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正式国号是「明」还是「大明」?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朝代,由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不过它的国号却有争议,有人说是【大明】 ,有人说是【明】。那么,明朝的正式国号是「明」还是「大明」呢?

其实《明太祖实录》已经说的很清楚了:【洪武元年正月】乙亥,上祀天地于南郊,即皇帝位。定有天下之号曰【大明】 。

因此国号是“大明”,而且大明是“有天下之号”而不是一般意义的国号。中国古代历朝历代的名号严格的说不能叫“国号”,而是“有天下之号”,既然是“天下”,就是比民族意义上“中国”更大的范围。

“中国”之名一直被延用,从未被更改,事实上在明初内外文告中,中国一词是高频出现的,而中国“天朝意识”的世界观:天下是以中国为中心的,中国是最高等的民族和国家,是天下的宗主。中国统治者理论上也是天下的统治者,对四夷拥有“华夷一统”的主权。

相对民族意义的“中国”,大明则是王朝之号和中国统治下四海及属国的总号,所以做为属国的朝鲜人也自称“大明人”,甚至明亡以后仍以大明人自居:

李起淳(1602一1662)称“朝鲜乃大明之朝鲜也”。朝鲜大儒宋时烈亦以明朝灭亡后,唯独朝鲜保有“大明天地,崇祯日月”,故不可不尊奉明室,崇祀明朝皇帝。

而郭钟锡(1846一1919)论道,朝鲜“天地为大明天地,日月为大明日月,山河区域为大明山河区域”。因为:“方皇猷御极,车书礼乐,典章文物,固已协万邦、光四表而格上下矣。天地所囿,日月所悬,山河区域之所包,被服谣俗之所及,动植群生之所自乐,夫何往而非大明也!”

即便崇祯后二百四十余年时,依然可“唤我作大明人”,朝鲜可称自己为大明人,但不能称自己为中国人,否则就是僭越,所以至多自称“小中华”。

用“明”指代明朝,其实是对“大明”的简写,但“大明”并非“明”前加“大”,而是一个完整的名词,意为太阳。

“大明”的来源绝非什么从明教或小明王而来,明末红巾军属于弥勒教白莲教,与属于摩尼教系统的明教的毫无关系,而“明王”是佛教的专有名词,所谓“弥勒下生、明王出世”,小明王是“小”+“明王”,而非“小明”+“王”。

何况朱元璋自己早就与白莲教、红巾军乃至佛教划清界限,更不可能把自己王朝之号与其联系在一起。朱元璋改变自秦以来,以开国者原封地之名为王朝之号的传统,没以“吴”作为朝代之号,显然朱元璋及其大臣选择“大明”为天下之号绝非随意而为,而是有着深层考虑的。

朱元璋本人虽然出身贫苦,但曾为僧人,也粗知文意,加上不断勤苦自学,其儒学造诣及对经典的熟悉远超常人。如朱元璋曾作《解夷狄有君章说》一文,就能发扬儒学真义,纠正谬论,直言“夷狄,禽兽也,故孔子贱之,以为彼国虽有君长,然不知君臣之礼,上下之分,争斗纷然。中国纵亡君长,必不如此。是其有君,曾不如诸夏之亡也。宋儒乃谓中国之人不如夷狄,岂不谬哉!”其见识可见一斑。

而“大明”一词在儒学经典中正好有两个重要出处。

首先是《易经.乾卦》的彖辞:

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行。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

意为天为万物之始,是宇宙的动力之源,因而太阳周而复始,运行天空,散发光明,上下四方之位乃定。

因为元朝的国号也是由此而来,明朝国号具有象征元、明之间正统嬗替的意涵,这与与明朝建立初期,官方所秉承的“承元”而不“继宋”的正统策略有直接关系。

明初塑造政权合法性的主要手段就是“承元正统”。即使是宣扬“驱逐鞑虏”的《谕中原檄》中,亦要强调“如蒙古、色目,虽非华夏族类,然同生天地之间,有知礼义愿为臣民者,与中国之人抚养无异。” 因此明代国号采用了与“大元”国号相同的“称义而名”,甚至是相同的出典。

事实上,明初士人思元隐逸的风气使得明太祖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文化制度上的改革,进而重塑了明代中后期的士人思想,明初官方一方面“承元正统”,另一方面则加强“以夏变夷”的政治宣传。

明朝以“大明”为有天下之号,太阳仍然是天道的产物,而非万物之始。以日喻君和自称“天子”又是中国传统,朱元璋强调敬天法祖,皇宫正殿名为“奉天殿”,以大明为号就没有不敬天之意,而是与“天子”之名吻合。

而“大明终始,六位时成”表现的太阳终而复始,光明再现,生生不息,照耀四方,也与朱元璋“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光复中国的政治口号完全对应。

儒学经典中另一个“大明”的出处则是《诗经·大雅·大明》:

明明在下,赫赫在上。天难忱斯,不易维王。天位殷适,使不挟四方。

挚仲氏任,自彼殷商,来嫁于周,曰嫔于京。乃及王季,维德之行。

大任有身,生此文王。维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怀多福。厥德不回,以受方国。

天监在下,有命既集。文王初载,天作之合。在洽之阳,在渭之涘。

文王嘉止,大邦有子。大邦有子,伣天之妹。文定厥祥,亲迎于渭。造舟为梁,丕显其光。

有命自天,命此文王。于周于京,缵女维莘。长子维行,笃生武王。保右命尔,燮伐大商。

殷商之旅,其会如林。矢于牧野,维予侯兴。上帝临女,无贰尔心。

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騵彭彭。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凉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朝清明。

这是歌颂周文王和周武王的兴起,及最后在牧野之战彻底推翻商纣王建立周朝的功德,其含义也与大明推翻元朝暴政之功业相同。

显然,儒学经典中的“大明”才是明朝得名的真正出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大明   明朝   国号   明王   王朝   朝鲜   儒学   正统   中国   正式   天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