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行游影记(56)—阿斯哈图石林

经过了这片草原之后,我们便驱车进了阿斯哈图石林景区,从道路的铺设方式的改变,我们就可以知道现在由草原进入了山区,这样铺设道路是为了在山区雨季防滑。

阿斯哈图石林区与青山风景区一样,位于连绵起伏的山区。由于从青山风景区一路过来时,停车次数太多,到达阿斯哈图石林风景区时已是下午5点多了。车一到达景区,赶紧去办理门票手续,乘坐最后一趟观光车进入了景区。园区依据山脉走势和石林分布的集聚程度,分为4个景区。阿斯哈图石林景区管理的非常好,从公园售票处到景区有专门的旅游环线巴士,自驾车也可以到达,景区间的车程大概是5分钟,不需要游客自己花时间行走。我们因为进来的晚了,这样的游览方式正适合我们。乘坐观光车到达景区中心之后,赶紧向景区管理人员咨询,我们先游览哪个景区比较好。工作人员给我们的建议是,现在离景区清场还有一小时,建议你们先坐车到二号景区游览,之后返回中心区后再去游览一号景区,三号和四号就不要去了。于是,我们按照工作人员的建议先直奔二号景区。

之前对阿斯哈图石林没啥概念,只在网上看到几张局部图片,到了景区才知道,原来阿斯哈图石林是生成于周围这一大片山区中的,而绝非像“神石”一样是“个案”。在这片山区的每个山头上都伫立这样大大小小各种形状的石林柱。
提起内蒙古,大多数人们联想到的自然都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或者是“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而很少有人知道,在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的北部,大兴安岭脉的蓝天绿草之间,耸立着一片由第四纪冰川造就而成的花岗岩冰川石林—阿斯哈图冰石林。

由于第四纪冰川长期的精雕细刻,造就了阿斯哈图冰石林这一方神秘的独特的自然石林的雄姿风貌,冰石林矗立在北大山的山脊上,平地而起,峥嵘险峻,远远望去,犹如远古仙人建筑的一个个城堡。

阿斯哈图石林矗立在蓝天绿草之间,山有山形,峰有峰姿,草有草色,山山各具特征,峰峰景色不同,险秀雄奇,千姿百态,蔚为壮观。其发育充分的水平节理犹如堆叠起来的“天书”,记载着石林的沧桑。该园区不仅是花岗岩地貌的天然博物馆,也是理想的地质科普教育基地和旅游观光胜地。

走近石林,更给人以震撼之感,石林的形状千姿百态,如城、如人、如兽、如塔,有的像“石柱”、“石丛”、“石笋”,有的好似“石塔”、“石墙”,还有的像“秀女望月”、“比萨斜塔”。

阿斯哈图黄岗岩石林是世界罕见的、接近水平的节理非常发育的黄岗岩石林,它的形态和成因在全球都具有代表性。经众多有关专家考察认证,阿斯哈图石林是花岗岩地貌与石林地貌相结合的一个新类型,属花岗岩石林,是目前世界上独有的一种奇特的地貌景观。
阿斯哈图花岗岩石林地貌有两个主要的特点,其一是花岗岩的层状性。出露的花岗岩呈非常好的似层状,十分类似于沉积岩层;其二是花岗岩的分布特征,这类花岗岩石林主要分布在北大山的山脊上。花岗岩石林的发育过程与该地区的地貌演化密切相关,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侵入-出露阶段:阿斯哈图花岗岩的侵入时代为晚侏罗世,距今约1.5亿年。在经历了大兴安岭的多次隆升和夷平之后,花岗岩出露于二级夷平面上。冰川作用-石林雏形阶段:第四纪时期,北大山地区广泛发育山谷冰川。冰川对花岗岩的刨蚀和拔蚀作用,对原有地貌进行了强烈地改造,形成了冰斗、冰蚀洼地、刃鳍和角峰等冰川地貌。冰川在流动过程中,由于自身巨大的重量而对花岗岩产生了平行于地面的剪切力,从而导致了花岗岩中近于水平节理的发育。凡现今发育石林的位置,无一例外的都位于脊峰处,也正是冰川形成刃鳍或角峰的位置。这构成了花岗岩石林的雏型。风化作用-石林成形阶段:形成于峰脊处的花岗岩石林雏形,在物理风化、化学作用和寒冻风化作用下,各种裂隙沿十分发育的节理逐渐扩大,并在重力作用下逐渐分解、崩塌,形成棱角分明的单个石墙、石柱等。强烈的风蚀作用使棱角分明的石林不断圆滑,整体呈浑圆状。由于迎风面所受到的风蚀远强于背风面,所以石林大多具有一面凹一面凸的特点。继续的风化作用可使得花岗岩石林进一步崩塌或倒塌,石林逐步变矮,并最终消亡。

构成石林的岩石是二长黄岗岩—钾长花岗岩系列,俗称北大山岩体。它是在侏罗纪晚期,由地球内部的岩浆侵入冷凝而成,距今已有1.8—1.5亿年的历史。黄岗岩体主要是在冰盖冰川创蚀、掘蚀和冰川融化时流水的冲蚀作用下,由两组近于垂直节理和一组近于水平节理切割而成。因此,它不同于云南路南石林和新疆的雅丹地貌,是世界上罕见的花岗岩石林。在第四纪冰期的精雕细琢及岩浆活动、冰盖卸载、气候变迁、风蚀作用、人类活动等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形成了今天我们所见到的阿斯哈图花岗岩石林。
一般的石林,主要是由石灰岩在热带气候条件下,经水流的溶蚀作用形成的。如我国著名的云南路南石林,就是典型的代表。由于石林的地貌景观奇特、风景优美,路南石林早就成为闻名世界的旅游风景区。与石林具有相似地貌景观的旅游风景很多,但他们的成因却有很大的不同。如云南元谋的“土林”,主要是在干燥气候环境中,松软的沙土堆积物经水流的淋蚀和冲刷作用所形成。还有广东仁化、坪石一带著名的丹霞地形,也呈城堡状、宝塔状、针状、柱状、棒状、峰林状等,但被认为是由平缓岩层和裂隙发育的红色砂砾岩,经侵蚀、溶蚀和重力崩塌等综合作用下产生的。然而在大兴安岭主峰—黄岗峰(海拔2034米)附近,克什克腾旗北大山这一带发育的石林,尽管在地貌景观上与石林、土林、丹霞地形和风蚀地貌十分相似,但是它们的成因却完全不同。

据有关部门的初步考察和研究结果表明,克旗北大山的石林被称之为“冰川石林”。其主要特征是:“组成冰石林的岩石,全为坚硬的花岗岩,近水平裂隙特别发育,似有‘千层饼’状,但与水流的溶蚀、淋蚀和风蚀作用无关;其次,在冰石林的顶面,发现大量冰臼分布,其形态、大小、类型和特征与目前发现的大量冰臼特征基本相同,说明其形成与冰川作用有关,还有,所有冰石林均分布于冰川U型谷的两侧山脊及山顶位置上,即相当于刃脊、角峰分布区。在石林附近,U型谷中及山前、山麓地带,常见冰碛及冰川漂砾大量分布,说明石林与冰川作用密切相关。其形成与发育过程主要分为冰川作用、寒冻风化作用、风蚀作用和夷平作用4个阶段,石林通体为坚硬的花岗岩石,由于近水平裂隙特别发育,在石林侧面有保存较多的冰水冲刷形成的悬沟槽,远看恰似千层饼。这是花岗岩地貌的新类型,在国内外尚属首次发现,也是世界所罕见的。一亿多年的地质变化形成了这种层叠的堆积,奇特神秘而壮观,据景区工作人员讲,这种地质结构还在不断的变化之中,或许再过个几万年或者上亿年,这些突起的石林就会因风化剥蚀而消失,也可能在若干年后又会“生长”出其他的新石林,这种沧海桑田的变化是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人类对于这种变化只能是顺其自然,而无力去促使它或者阻止它。

走近冰石林,进行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这些石林看似差不多,实则形态各异,就如人工刻意雕凿的立体雕塑。而掩映在白桦林里的这些石林,则将岩石的坚与白桦树的柔结合在一起,给人以刚柔相济的感觉。

石林的神奇、隐秘、幽深与不同凡响,无不给人以震撼,让观者心动。

这些白桦树,似乎早已成为石林的“情人”,与石林共生共存,相依相守。

阿斯哈图是蒙古语,其译意是“险峻的岩石”。它处于大兴安岭余脉向西部草原过渡的地带,草原上出现的这一片群山,呈现出了典型的丘陵地形地貌特征,四周险峻,而山顶平缓起伏,石林在这平坦的丘陵地带显得格外突出。

由于阿斯哈图冰石林位于克什克腾旗巴彦高勒苏木与天合因乡的交界处方圆十几公里的丘陵上。整片冰石林层次分明,景色壮观,兼有着华山之险、黄山之秀与泰山之伟,更有着一种广袤苍凉的神韵。

阿斯哈图石林发育类型很多,当地的百姓看得久了,看出了其中的各种“名堂”,于是石林中便有了成吉思汗拴马柱、神剑石、南天门、神女石、姐妹石等种种名称。我们急匆匆赶到这里,没有时间细赏,自然也就没能给其中的各个石林柱命名的机会。现在我以不同的角度发出我拍摄的这些石林柱图片,有兴趣的驴友们可以自己琢磨下。

当时的我,早已被这一个个“擎天柱”给震到了,只顾着从各种角度取景拍摄,脑子里只想着抓紧这点时间尽量多拍几张石林的图片,别的就啥也没空想了。

一处石景,从不同的方位观赏,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在不同的光照下,也会产生不同的联想和想象,此时,你会为大自然的伟大和神奇而感慨。

在方圆几十平方公里之内,这些由冰川融水冲蚀而成的“冰石林”,山峰相叠,景色迷人,“擎天南柱”、“姊妹峰”、“冰长城”等各类石像惟妙惟肖,并伴有一段又一段的美丽传说。遗憾的是我们来的太晚了,短短一个小时的游览时间,实在是无法对一个个“石像”加以细细欣赏。

本来是一号景区的石林最壮观,最密集,可我们到了一号景区才发现,这里的石林下午全是逆光的,高大的石林柱拍出来都是一片黑乎乎,这使得我们的拍摄无法正常进行,只能是有选择性的拍摄一些较为平坦的“冰石墙”。

阿斯哈图石林不仅石林柱让人震撼,自然景色也很美,阿斯哈图石林属第四纪冰川遗迹,经过几百万年风沙雕琢,镶嵌在辽阔大草原上,背靠着一望无际的桦树林海。平衡石呼之欲来,飞来石趋之欲动;十八罗汉,九仙女,桃园三结义,栩栩如生。山间茂密的原始白桦林枝繁叶茂,远处的草原平坦开阔,克什克腾旗在这两万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汇集了草原、湖泊(关于湖泊之后会看到的)、林海、沙地、石林等多种自然景观,也被称作内蒙古风光的“百宝箱”,这也是赤峰吸引我们成就此行的原因所在。

阿斯哈图石林景区地处乌兰坝草原与大兴安岭山脉的交界地带,是高山草甸草原与原始次生林相接的生物带,因而形成了独特的高山湿地及森林景观。这里植被茂盛,植物种类繁多,因季节的不同而姿彩各异,可谓景随时移,景因时转,犹如置身仙境。草原和森林勾勒出了一幅大自然的绿色画卷,伫立北大山上,举目远望,山间那茂密的原始白桦林枝繁叶茂,草地上杂花片片,蝶舞蜂飞,奇峰怪石与蓝天碧水、绿树红花共处于世,使得这些冰石林彷佛也蕴藏着盎然的生机,每年的夏季是欣赏冰石林的最佳时机,我们来的还正是时候。

因为这里是世界地质公园和森林地带,夜晚不允许有游客在此逗留,下午六点半景区准时“清场”,我们只能在管理人员的“监督”之下,乘坐观光车返回景区大门,结束这次行摄匆匆的阿斯哈图冰石林之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克什克腾旗   大兴安岭   冰川   节理   内蒙古   景区   花岗岩   地貌   岩石   草原   作用   石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