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豪门千金郭婉莹:被下放养猪后她贵族依旧,离世时不愿留骨灰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头条创作挑战赛#

临江之畔,璞石无光,千年磨砺,温润有方。

有的人,在先人栽好的绿荫下乘凉,他们忘乎所以,把安于享乐当做理所应当;

有的人,被现实的低谷化为囚徒,在黑暗中,从未想过反抗;

有的人本身就是太阳,不论是巅峰时刻的赞扬,还是挫败后的质疑,都将会铸就成最坚固的盔甲。

出生于悉尼,却尽力做中国最美的华章。

在天赋面前,我们常常调侃这些所谓的天赋,来源于资本的控制,而忽略其自身的努力。

就像今天提到的郭婉莹一样。有人说她含着金汤匙出生。与其他人虽然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但是郭婉莹开的是跑车,而其他人却是徒步。

但我们在评价其他人的时候,往往会带有强烈的主观而又不理智的情感。

她是天之骄女,在一出生就注定,她将被赋予富家千金的称呼;

她是优雅的化身,在陈丹慈的笔下,她犹如天使一般。善良、美丽。

郭婉莹出生在澳大利亚,是上海永安百货的四小姐。当时除去富家千金的身份,他还是一个知性、温柔、富有才华的女子。

她有自己的思想。她认为生而在世,起决定性作用的,永远只有努力和顽强。

郭婉莹在澳大利亚度过了六年。

在她六岁的时候,她的父亲回到祖国经商,为当时的中国的资本主义。

任何的反击都将会是奇迹,任何的不解都将展现自己的不可代替

支持一个人走到最后的,从来不是屈服于现实、沉溺于世俗。而是在血液中,留下的一颗,敢于坚持下去的初心。

郭婉莹这个名字,并不是她父母所取。之前一直在澳大利亚生活的郭婉莹,名叫黛西,中文的翻译是雏菊。雏菊,骄傲盛开的君子之花,这种雏菊花品质也的确寄托了郭婉莹的一生。

中文名字是郭婉莹自己所取,她很喜欢冰心,冰心原名谢婉莹,所以她就取婉莹二字。

刚到中国的郭婉莹语言不通,交流的不便成为年幼的婉莹最大的烦恼。

父亲为了使女儿更快的适应陌生的环境,便把她送往一所广东女子学校,为了使女儿接受更好的教育,后又重新进入宋庆龄姐妹学习过的贵族学校。

中西合璧的教学风格,使郭婉莹很快就适应了学校的氛围,她有一口流利的英语,独有的气质,姣好的容颜,使她成为备受欢迎的对象。

郭婉莹天资聪颖,没过多久就可以用汉语交流。她在学校学到的音乐、读过的书籍、对体育的热忱都在奠基着她心中向往的诗意。学到的社交礼仪,让她学会了如何做个称职的宴会女主人。

转眼来到了1928年,婉莹迎来了属于她的毕业季。成年后的婉莹愈发美丽动人,她出众的才华,天使般的美丽善良,让许多人青睐。


在当时,中西合璧女校毕业的女子,往往会选择两条路。一条是赴美留学,一条是结婚。婉莹的父亲为她选择了第二条,在追求她的贵族富二代中挑选出了一位良婿。

他就是富商的儿子艾尔伯德。

起初的婉莹也一度认为父亲挑选的,一定是属于自己的良人,但一条水晶玻璃袜,却打破了郭婉莹的所有幻想。

相亲的时候,艾尔伯德掏出了为婉莹“精心”准备的礼物——一条来自美国的水晶玻璃袜。

当艾尔伯德,拿着这双袜子称赞它如何牢固,可以穿几年的时候,婉莹对他的幻想也随之破灭。

婉莹无法理解,为什么艾尔伯德会这样无趣。在婉莹心中,未来的另一半应该是一个健谈的翩翩公子。

应该像她一样。崇尚浪漫与自由,应该知道她喜欢的是娇艳的玫瑰和醇香的咖啡,而不是一双水晶袜。

因此,婉莹做了一个决定,那就是违背父亲的意愿,去追求自己向往的诗意生活。

在世俗的尘埃中,走出的一生挚爱。

在拒绝艾尔伯德结婚,婉莹孤身来到北京。她被燕京大学深深的吸引。她预感,在这所院校中,有着她追求的东西。

正是在北京,她遇到了托付终生的人。

当那个人出现在婉莹面前的时候,婉莹就像在睡梦中眼睛被涂上了可以让人一见钟情的爱懒花的汁液。他风流倜傥,侃侃而谈。既可以像木调香熏一样沉稳而又浓郁,又可以像就一样热烈富有激情。

他就是吴毓骧。吴毓骧是林则徐的后代。但是到吴毓骧这代,早已成为寒门子弟。

吴毓骧是一个才子,但生性风流。他十九岁就作为公费留学生,被送往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进修。

但是在美国留学的吴毓骧,大多的精力却花在了玩乐上面。也正因如此,才成就了他日后的风趣。

郭婉莹和吴毓骧都是把理想和精神层次当做一生追求的人。

他们不像其他的男男女女一样,终日想着面包和牛奶,想着日常开销该如何支配才合算。

他们愿意牺牲一顿晚餐,去讨论莎士比亚的戏剧,也愿意在极为疲惫的状态下为自己弹上一首英国的古典乐。在他们的心中,诗和远方仿佛可以完全替代生活中的烟火气。

从燕京大学毕业后,25岁的郭婉莹嫁给了吴毓骧。身着白色婚纱的郭婉莹犹如童话中的公主,所有人都称赞婉莹和吴毓骧是金童玉女,郎才女貌。

刚开始的婚后生活的确甜蜜,吴毓骧的风趣儒雅与郭婉莹是天作之合。他们有谈不尽的话题。

他们的生活不像其他普通夫妻一样。因为家境的优越,他们不用为生计而担忧。因为灵魂足够契合,也不会因为鸡毛蒜皮而争吵。所有人都羡慕他们的这段感情。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风流公子原形毕露

乱花总是迷人眼,在金玉其外的伪装中,总会让人忘记洞察其内心是否充满败絮。

婚后不就,吴毓骧就展露了他花花公子的本性。吴毓骧与一个寡妇开启了一段婚外情。

郭婉莹知道丈夫背叛自己后,没有吵闹,没有哭喊和过多的纠缠。她反而更加冷静。

她换上一件自己最喜欢的旗袍,淡淡的胭脂,轻描出的眉毛显得她愈发美丽淡雅。

她在丈夫与寡妇痴缠的晚上,和朋友一起去寡妇家,把丈夫接回家。

她没有撕扯,反而更加优雅,也没有向任何人,拿这件事去状告命运的不公。

经历了这件事,郭婉莹也发现自己无法以一个贤内助的身份来经营这段婚姻,她决定投身于事业。

郭婉莹现在发现,一个女人,单靠美貌和理想是无法获得真正的幸福,反而独立起来才能让其他人尊敬。与朋友合作,她开了一家服装店。

依靠自身的才华以及对艺术的独到的见解,郭婉莹服装店中的礼服使当时的名媛贵族备受喜欢。家境优渥,服装店的顺利经营使郭婉莹的生活逐渐光明了起来,曾经的感情创伤也慢慢淡化了。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困难却比好运多

世事如棋局局新,谁都无法预料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事情。

眼看着生活就要步入正轨,郭婉莹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将面临更大的困难。

战争的爆发对于百姓来讲无疑是除去天灾外,最大的伤害。对于郭婉莹也是如此。随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吴毓骧失业了。

这时的郭婉莹正身怀六甲,可吴毓骧却没有身为男人应该有的担当。失去工作的他,不但没有重整旗鼓,另谋其它职业,反而继续沉沦,甚至沾染了赌瘾。

不单单在平时沉溺于赌场无所事事,甚至在郭婉莹难产的时候还流连于赌场。

眼看自己的丈夫整日挥霍,无所事事。郭婉莹只能自己想办法来维持家中的生计。除了服装店外,郭婉莹又接了一个给其他拉广告的活。

最后,实在无法摆脱困境的时候,只能投靠自己的娘家。但郭婉莹依然相信,生活会有转机。

一波三折后,短暂的平顺

生活不会一直平坦,也不会只剩下坎坷。只要坚持努力奋斗,好好生活就会迎来转机。

战争结束后吴毓骧抓住了一次机会,和德国做起了医疗器械的生意。慢慢的,家里的经济复苏了起来。

婉莹看着丈夫的生意有了起色,便也安心下来。她决定用自己最擅长的英语来帮丈夫的忙,当起了丈夫的英文秘书。

慢慢的,他们成立了公司,生意越做越大。

那时候的上海,在战乱的浩劫中稍作喘息。大批上海人选择移民去另寻一片天地,在时代的运转中很多人迷失方向。但是迷途虽然艰难,却也是一种时代的见证。

历史的明镜照不出时局的更跌,正如天气预报,也无法百分百的预料到明天的天气如何。有些事情,眼看着越来越好,却又在不经意间遭遇变故。

心中事非寻常事,奈何人非当年人

我们总在怀念过去,种种美好浮现在脑海中,最后却只剩下一句物是人非;

我们也常常展望未来,把所有的梦和美好都寄托于以后,但最终还是得回归现在的生活。

公司的顺利发展,让郭婉莹重拾信心。她认为,事物依然会像她想象的那般美好。可是时局的变换却是猝不及防。

事业渐渐步入正轨,丈夫也慢慢成熟起来。当郭婉莹认为以后的发展将会一切向好的时候,时局的变动却又带来当头一棒。

正如韶华不会为谁停留,岁月的沧桑总是会在尘世间的每一个人的身上留下印记。

有时候,拼尽全力的用心还是会付之一炬。时局的变动无疑是郭婉莹生命中的最大的一道坎。眼看着事业蒸蒸日上,二人心中自然充满了喜悦。但是在这喜悦的背后却藏着前所未有的浩劫。

1957年,对于郭婉莹夫妇无疑是最黑暗的一年。吴毓骧被冤枉然后进了监狱。郭婉莹手中拿着丈夫的判决书,此刻的她多么想为自己的丈夫求情,可她只能选择默默忍受。

她眼睁睁看着丈夫入狱,曾经努力得到的财产被没收。除此之外,郭婉莹还要替丈夫偿还14万人民币的债务。

除此之外,他作为资本家的女儿,还被分配到乡下喂猪。曾经的辉煌和荣耀在一刹那变为尘土,她曾经想努力挽救,但是一切的努力都注定回天乏术。

她天真的认为,丈夫只是暂时入狱,过不了多久就会被释放出狱。可命运总是在嘲弄着世人。婉莹用丈夫作为信念,努力的生活。

可是,没过多长时间,有一个噩耗传到了郭婉莹的耳边。

吴毓骧因为结郁于心患了一场大病,永远的离开了她。

这个消息对于郭婉莹来讲犹如五雷轰顶。当一个人的信念坍塌的一瞬间,这个人将再无希望可言。万念俱灰的郭婉莹不知道以后该如何生活。

但是坚强的她还是选择努力。哪怕生活不给她留一处喘息之地,她也选择热爱生活,

为了生计,她住在狭小的房子里,曾经的千金大小姐,如今却过着佣人的生活。

但是,有的人生来便注定着一辈子的优雅和高傲。她依然坚持在午后的时光,用炭火烤面包,用搪瓷杯子煮下午茶。

她穿着旗袍刷马桶,用曾经弹钢琴的白皙的手去挖河泥。可是她从没有抱怨过生活的不公。

她努力活着,她竭尽所能去把自己的人生走成铺满鲜花的路。她用自己的生命演绎着优雅,用自己的态度阐述女性的坚强。

终于,郭婉莹六十岁的时候退休了,一双儿女也有了好的归宿。

九十岁的时候,郭婉莹永远的离开了世界。去世前,他叮嘱自己的儿女,把遗体捐献给医疗机构。

小结:

有的人沉溺与物质的表现,并且把自己的精神与金钱、以及其他身外之物相联系。

所以,他的信仰永远只是纸醉金迷的一时之快。

有的人不屑于生活中的苟且,用赤忱与热爱演绎自己的荣光,他的生命将不再拘泥于时间的流逝,而会化作精神的力量传递给后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5

标签:燕京大学   伯德   冰心   时局   澳大利亚   寡妇   骨灰   豪门   上海   千金   贵族   丈夫   父亲   心中   努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