如安全感与抚慰功能。

自体通过自体客体体验来实现自我成长,也可以说是,借由使用他人来扩展自体的需要。

我们每一个人从婴儿时期就是这么过来的,绝对地依赖使用他人存活下来。父母在那时候充当了我们的自体客体。

母亲对孩子的需求及时地给予满足和回应,她成为我们生命最初的重要自体客体。

通过“母亲”被我们使用着,自体才开始形成和发展。

当孩子饿了要换尿布了,母亲及时出现送来食物和更换尿布;

当孩子感到害怕与不安时,母亲会轻轻拍打孩子进行安抚;

无论怎样的情况,孩子都能感到母亲就在身边……

拥有足够自体客体的孩子,个体生命的孤独感得以消除,会有一种深深“被看见”的感觉;

通过母亲的镜映,Ta形成了一种自我信念——“我存在着”,“我被爱着”;

由于得到悉心的照料与回应,Ta拥有了一个稳定的内在空间——能够更好地理解自身情绪、情感并具有容纳力,也更能整合内心。

Ta也因此发展出稳定可灵活调节的自尊,不会因为所爱之人不爱我了,就坠入“果然没有任何人会喜欢我”的寒冬。

我们可以把自体客体看作是心灵“自体”的氧气。

若成长过程中没有获得足够的自体客体,那么心灵就会枯萎和破碎,产生一种内在的空洞感,呈现出各种心理情感困扰,一生都会固着在对“自体客体”的追求上。

表现出对外界极度依赖,比如,不断投入到关系中,物化他人满足自己的需要。

而相应的,自尊调节,内心整合度,自我掌控度,情绪、情感忍受和理解能力,活力与支撑感将会出现问题。

感到孤独与创痛,并对此深感恐惧与无力,是早年自体客体缺失带来的结果。

03. 自恋爱与客体爱

爱的两种形式:

自恋爱:即婴儿般的爱。生命早期,婴儿无法区分自我与他人,他会感到自己是世界的中心,依据心意而随意使用母亲,爱母亲就像爱自己的一部分一样。

成年人的亲密关系中还保留着婴儿般的爱的话,Ta对所爱对象的要求就是:你必须满足我的所有需要。这种关系里对方会被当作是自身的一部分来使用,是彼此融合、没有边界的。

客体爱:看见对方作为独立个体的存在,爱对方是爱其本身。

在这种亲密关系中,我既能够接受来自对方的爱,同时也能够提供对方他所需要的爱。这是一种相互给与的爱,关系中的双方既有各自独立的边界,也能达成真正的亲密。

如果生命早期获得足够的自体客体体验,婴儿就会发展出相应的自我功能,能够将母亲看作是一个“独立的客体”来爱,而不是自身的一部分,此时自恋爱向客体爱转化。

随着母亲将婴儿关注的对象扩展到父亲身上,婴儿开始与除母亲以外的他者建立联系。成长过程中,父母一起爱孩子,引导孩子与更多伙伴建立联系,发展出“同伴之爱”,为将来适应社会生活做好准备。

可以说,成熟的爱,是在拥有足够自体客体爱的体验,从自恋爱转化为客体爱,爱他人,乃至更大的世界。

这是一个自我不断与更多他人建立连接,爱的范围不断扩大的过程。此时,爱成为一种基本态度。

显然,由于早年自体客体的缺失,这种由自恋爱往客体爱转化的过程失败了,并没有扩展到更多他人的范畴。

自我回到自恋的世界,只关注自身情绪和情感需求,固着在对自体客体的极度渴求上。

表现为对他人的爱缺乏感知,只局限在作为客体的唯一对象——“我爱的人”,依赖对方提供安全感和抚慰功能,将对方视为情感上的“寄主”,形成依赖型人格。

依赖型人格两个核心特征:

1.感受不到自己的存在,需要一个身份、一个和别人的情感联系来感受自己存在

2.难以忍受寂寞,极度需要精神、情感寄托

依赖型人格对亲密关系的渴求,并非是独立成人间的客体爱—— 一种成熟互惠的同伴之爱,而是一种对早年“母婴关系”的补偿,潜意识将对方视作“心理上的母亲”。

事实上,在亲密关系中尝试对早年“母婴关系”的补偿性重建,注定会失败,因为没有一个正常且心理独立的成年人,愿意在关系中隐形,被当做工具一样使用。

完全背负另一个人,关系中的另一方必然会感到沉重的压力和“被过度使用”。这对构建健康的亲密关系显然十分不利。

04. 自我疗愈

既然问题发生在生命早期,我们就对此就毫无办法了吗?

当然不是。心灵具有可塑性,我们可以拥有看见自己、疗愈自己、发展自己的能力,从而能够更好地构建和维系一段亲密关系。自体客体可以是他人提供,比如一个好的咨询师;也可以由我们自己提供,成为自己“心理上的母亲”,给与自己关怀、爱护与滋养。

●修正那些不合理的信念

看见内心那些不合理的信念,比如“我对感到孤独和创痛无能为力”,“只有我爱的人可以治愈我”,给这样的信念打一个问号——“果真如此吗?”让事实告诉你答案。

重要的是,不要选择性关注或歪曲事实来验证信念,而是看见客观事实从而修正不合理的部分。

这样你会逐渐尝试超越自身的种种局限。

●正念觉察,提升对情绪的涵容力

当孤独和创痛来临时,正念觉察,观照当下内心的感受,对自己保持好奇心,比如“此刻我感觉如何呢?”;

给自己的情绪命名,比如“我感到恐惧”,“我感到悲伤”,看见情绪背后隐藏自己的哪些需求;

仅仅观察就好,不施加评判,给情绪一个涵容空间,不要急着逃离或者马上转向他人,允许情绪的存在。

这个过程需要不断练习,随着你越来越能够接纳自身情绪,你也越来越能依靠自己获得平静的力量,对“我爱的人”的依赖也会相应减少。

●提升对他人爱的感知力

从形式和范围上,更多去感受他人的爱。

在与所爱之人的相处中,是否只有对方抚慰你内心的孤独和伤痛时,才是爱?其它形式的爱,比如帮助你更好地成长,是否有被忽略呢?

在范围上,不仅仅是亲密关系,还有同伴朋友,去感受来自他们的爱。

事实上,你身边的每一个人都会给你他“能力所及”的爱。

重要的是去用心感受,不是头脑知道。

●发自内心对他人感兴趣

尝试去关心、尊重和了解他人,为增加他人幸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

当你更多与他人建立起连接的时候,你将获得更丰富的情感分享和支持性体验:工作伙伴为了共同的目标携手并进,倾听好友诉说她最近的烦恼与小秘密……

当你发自内心对他人产生兴趣,你也会越来越懂得如何去爱,而不是沉浸在自我内心的狭小世界里。

●发现生活更多乐趣

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那些我们喜欢的事情一样可以带来滋养。

爱好艺术,如音乐画作,热爱大自然,寄情山水,以及养宠物植物,都可以成为自体客体,给我们带来美好的生活体验。

在你不断看见自己、疗愈自己、发展自己的过程中,孤独和创痛将逐渐被治愈,你不再陷入“极度渴求所爱之人”的囚笼,你看见越来越多的爱,也真正懂得了爱的本质,从此拥有了更大的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创痛   孤独   客体   情绪   内心   母亲   自我   关系   孩子   情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