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南山怎么说才不会被误解?

图片源自网络,深谢!

不知钟南山院士是否会想到,“新冠感冒”4个字,会给自己招来差评。

但这个说法,其实没毛病。

为啥呢?

因为这个新提法有四个关键点:

一是“现在”。

说的不是三年前,也不是两年前,而是“现在”。

更准确地说,是指奥密克戎病毒传播以来的“现在”。

二是“奥密克戎”。

截至目前,新冠病毒的名称,已有三次改变,从阿尔法到德尔塔再到奥密克戎,毒性也变化很大。

打个比方,阿尔法是爷爷,德尔塔是爸爸,奥密克戎是孙子。

虽然他们一脉相承,孙子跟爷爷有关系,但孙子绝不等于爷爷。

不能用看爷爷的眼光看待孙子。

三是“致死率”。

现在病毒的致死率,与当初相比已大为下降。

四是“没有肺炎症状”。

当初武汉肺炎比较多。当时确诊的一个重要依据,就是肺部影像。

但现在已经没有肺炎了,继续叫肺炎确实不准确。

而在现实病例中,更多的症状更接近于感冒,称为新冠感冒并无不妥。

但这说法为何给钟院士招来差评呢?

说句招骂的话,主要原因在于,很多普通公众认知有限,头脑简单,不愿思考和求证,甚至断章取义,刻意曲解。再加上可能有别有用心的人刻意误导,在乌合之众中极容易导致羊群效应。

但我相信,还是有人愿意思考和求证的。

所以再稍微具体分析一下。

大致有三个原因:

一是有人有意无意地忽略了时间线。

有人对新冠病毒的判断还停留在三年前,用三年前的信息和感受来判断现在的病毒。这不是刻舟求剑吗?

二是有人有意无意地忽略了病毒的变异。

前面说了,最早的病毒是爷爷,现在的病毒是孙子,不能一概而论,混为一谈。

但一定有人把他们混为一谈。

三是不了解或刻意无视症状的变化。

无论致死率还是其他症状,普通人的了解极为有限,而专家掌握的信息和数据更为准确和全面。

同时,不排除有人选择性失明。

掌握的信息不同,得出的结论自然不同。

普通公众和专家自然也很难达成共识。

另外,作为专家,对大众传播的规律也往往了解不够,他们的日常表达习惯,本身就容易被大众误解——这不能怪他们。

假如钟南山院士在表达这个观点的时候,换一种说法:

经过三年的发展,新冠病毒产生了巨大变异,至少已经经历了三代,从当初爷爷辈的阿尔法,到现在孙子辈的奥密克戎,变化非常大。

现在孙子辈的奥密克戎,有三个新的特点,一是病死率非常低,二是已经没了肺炎症状,三是更多的症状与普通感冒比较相似。基于这三点原因,这个病的名称或许需要做一个修改,比如叫做新冠感冒也许更合适。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看法,名称的改变和确定,还需要进一步观察和论证。

这样的表达,不知是否会稍好一点?

但无论什么样的表达,由于个人认知的严重差异,误解一定不可避免。

或许这就是专家的宿命吧。

但我还是希望,作为普通公众,面对专家的各种声音,可以理性探讨,不要习惯性指责和辱骂,不然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阿尔法   孙子   大众   肺炎   有意无意   院士   认知   南山   误解   症状   爷爷   公众   当初   说法   名称   病毒   专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