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村支书到中央候补委员,她曾任湖南省委书记,1977年主动辞职

1973年,中共中央第十届中央候补委员名单出炉,来自湖南的省委书记黄炳秀赫然在列。

单从她当时的身份看,这似乎并没有什么,可就在十来年前她仍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村支书,这样的晋升速度远不是一般干部所能及。

那么,黄炳秀究竟是凭什么在短短十来年的时间内,从一名村支书成为中共中央的候补委员?

她又为何在1977年主动离开?

黄炳秀立志挽救村子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湖南省张家界长峪铺村掀起了一股“改天换地”的发展建设浪潮。

原本一个贫穷落后的村庄,短短十来年时间却发展成为了一个南方大寨,引来全国各地的人们前来学习、观光。

而长峪铺村之所以能够“逆天改命”,背后最大的功臣莫过于村支书黄炳秀。

1938年出生的黄炳秀,来自于长峪铺村一个土家族贫苦家庭。

新中国成立以前,黄炳秀一家过得十分艰难,平日里的主要食物就是包谷面拌野菜,即使是这样也是吃了上顿没下顿。

这种情况并不是只此黄炳秀一家,长峪铺村在建国之前只有200多户人家,除了5家地主和5家富农,其余绝大多数人家都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这里之所以会如此贫困,连年的战火战乱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要归咎于当地特殊的地质环境——喀斯特地貌。

长峪铺村位于张家界慈利县北部地区,村子地势总体呈东高西低梯形状,特殊的喀斯特地貌使得这里遍布石灰岩,村子内沟壑纵横、崎岖不平。

村庄中少量可以耕种的土地,几乎全部掌握在地主和富农的手中,普通村民只能选择为他们打零工,有的甚至被逼无奈流浪乞讨。

“满山是岩壳,出门就爬坡,滴水贵如油,寸土贵如金。”这是对长峪铺村最贴切的形容。

其实长峪铺村的地理环境注定了这里不适合人类居住,不过这块区域从古至今一直是交通要道。

境内的千年驿道帮助慈利县连通了江垭、桑植,是湖南、四川、湖北三省来往的一条重要走廊。

明清时期以来,随着中原大地商贸业发展,越来越多的人经由此地,于是这里逐渐产生了客栈、饭庄、驿站,甚至有人开始在此定居,一个小小的村落成型了。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前,长峪铺村人民一直在贫困线上挣扎,即使建国后他们分到了土地,这种情况也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好转,毕竟耕种条件实在太差。

直到一个叫做黄炳秀的村民出现,她的到来彻底扭转了长峪铺村积贫积弱的局面。

自小在本村长大的黄炳秀,对长峪铺村的贫穷有着切身的体验。

目睹越来越多的村民不堪忍受离开家乡、甚至流浪街头,黄炳秀的内心生出了无限的怜悯和斗志,从被选入社团委员会的那一刻开始,她就发誓要改变长峪铺村的命运。

17岁那年,读过几年书的黄炳秀成为了社团一名出纳会计,凭借一腔工作热情,她于次年被吸纳进了中国共产党,同年成为长峪铺村党支部书记。

成为了一方父母官,黄炳秀对改变长峪铺村一事愈发迫切。

她始终相信,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长峪铺村共有1000多亩田地,肯定能够让1000多长峪铺人过上好日子。

由此,黄炳秀开始了她为家乡建设奋斗一生的事业。

与天斗与地斗,岩凸变梯田

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造就了长峪铺村无土、无水的恶劣条件。

村民们叫苦不迭:“我们这里遍地是石头、天坑,整片土地像是一个大筛子,土也薄、水也少,没有几块地能耕种。”

所以黄炳秀想要带领长峪铺村脱贫致富,首先要做的就是改造土地。

根据村子地形走势,黄炳秀计划把原本崎岖的岩凸改造为梯田。

改造土地的第一枪在岩坂沟打响,这是一条长100米、宽20米的乱石沟,两千多平方米的土地上只有一百平方米能用来耕种。

从1964年的冬天开始,黄炳秀亲自带领30多名群众,冒着风霜雨雪奋战了大半年时间。

100多个岩凸被炸掉,清理出去的碎石堆成了一座小山,接着再对开垦出的田地砌造了一圈两米多高、26米长的岩堪,用以保护水土。

转眼间,原本的乱石岗摇身一变成为了一块3.2亩的梯田。

岩坂沟的改造成功让长峪铺村村民看到了希望,也坚定了黄炳秀“人定胜天”的决心。

自那以后,全村人陆陆续续投入到了改造工作,长峪铺村也正式买入了致富的轨道。

此后十余年时间里,长峪铺村共计炸掉600多个岩凸,填上50多个天坑,消耗2万斤炸药,得到的成果也是喜人的,2000亩梯田成功被开垦出来。

不过,这些土地仍然面临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太过贫瘠。

土层太薄就意味着缺少足够的肥力,即使能耕种也很难丰收。

为了改变这一局面,黄炳秀号召众人从其他地方迁土,用以填充梯田。

于是全村人立刻开始了风风火火的迁土工作,附近找不到土壤,一些村民不惜用背篓和小推车翻山越岭到十几里路之外的地方挖土,还有一些村民将自己院子、堂屋都掏空了,就是为了打赢这场土地改造战。

几年时间里,长峪铺村陆续挑来了20多万立方米的客土,再加上围建的30公里长的岩堪,原来跑土、跑肥、跑水的“三跑地”,变成了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地”。

有了能耕种的田地,接下来要解决的就是水源问题。

在长峪铺村有一条名为干溪沟的河流,它源自附近的九寨坡。

由于缺乏治理,这条河一到下雨天就肆意横流,殃及村民的农田和房屋。

而一到晴天,这条河又立马变成了一块旱地,储存不了一滴水,干溪沟之名正是因此得来。

1973年冬天,围绕干溪沟的水源治理战正式打响。

黄炳秀带领村民先将沟里的碎石清理干净,接着用石头和木头做成拱形模型,让河水从下方的拱洞流过,而拱模上方再进行迁土改造。

如此一来一举两得,不光治理了水患,还开垦出一大片耕种地。

干溪沟的治理耗时4年时间,村民们硬是削平了3座小山头才建造出一条高三米、宽5米、长4000米的涵洞。

整治后的干溪沟隐藏到了涵洞下,洞上多出了1000亩农田。

到了下雨天,水流从涵洞流过,不会殃及农田和房屋,到了旱季涵洞还可以起到储存水源的作用。

原本被长峪铺村人人嫌弃的干溪沟,摇身一变成为了“上方耕地一马平原,下方河水滚滚而逝”的肥沃小平原。

这一切的背后,与黄炳秀的领导和努力脱不开关系。

实际工作中,她不光是一个领导者,更是一个参与者,村子里的每项工作她都亲力亲为。

“别看她是个女同志,但干起活来比一般的大男人还要卖力。”村民们对她夸赞道。

用炸药炸岩凸,她不顾危险抢着点引信;清理岩石坑,她背上的碎石背篓比男人还重;给梯田修建岩堪,她专门找瓦匠工取经学习...

要说谁对长峪铺村付出的心血最多,那一定是黄炳秀。

人定胜天,农作物大丰收

有了耕种条件还不够,黄炳秀想要将长峪铺村的百姓带上致富路,那就势必要提高生产。

为此,黄炳秀又打起了产量的主意。

在缺少化肥和农药的那个年代,普通梯田一亩地产量不过三五百斤,遇到天气不好的年份甚至只有一两百斤。

且长峪铺村的水稻一年到头也就收获一次,无论是产量还是种植效率都远远达不到致富的标准。

黄炳秀率先从收成次数上想到了解决方案。

当地的农户为了给孩子烧嫩包谷吃,一般都会在自家菜园套种包谷,如此就可以实现多次收获。

黄炳秀想到,如果全村的耕种都采用这种方法,能不能实现农作物的一年多熟呢?

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黄炳秀首先在自家两亩五分地里做起了实验,准备对包谷和红薯进行套种栽培。

其实,黄炳秀一开始的实验并不被村民们看好。

大家心里对这位年纪轻轻、办事能力却极强的村支书很尊敬,但黄炳秀终究不是搞农业出身的,让农作物突破一年一熟的限制不比背碎石、点引信,这不是靠力气和胆量就能完成的。

可黄炳秀不这么认为,坚持人定胜天、实践出真知的她,只顾埋头搞自己的研究。

功夫不负有心人,黄炳秀开展试验田的当年就迎来了大丰收。

尽管当年长峪铺村遭遇了三个月的天灾,可黄炳秀的试验田产量还是打破了历史。

尝到甜头后黄炳秀有了信心,继续研究套种间作中的问题,力图实现高产量、高稳定。

黄炳秀在长峪铺村的动静越来越大,一度惊动了上级的农业科技部门。

有了专业农业技术人员的指导,套种存在的问题相继被解决。

到了70年代初期,黄炳秀3亩2分试验田中的小麦、玉米、红薯实现了同一年度的轮番耕种,总亩产一度超过1500公斤,远远超过了过往年份亩产量。

这下长峪铺村的百姓顿时兴奋了起来,纷纷向黄炳秀学习一年多熟的耕种方法。

一时间,整个生产大队掀起了一股学习浪潮。

到了次年收获时,长峪铺村全面实现了亩产过吨大关。

黄炳秀推行农业改革的这把火越烧越旺,很快在整个慈利县、张家界市乃至全省形成了燎原之势。

与此同时,长峪铺村成为了全国农业发展建设的一面旗帜,百姓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度被外界称之为“南方大寨”,引来无数贫困村庄的学习,长峪铺村过去积贫积弱的情况一去不复返。

黄炳秀回到老家,再次投身基层

长峪铺村能有如此大的进步和改观,背后最大的功臣非黄炳秀莫属。

早在60年代,黄炳秀就因为工作上的优异表现,数次被评为全省劳动模范。

1970年开始,黄炳秀接连当选慈利县改革委员会常委、常德地委书记。

1973年8月,一路从基层爬上来的黄炳秀,光荣上榜第十届中央候补委员名单。

次年年底,她成为了中共湖南省委书记。

过去她要为一个长峪铺村的发展操劳,现在要把控整个湖南地区的发展建设。

提起这段在湖南省委工作的经历,黄炳秀坦言:“我斗大的字不认识一箩筐,从没想过能当官,更没想过进入省委工作,是人民群众和历史潮流把我推到了这个位置上。”

黄炳秀在新的岗位上如履薄冰,仍然秉持着一贯的实干作风,极尽所能完成组织下达的任务。

她的工作或许没有在田间地头劳作时辛苦、疲累,但付出的心血却不减分毫。

黄炳秀在工作上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太多太多,这也就注定了她没办法兼顾到家庭和家人。

尤其是从慈利县调到长沙之后,家中年逾古稀的双亲、三个在上学的孩子全都交给了丈夫一个人照顾。

黄炳秀愧疚的表示:“对待父亲母亲,我没有尽到孝道,反而是他们时常关心我的身体,我不是一个合格的女儿、儿媳妇。对待孩子,我很少关心关爱他们,我没有尽到一个母亲的抚养责任。对待我丈夫,我更是亏欠他太多,我不是一个好妻子。”

每当想起家人,黄炳秀总是一脸愧疚。

更让人感到心酸的是,黄炳秀不仅没有精力和时间照顾家庭,甚至在经济上也没办法给家人帮助。

据她的同事透露,黄炳秀自从任职村支书以来,不管职位做到多高,始终没有上涨过工资,每个月就是固定的35元。

组织上每次要给她涨工资,都会被她拒绝。

黄炳秀表示:“能为人民服务是我的荣幸,还有很多地区的百姓比我更需要经济上的支持。”

黄炳秀选择的这条路注定十分艰难,但她从来没有后悔。

“如果给我机会重新来过,我仍然会选择同样的道路,谁让我是共产党呢!我相信我的家人会理解我、会支持我。”黄炳秀一脸自豪的说道。

时间来到1977年10月,黄炳秀的工作再次有了变动,她选择回到老家慈利。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抉择,并不是因为黄炳秀无法胜任这份工作,更不是她对岗位有了厌倦和懈怠,而是她始终认为自己并不是这个职位最合适的人选。

正如她上任时所言:“是历史的潮流把我推到了台前,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必须服从组织的安排。”

黄炳秀一直秉持着谦逊、务实的态度,认为自己在资历和经验上太浅,所以心甘情愿将位置让给更优秀的人。

回到慈利后,黄炳秀被任命为慈利通津铺公社党委副书记,主管慈利县的公路建设和养护工作,后来又调任人民政府调研员,分管老年人口保障工作。

职位下降了、岗位调整了,可黄炳秀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没有任何变化,始终对工作尽心尽力。

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黄炳秀的确更适合这类可以深入到一线的岗位。

她喜欢看得见、摸得着、想得到,可以亲力亲为投身其中的工作。

分管公路养护时期,黄炳秀曾在48个养路工班蹲点工作过。

在工地上与工人们同吃同住、跟大家一起动员群众清除路障、拆除违章建筑。

黄炳秀带领队伍先后啃掉了3000多个妨碍公路养护建设的“硬骨头”。

分管老龄人口工作期间,黄炳秀热情接待每一位来访老人,深入基层孤寡老人家中,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的问题。

后来整个慈利县都兴起了一股敬老、爱老的风气,黄炳秀分管的老年人口单位连续五年被评为张家界市老龄工作先进单位。

黄炳秀在岗位上兢兢业业了一辈子,直到离任之后仍然不忘关心国家大事,时刻关注着国家改革开放形势,有时还会通过信访向政府提出自己的意见。

她决心为国家和人民燃尽自己的余生,黄炳秀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她当初在党旗下的誓言。

结语

2020年,长峪铺村村史馆落地建成。

这是慈利县第一个村史馆,可见长峪铺村在现代发展建设当中取得的成就是多么辉煌,而黄炳秀就是这段辉煌历史中最闪亮的那颗星。

长峪铺村村史分为12个章节书写,从村名延续到现如今的脱贫攻坚、全面小康。

其中,对黄炳秀的着墨章节足足占据整个村史资料的一半,足以见得她对于长峪铺村发展的重大意义。

现如今,已经84岁的黄炳秀老人仍然健在,她仍在见证着长峪铺村的进步与向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候补委员   慈利县   喀斯特地貌   湖南   慈利   省委书记   包谷   涵洞   人定胜天   梯田   碎石   村子   村民   主动   土地   中央   时间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