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 - 走进实验树林 探寻科研之路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现设有超过10个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培养点。这些培养点将教育、科技、人才三者紧密联系,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这一期的《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系列报道,记者跟随华南国家植物园的一个科研团队,走进一个实验树林,看看他们如何做科研。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的研究员刘菊秀带着团队的学生在这个户外实验树林做实验。刘菊秀研究的领域包括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等。他们的实验是采集水、土、气、生样品,进行参数分析获得数据,通过数据寻找答案。

记者发现,这个实验树林面积不大,全部是一个个池子,上面种了不同的植物。植物之间很密,科研人员需要长时间在这里逗留,不断穿梭。例如他们做这个实验叫做“土壤呼吸”实验,可以监测土壤排放气体的含量。虽然只是常规的实验,不过刘老师还是很认真地指导学生,跟他们交流。

刘菊秀研究员说:“指导学生,更多是科学方法、思维的引领和指导,不同的学科要有不同的方法。做科研经常有一些弯路,如果知道这条路走不通,就换一条路,最后发现成功了。”

刘老师还经常带着学生去到森林里做监测和采集数据,有时从早做到晚,日晒雨淋。他们在科研的路上克服重重困难。这一次,虽然记者无法跟着刘老师去到森林里,但是通过之前一个纪录片团队拍摄的视频,看到刘老师带领团队在科研路上确实付出了很多。

在刘老师的培养下,她的很多学生将来有机会成为国家的科技人才。对他们来说,除了专业技能过硬,还要将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的事业中。博士研究生刘旭军说:“要能吃苦,肯奋斗,要扎根科研一线,默默耕耘,继续做一些基础性的研究工作,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记者采访过不少科研团队,刘菊秀团队是众多科研团队的一个缩影,他们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创新驱动,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科技人才。

刘菊秀研究员说:“我们希望,在我们的基础上,他们(学生)把我们的知识掌握,然后进一步延伸,就是希望他们做得更好。”


广州广播电视台全媒体记者:杨嘉良

编辑:徐安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树林   中国科学院   科研   记者   华南   科技人才   基础性   植物园   研究员   手记   刘老师   团队   国家   人才   数据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