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谨:《中国好声音》越剧特别季创立戏剧节目新标杆

作者 / 傅谨(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2022年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越剧特别季的制作播出,将电视戏曲节目的传播能量推到了一个新高度,为戏曲类电视节目创立了一个新的标杆。《中国好声音》是电视节目中的顶流,越剧是戏曲中最有观众缘的剧种之一,两相叠加,果然取得了超出预想的效果,短短几期节目长视频和短视频播放量就双双过亿。更重要的是,其中茅威涛领衔的导师团队以及越剧表演艺术的魅力,成为节目中最为吸睛的因素,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切合受众的需求。

在这个融媒体时代,通过各种新的途径强化戏曲的传播早就成为共识,通过电视手段扩大戏曲传播并不是新鲜事,各省电视台曾经或依然有专门的戏曲栏目(其中就包括浙江电视台当年颇有影响的“百花戏苑”),中央电视台甚至开设有专门的戏曲频道,每年“春晚”戏曲从未缺席。但是在传媒激烈竞争的背景下,戏曲类电视栏目和节目如何提升与向哪个方向提升,却不易回答。随着一代熟悉戏曲的编导逐渐退出行业,很难要求目前承担制作主要责任的一代电视人同样了解戏曲,所以我们经常看到电视行业在戏曲传播领域的有心无力,一些新电视栏目,经常误以为请几位流量明星参与,就足以提高戏曲节目的收视率。这样的节目之所以难以取得预期的成功,不是因为制作者不了解戏曲,而是由于传播的误解——观众打开电视频道的戏曲类节目时的期待,难道不是戏曲名家和杰出的戏曲表演吗?

所以,戏曲的跨媒介传播既要掌握和尊重戏曲的艺术规律,也必须研究和尊重传播的规律,如何做到兼顾这二者,是考验戏曲的跨媒介传播之效果的关键性因素。从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越剧特别季的播出进程中不难发现,节目设计最初不排除有通过“中国好声音”的品牌效应为越剧引流的打算,但真正让节目产生巨大影响的,显然还是越剧名家的精彩表现以及越剧之美。在其中“中国好声音”赛制也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在激烈的竞争与残酷的淘汰面前,参与者不得不离开被长期过度保护的舒适圈,恰恰是在这一背景下,戏曲本身所具有的潜力和能量得到充分激发,观众因此就有可能真正欣赏到戏曲的精彩。

电视行业致力于以戏曲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播,固然是善良的愿望,但假如电视行业只是将戏曲作为媒体时代的“扶贫”对象,其传播意愿与方式就很难超出象征性的和安慰性的范围。浙江卫视的《中国好声音》越剧特别季栏目中,戏曲不是“扶贫对象”,而是让观众心醉神迷的艺术表演,切实挖掘并充分展现戏曲本身的意义与价值,显现戏曲的美感,绽放戏曲的魅力,这里既有传播的规律,其实也正是戏曲的规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越剧   中国   声音   节目   浙江   戏曲   媒介   电视节目   名家   卫视   戏剧   能量   规律   观众   电视   行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