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主要国家推动数字化转型举措

近年来,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制造业加速融合渗透, 各主要国家和地区纷纷开展布局,运用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已成普遍共识。虽然各国发布的战略和政策提法各异,但其实质都是通过深化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培育国际竞争优势,抢抓数字化发展新机遇。


美国持续推进先进制造业战略

一、实施延续性战略部署

发布延续性政策措施,加强重点技术领域布局,聚焦“再工 业化”,自 2012 年奥巴马政府提出“先 进制造”战略以来,美国一直将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 化转型作为重要方向,加紧重塑竞争优势。先后发布《美国 先进制造业领导力战略》《国家人工智能战略》《关键和新 兴技术国家战略》《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等,依托其强大的基础科技和信息技术体系,着力巩固全球制造业领导地位。

二、加快布局重点技术领域,巩固提升制造业技术优势

通过多元化政策手段,不断强化技术布局,确保美国始终在先进制造业保持技术领先。2022 年 2 月,美国更新《关键和新兴技术清单》,重点推进通信及网络、数据科学及存储、区块链、人机交互等领域的技术突破。

2022 年 10 月,美国发布《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强调加强微电子、半导体、先进传感、数字孪生、机器学习、人机交互等重点领域技术研发和应用。构建制造业创新网络。

2012 年起,美国持续实施美国制造计划(原名“制造业创新网络计划”),陆续建立制造业新中心,广泛集聚研发和创新资源,加强政产学研合作创新, 着力提高国家整体制造业创新能力。

2022 年 10 月发布的《美国制造业亮点报告》显示,美国已建成 16 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涵盖数字制造、智能制造、机器人、制造业网络安全等重点领域,截至 2021 年底成员单位超过 2300 家,主要研发项目 700 多个。

依托公私合作伙伴关系促进创新成果转化。美国相关联邦机构与企业、科研机构开展密切合作,通过开展大规模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制(PPP),加快推动先进制造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如美国国防部(DOD)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支持美国国防工业基地(Defense Industrial Base)建立了 9 个制造业创新中心。

多措并举确保中小企业深度参与创新。美国设立了 51 个制造业拓展伙伴中心,帮助中小企业加快先进技术应用,着力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 此外,在制造业创新中心领导委员会组建、成员单位构成、 研发项目申请、人才培训等方面,规定中小企业数量需达到一定比例,从而提升中小企业在创新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话语权。2021 年,其成员单位中 63%是制造企业,其中 72%为中小型制造企业。

、长期为发展先进制造业提供资金支持

加大对先进制造技术研发应用的支持力度。《美国创新与竞争法案》中,将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技术列为 2022 财年美国研发预算优先事项,未来将对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多个领域投入 1000 亿美元进行研发。作为商务部下属负责技术研发和工业计划的机构,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在 2022 年财年预算中,获得的研究支持较 2021 年相比增加 1.24 亿美元,达到 9.16 亿美元,并且对制造业创新网络的投资增长一倍,达到 4.42 亿美元,支持增材制造、工业 4.0 等领域技术的研发和部署。

2021 年,NIST 启动“先进制造技术路线图计划”, 于 2022 年 4、5 月发布两轮资助,共拨款 328 万美元支持制定 5G、6G、人工智能、量子技术、数字制造等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发挥财政资金作用引导社会资本加大投入。美国国防部、商务部、劳工部等相关联邦机构,通过建设创新中心等方式,为先进制造业相关领域提供资金支持,撬动社会资 本加大对前沿技术投入。

2021 年,联邦计划资金为 16 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投入 1.27 亿美元,带动产业界、学术界、其他州和联邦政府投入 3.54 亿美元,支持数字制造、智能制造、增材制造、先进机器人、新材料等前沿技术领域发展。

欧洲不断强化数字化发展战略

欧盟以数字化转型强化产业竞争力为保持数字经济领域的竞争优势,欧盟委员会将“数字化转型”作为重要抓手, 相继发布推动数字化转型的系列产业政策(表 1)。实施“工

业 5.0”战略推动绿色化数字化转型。欧盟工业战略从“4.0”迈向“5.0”阶段。2021 年 1 月,欧盟发布《工业 5.0:迈向可持续、以人为本、富有韧性的欧洲工业》,强调可持续性和以人为中心,在实现就业和增长目标的同时,为富有韧性的社会经济繁荣提供支持。战略指出,欧盟的复苏要求加快绿色化数字化双重转型,以便建立更可持续、更具韧性的社会和经济,工业是其中的主要驱动力之一。

2022 年 1 月,欧盟委员会发布《工业 5.0:欧洲的变革愿景——面向可持续工业的管理系统改革》报告,提出欧洲工业应深度变革,以促进欧 洲绿色化数字化双重转型。持续加大技术研发支持力度。欧盟持续实施有针对性的筹资计划,包括“数字欧洲计划”连通 欧盟设施计划”“地平线计划”“投资欧盟”等,对区块链技术、高性能计算技术、量子技术和人工智能等领域进行重点投资。其中,“地平线欧洲”是欧盟有史以来最大的支持研发和创新 项目,计划总投资额达 955 亿欧元,明确将人工智能列入资金支持范围。持续完善安全和监管体系通过建立基本的隐私和数据保护体系等法律框架,对数字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进行持续监管。

2016 年出台的《网络与信息安全指令》是欧盟首部网络安全法规。2018 年生效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 对互联网公司使用个人数据的行为进行规范,统一成员国的数据保护规则。2020 年出台的《数字服务法》草案为在线平台创设了强有力的透明度要求和问责机制。

表 1 欧洲主要工业互联网相关政策与战略计划


战略

发布机构

发布时间

《数字红利战略》

欧盟委员会

2009 年

《未来物联网发展战略》

欧盟委员会

2009 年 11 月

《单一数字市场战略》

欧盟委员会

2015 年 5 月

《欧洲工业数字化战略》

欧盟委员会

2016 年 4 月

《塑造欧洲的数字未来》

欧盟委员会

2020 年 2 月

《欧洲数据战略》

欧盟委员会

2020 年 2 月

《人工智能白皮书》

欧盟委员会

2020 年 2 月

《欧洲新工业战略》

欧盟委员会

2020 年 3 月

《欧洲的数字主权》

欧盟委员会

2020 年 7 月

《工业 5.0:迈向可持续、以人为本、

富有韧性的欧洲工业》

欧盟委员会

2021 年 1 月

《2030 数字罗盘:欧洲数字十年之路》

欧盟委员会

2021 年 3 月

《工业 5.0:欧洲的变革愿景——面向

欧盟委员会

2022 年 1 月

可持续工业的管理系统改革》



《欧洲新创新议程》

欧盟委员会

2022 年 7 月

一、德国发力工业 4.0 巩固制造业竞争优势

德国充分发挥政府作用,加大产业政策扶持力度,旨在推动制造业智能化发展。制定产业政策加快智能化发展。2013 年,德国正式推出《德国工业 4.0 战略》,将智能化作为制造业发展的战略方向,提出“构建智能工厂,实现智能制造”。随后,2016 年发布《数字战略 2025》,2018 年发布《高技术战略 2025》。

2019 年发布的《德国工业 2030 战略》提出,加大对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投入,将汽车、光学、绿色科技、3D 打印等十个工业领域列为“关键工业部门”,并强调通过税收优惠、提供廉价能源和放宽反垄断法等方式,允许形成“全国冠军”甚至“欧洲冠军”企业,以提高德国工业全球竞争力。加强标准化推动工业 4.0 发展《德国工业 4.0 战略》中提出了实现工业 4.0 的八个举措,其中第一个计划就是开展标准化工作(表2)。从 2013 年起,德国先后发布了五版《工业 4.0 标准化

路线图》,希望通过主导标准化进程持续引领工业 4.0 的发展。2016 年,德国工业界与标准化领域权威机构共同宣布, 正式设立“工业 4.0 标准化理事会”,提出工业 4.0 数字化产品的相关标准,并协调其在德国和全球范围内落地。加快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2019 年,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发布《中小企业工业 4.0 实施指南》,为中小企业免费提供可操作的智能化升级技术路线,着力解决中小企业在智能化升级中“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德国政府联合高校院所等,建立了 28 个中小企业 4.0 能力中心,为中小企业解决智能化升级中遇到的技术和安全问题。

表 2 德国“工业 4.0 战略”主要内容

重点

主要内容

一个核心

“智能+网络化”,即通过虚拟网络—实体物理系统(CPS),构建

智能工厂,实现智能制造

双重战略

“领先的供应商战略”和“领先的市场战略”


三大集成

企业内部灵活且可重新组合的网络化制造体系纵向集成

通过价值链及网络实现企业间横向集成

贯穿整个价值链的端到端的工程数字化集成




八项举措

实现技术标准化和建设开放标准的参考体系

通过建立模型来管理复杂的系统

提供综合的工业宽带基础设施体系

建立安全保障机制

创新工作组织和设计方式

重视培训和持续的职业发展

健全规章制度

提升资源效率

来源: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整理

二、英国加快实施数字战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英国把“数字化”摆在重要位置,积极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持续发布战略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

2017 年 3 月,英国政府发布《英国数字战略》,围绕数字基础设施、数字技能、数字化转型、网络空间等领域部署七大战略,支持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提升生产效率。

2017 年 11 月,英国发布《产业战略:建设适合未来的英国》白皮书,支持各行业利用人工智能和数据分析技术,促进英国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2022 年 7 月,英国发布更新版《英国数字战略》,支持企业加强数字应用,采用前沿技术提高生产力。支持数字技术研发创新

2021 7 月,英国宣布通过国家“Made Smarter”计划提供 5300 万英镑资金,推动建设 5 个全新的数字制造研究中心、1 个数字供应链创新中心和 37 个相关项目。

2022 年更新版的《英国数字战略》提出,到 2024/25 年将公共研发支出增加到 200 亿英镑,支持发展人工智能、下一代半导体、数字孪生、量子计算。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英国数字战略》指出,英国将投资超 300 亿英镑加快宽带部署,计划 2025 年实现 85%以上千兆覆盖率,2030 年实现 99%以上千兆覆盖率;投资 4G、 5G 建设和研发,计划到 2027 年大多数人能够使用 5G 网络。实施“无线基础设施战略”,为英国无线网络的开发、部署明确战略框架。

三、法国稳步加大“未来工业”转型力度

法国持续推动“未来工业”计划,将现代化、数字化和生态化转型作为主要任务, 共同推进制造企业转型,建设良好的工业生态系统。加快发展数字技术。

2018 年以来,法国先后发布《人工智能战略》《5G 发展路线图》《量子技术国家战略》《云加速战略》《5G 和电信网络未来技术国家战略》,加快数字技术研发与应用。

2021 年 1 月,法国总统马克龙宣布启动一项投资总额达 18亿欧元的量子技术国家投资规划,用于未来 5 年发展量子计算机、量子传感器和量子通信等。

2022 年 1 月,在法国量子技术国家投资规划框架下,法国启动全国量子计算平台,计划投资 1.7 亿欧元,旨在更好推动量子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推动工业数字化转型。

2018 年,法国政府公布了《利用数字技术促进工业转型的方案》,提出促进工业转型的具体举措, 实施加速向“未来工业”转型的行动计划,通过提供设备采购税收优惠和补贴等方式,支持中小企业与工业部门实现数字化升级。

2020 年 9 月,法国启动经济振兴计划,投入 70 亿欧元资金支持数字化转型。加强工业生态系统建设。法国政府联合公共和私营部门,共同推进中小企业转型,支持部分地区发展为具有创新力的工业中心。为应对法国中小企业数字化程度低的问题,法国政府投入 3.85 亿欧元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并在防疫期间持续出台税费减免、工资补贴、 金融救助等政策,为中小企业纾困解难,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亚太地区加速推进数字化转型

一、日本大力发展“互联工业”推动价值链转型

日本以完善制度规范、提供示范指导为基础,形成了各领域的行动指南和战略规划,重点在示范引导、产业安全和评估标准等方面提供支撑,为推动“互联工业”应用推广明确方向。加强互联工业技术支撑。持续加强半导体、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等方面的投入,以满足“互联工业”发展的技术要求。

2021 年 6 月, 日本经产省首次发布《半导体数字产业战略》,提出要增加数字化投资,加强尖端逻辑半导体设计和开发,同步推进数字化和绿色技术。

2022 年 5 月,日本内阁在《制造业白皮书2022》中提出,计划招标 109 亿日元支持战略基础技术升级。

为营造自主创新的生态系统,计划招标 33.5 亿日元支持研究型初创企业的启动和成长。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2019 年, 日本经产省启动了“后 5G 信息和通信系统基础增强研发项目”,截至 2021 年已投入 1750 亿日元。

2022 年 3 月,日本经产省为应对数字化转型落后于欧美的现状,投入 22亿日元,通过设计、验证系统框架原型和研究开发架构实施所需的配套技术,加快构建数字基础设施。加快推动数字化转型评估和认证。

2019年,日本经产省公布了“推进数字化转型指标体系”,构建了四大一级指标和各级细分指标,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帮助企业进行自我诊断和自我评价,引导企业进行转型规划。2020 年 11 月,日本经产省发布《数字治理守则》,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由经产省对相关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程度进行认证,打造标杆企业。截至 2021 年 12 月 31日,已有 219 家企业获得认证。

二、韩国加快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

韩国立足制造业发展实际,将数字化转型作为制造业发展优先方向。发布支持数字化转型的政策规划。

2020 年 7 月,韩国政府发布《国家新政综合规划》(“新政 1.0”),推动大数据、5G、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加强数据、网络和人工智能(D.N.A)创新生态系统建设,促进企业、产业数字化转型。

2021 年 7 月,韩国政府发布“新政 2.0”,计划到 2025 年累计投入 222 万亿韩元(约合 1.2 万亿人民币),涉及元宇宙、数字孪生、云计算、智能物联网等新兴领域,旨在推动韩国向发达国家迈进,实现国家转型升级。加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支持

从 2018 年起,韩国中小企业部、产业通商资源部等九部门推动智能工厂、智能产业园建设,韩国产业银行出资 1 万亿韩元,企业银行和中小企业振兴公团各出资 5000 亿韩元,支持中小企业投资智能工厂设备,并成立 3000 亿韩元规模的智能工厂设计建设企业基金。依托创造力经济创新中心(RCECC), 推动大企业向初创企业、中小企业转移自动化生产和智能制造相关技术。加快释放工业数据价值。

2020 年 8 月,韩国财政部发布《基于数字的产业创新发展战略》,通过制定“数字+制造业”发展战略,将重点放在优势产业暨制造业上,提高工业数据利用率,旨在提升韩国主导产业竞争力。

四、新加坡以数字技术助力先进制造业发展

新加坡持续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推动传统制造业向先进制造业转型。 加大数字技术研发与应用。

2020 年 12 月,新加坡出台第七轮“研究、创新、企业 2025 计划”(RIE2025),提出增强全球竞争优势、培养顶尖创新人才、建设创新平台三大总体目标,大力发展数字技术,强化人工智能、量子计算、5G、通信等技术领域的研究与应用。在制造业方面该计划还提出, 为提升制造业竞争力,推动人工智能、机器人和自动化等技术的赋能创新,帮助企业拓展业务。

2021 年初,新加坡政府提出“制造业 2030 愿景”,推动传统制造业向先进制造业发展,致力于在 2030 年将新加坡打造成先进制造业的全球业务、创新与人才中心。加速中小企业转型。

2017 年 3 月,新加坡制定了中小企业数字化计划(SMEs Go Digital),协助中小企业加速采用数字化解决方案,使用数字技术加强网络和数据安全,加快实施国际化战略和技术创新。

2021 1 月, 新加坡推行“Start Digital”项目,以银行和电信运营商为供给方,为中小企业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协助本地中小企业进行协作及获取新客户。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2017 年 11 月,新加坡经济发展局联合麦肯锡发布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业 4.0工具—工业智能指数(SIRI),帮助企业衡量自身的工业 4.0 成熟度,评估数字化转型进程,并推动企业开展、维持并规模化应用工业 4.0 技术。

五、印度实施多举措促进制造业发展

为推动和促进制造业发展,印度出台系列举措。发布产业政策推进“印度制造”。2014 年以来,印度先后提出“印度制造 1.0”计划和“印度制造2.0”计划,重点支持电子制造业等附加值高的产业,通过技术孵化、产业集群等方式加速制造业本地化,旨在提高制造业国际竞争力。

2015 年 7 月,印度提出“数字印度”战略,强调支撑数字化转型的九大支柱,包括高速宽带、普及移动连 接、公共网络接入项目、电子化服务、全面信息化、发展电子制造业、IT 就业岗位和早期示范项目等,着力提升电子制造业创新能力,通过各方协调合作摆脱进口依赖。加大对电子制造业的产业补助。

2020 年 3 月,印度政府专门为电子制造商制定财政激励计划(改进型电子制造业集群计划),投入 376.2 亿印度卢比鼓励建立优质的基础设施、公用设施和便利设施。

2020 年 4 月,印度政府推出“电子元件和半导体制造业促进计划”,以报销方式补贴 25%与厂房、机器、设备、相关设施和技术研发有关联的资本支出,旨在促进电子产品制造生态系统发展。

2020 年 11 月,印度表示未来五年内投资 2 万亿卢比推进制造业促进计划(PLI),其中 1219.5 亿卢比推动本土电信业发展,支持 4G、5G、下一代 RAN、物联网接入设备、企业设备和无线设备的生产制造。

说明:本文根据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全球工业互联网创新研究报告》编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欧洲   人工智能   举措   欧盟   制造业   中小企业   战略   数字   计划   工业   国家   世界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