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凝炼]邮票上的汉画像石(三):乐舞(江苏徐州汉画像石)

[历史凝炼]邮票上的汉画像石(三):乐舞(江苏徐州汉画像石)

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汉代文化是佛教全面影响中国之前的文化,是比较纯净的中国本土文化。它所记载的,不仅是汉代(西汉、东汉)的,还有大量的先秦及远古的文化。

汉画所反映的,正是中国前期的这段历史。而保存至今比较完整的,又多是密布于汉代墓室四壁、石椁四周,以及祠堂墙面、梁柱、门楣等处的石刻画,其内容有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典章制度、男耕女织、骑射田猎、仕宦家居、社风民俗等各个方面,极其庞杂;而在形式上,又不拘泥于某一表现样式的艺术,它既有许多写实性较强的作品,又随处可见恰当的变形和夸张,形象多彩而丰富。在艺术形式上它上承战国绘画古朴之风,下开魏晋风度艺术之先河,奠定了中国画的基本法规和规范。其雕刻技法的洗练,绘画技巧的娴熟,代表了汉代艺术的最高成就,它同保存下来的汉画像砖一道,成为中国古代艺术宝库中的瑰宝,是研究汉代及汉代以前的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重要实物资料。

  汉画像石同商周的青铜器、南北朝的石窟艺术、唐诗、宋词一样,各领风骚数百年,成为我国文化艺术中的杰出代表和文化艺术瑰宝。

  1999年3月16日,为了反映我国汉代丰富多彩的石刻艺术,展示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国家邮政局发行了《汉画像石》特种邮票,全套6枚。

(6-3)为“舞乐”。原石高108厘米,宽58厘米,20世纪30年代出土于江苏徐州沛县古泗水,1944年曾被日本人盗运到连云港准备偷运出境,后被追回,现藏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原图分为三层,上层是舞乐图,中层是六博对饮,下层是车马图。邮票图案选取的是上层。图中1人抚琴弹奏,旁边1人似在伴唱,在悦耳的乐声中,舞女舒展长袖,翩翩起舞,右边1人在几案上做“倒立”表演;展现出一片歌舞升平的优美画面。长袖舞是汉代的宫廷舞蹈,它翘袖折腰,舒展奔放,成为代表汉朝时代特征的舞蹈样式,因而此图是研究汉代音乐舞蹈的珍贵文献资料。

舞乐在汉代,从宫廷到民间,时时在举行舞乐活动;从皇帝到平民,时时沉浸在舞乐活动中。这幅作品属画像石乐舞图中最简略的一类:左边2人一组的调瑟伴奏代表乐队,中间1人着长袖舞代表歌舞,右边1人倒立代表杂技。以有力度的曲线所象征的一缕云气,不仅将三种在画面上平列的艺术形式串连成一个整体,同时也以生动的形式填补了画面上方的空白,使画面看起来紧凑而有活力。汉画以其强烈的动感和张力而具有一种动人心魄的魅力,即使在这件小幅而简略的作品中也能体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乐舞   梁柱   沛县   泗水   简略   瑰宝   石刻   汉代   长袖   中国   邮票   江苏徐州   画面   代表   艺术   作品   文化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