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进胶囊,既是独居打拼也是同频共进

谈天说地,有“贝”而来。光影之间,方晓冷暖。大家好,我是天贝兄~



胶囊公寓最早出现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日本,其主要是为了解决上班族加班晚点赶不上末班车的人临时住宿使用的。


如今,在中国许多大城市也有设施齐全、低碳环保、服务多样的胶囊公寓供不同需求的人入住。



胶囊公寓可以看作是升级版的青年旅舍,其在卫生性、私密性、安全性等方面比普通的青旅有更高的标准和更好的体验。


不仅如此,胶囊公寓通常还会配备一系列公共服务区域和设施,诸如休闲活动区、桑拿洗浴区、投币洗衣机、简餐宵夜等。


今天要闲谈的就是深圳一家胶囊公寓里四个来自五湖四海的人真实的故事与理想。



张云是辽宁营口人,他是一名软件售前工程师,入住胶囊公寓已经一个多月了。


他认为现代人在精神里似乎只有挣钱这一件事,人与人的交往也总是或多或少带有一定的功利性。


在沈阳租房子一室一厅一个月也就七百五,在深圳住一个月胶囊都要一千八。



大城市也许就业机会更多,挣钱也更多,但同样会面对更高的的消费水平和生活成本。


张云理想中的家应该是有一个院子的,推开房门就能遇见周围的朋友。


但他也知道,这种过于理想化的生活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住进胶囊要学会跟自己独处,跟那些陌生而友善的人建立起信任和友谊。



林凯是登山运动和户外运动的爱好者,他的终极目标是“14+7+2”,也就是登顶十四座八千米的山峰和七大洲的最高峰,还要征服南北极。


之前从收入不错的岗位上退下来,他将自己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登山上。



虽然是深圳本地人,但他也选择入住胶囊公寓。家里对他的爱好和不回家的选择满是质疑,但他却一心只想着自己还未完成的梦想。


在尽孝陪伴了父亲人生最后一段行程以后,他更加懂得有得必有失的人生真谛。


选择了远方的崎岖,就可能失去眼前的眷恋。



李志是江苏宿迁人,他离家一千多公里来到深圳打拼,将自己对妻儿的思念揉进分秒必争的时间里,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想家的心情尽在不言中。


他入住胶囊公寓已经两个多月了,这种新型的居住形式有几个明显的优势。不用押金,没有水电费,还可以跟形形色色、各行各业的人交流往来。



无论是只身闯荡陌生的大城市,还是带着亲人的挂念为家打拼,无论是租房子还是住胶囊,生活都有崭新的希望和丰富的选择。



胶囊虽小,但承载着无限的可能,人与人的交往,自我内心的释然,一切都可以成为生活的新动力、新方向。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云淡风轻闲暇处,正是交心会友时。这里有影视作品中人生百态的理性分析;有足球世界中绿茵情怀的应心之言;有美好生活中情感交流的真切感悟;有个人成长中前行力量的深入思考。在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关注一路同行中我们的努力与成长,希望我们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胶囊   宿迁   营口   友善   南北极   深圳   大城市   公寓   陌生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