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楢山节考》这部电影把我们这个世道掰扯得分分明明

近来感慨颇多,重观日本电影《楢山节考》,心灵深受震撼,灵魂深受拷问。

《楢山节考》讲的是在一个村子里,因受自然资源限制,所有超过70岁的老人全都要去参拜楢山,所谓参拜楢山就是由儿子背上山去抛弃,如果有上了年龄的老人不愿上山,将被捆绑后直接扔下万丈深渊。70岁以上的老人,大都坚持不了多久,在山上要么冻死,要么饿死,若有哪一家不愿意这么做,这一家就会整体被全村人趁夜活埋。


这不由得又想起了另一个故事。

红军长征路上董振堂军团长的故事。红军陷入绝境,敌人步步紧逼,关键时刻,却传来一名女红军即将分娩的消息。董振堂毫不犹豫下达阻击命令,要求红军战士为分娩女红军打出一个足以产下婴儿的时间。这边产妇正在生产,那边炮火隆隆不断有战士受伤牺牲。有些战士很不理解:就因为一个要出生的孩子,就让一个团的人拼命抵挡,这值得吗?董振堂觉察到大家的情绪后,凛然讲道:我们革命究竟是为了谁?不就是为了孩子们,为了我们的下一代吗,这还不值得们拼命吗?

厚德方能载物,内圣方能外王。中国素来是崇尚德治的国家,这与西方宗教自由式的达尔文完全不同——所谓西方契约只不过是一些宗教改革派别为改革近代宗教而精心设计出的的廉价“赎罪符”,法治精神毫不例外也只是披挂在宗教身上的一件眩人外衣。

人类在地球上存在几万年,在有据可查的古代文明消亡历史长河中,只有中华文明一直绵延不绝,为什么?核心秘诀就在于我们的民族精神中有一条道德的箴言。信奉不同的社会发展之道,便会产生不同的德体。

资本社会,社会发展之道为资本利润和资本权益的创造、发明和保护,只要有利于社会财富的集聚,任何残酷的手段、野蛮的法律、恶劣的政策都被视作光明正大的利器,而不需要顾及平民百姓的死亡或损失,更不需考虑给这个地球造成的生态灾难,这也是一战二战在欧洲爆发的原因。

人本社会,社会发展之道为人的权益的保护和人的生产的保障,最核心之处在于保护人的生命权,而不是被粉饰得富丽堂皇的什么其他东西。衡量这一点,关键就是“道德”。道德不是权贵肆意屠戮时改车裂为杀头的“仁慈”,不是资本大鳄为维护自己盘剥劳工权益而假装施与涨工资、降利息这类的伎俩。

它考量的是强者对弱者的态度。

为了全家存活而将70岁的父母背到山间自生自灭,在有些人眼里,这是极有章法的明智,年轻人少了负担可以更好的生活,年老者多了份希望可以想象着自己的后代可以更好的生活,双赢而何不为?为了一个女红军生孩子,而牺牲那么多更年轻的战士,在有些眼人里,这是笔划不来的市场经济买卖,稳赔。

《楢山节考》是强者对弱者的背弃,董振堂的命令是强者对弱者的守护!谁是道德的坚守者,自是不言而喻。

一些年轻人,打着青春的旗号,不想让荷尔蒙无法释放,反对这、批判那,在他们的眼中,估计连自己患病的爷爷奶奶都不在内,哪里会有其他更多的高龄老人?

我们现在的生活中,认可《楢山节考》这样的社会秩序的不在少数,信奉优胜劣汰西方丛林法则的比比皆是,《楢山节考》就是他们的座右铭,或许在他们眼里,自己永远也不会因为满70而被儿子扔掉吧!

这不只是短视,更关乎道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世道   红军   弱者   强者   社会发展   得分   战士   宗教   道德   资本   老人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