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言两语说红楼之八:“明儿”是五月初三吗(中)

之八:“明儿”是五月初三吗(中)

关于《红楼梦》中有不少地方出现时间线混乱的问题,一直被不少读者认为是这部伟大经典的一点遗憾。

究其原因,一般认为,除了作者开篇即宣明的将“真事隐去”“假语存焉”的主观安排外(有的探秘爱好者,还脑洞大开联想到五月初三是清康熙废太子胤礽的生日;而薛蟠的“蟠”,即蛰伏在地而未升天之“蟠龙”,意在暗指胤礽。所以曹雪芹在这里半遮半掩,欲语还休。这属过度解读了,我们一般爱好者且“到此止步”),当然还有其无意疏漏的因素——毕竟,这部著作体量太过庞大,内中诸多故事、回目,并非按照我们现在看到的顺序一次成型。而在“增删五次”期间,又没有那么多秘书、助理、学生代劳,凭一己之力,保不齐顾此失彼。另外,《红楼梦》最初的手抄流传方式,也可能加重了书中时间线的错乱程度。抄书者的不慎、笔误,或是自作聪明的改动,是造成《红楼梦》版本众多的原因之一。而不同版本之间常出现时间抵牾。

我最尊敬和崇拜的老作家王蒙先生,对于《红楼梦》时间线混乱问题,又有他的独特见解。

他认为《红楼梦》是一本放开手脚写生活的书,并不特别讲究故事的完整、情节的连续,因果线索的明晰,因而时间在全书中的贯穿与凝聚作用并不那么强。从单纯故事的观点,有些回目有它不多,没它不少。这种处理自然也使《红楼梦》的某些章回,既可以连在一起读,又可以“自成纪元”,各自有自己的时间。这种处理使《红楼梦》的时间具有一种“散点透视” 的多元性,加强了各个瞬间的独立性……(引自网上介绍的王蒙新书《人生即燃烧》,我目前还没有看到这本书的纸质版)

我把这番高论理解为一位宝刀不老、始终勇立潮头的资深作家兼红迷对他最尊敬崇拜的作家——曹雪芹的无比热爱,爱到近乎迷信,坚决不相信像曹雪芹和《红楼梦》这样伟大的作家和小说,也会有洒汤漏水。就算错,那也是错落有致、错出别一番风情;就算漏,也是瘦皱透漏、漏出又一处洞天来。

而我的观点是,这事儿好像没那么复杂,用不着引得大家和“大家”如此牵肠挂肚、百般回护。

我们知道,时间背景为清代、(大部分)地点背景为北京的《红楼梦》中的人物语言对话,大量使用以儿化音为重要标签儿的北京方言土语,其实和我们现在说的话相差无多——所以这部经典著作流传到今天还能如此脍炙人口。薛蟠这里说的“明儿”,也并不是一句深奥的古汉语,而是跟我们今天汉语用法一样,除了有实指的“明天”这个具体时间的意思外,还有明天及明天之后的某个时间(段)的意思。北方人,特别是发音吐字总爱图轻巧省事儿的老北京人,说到时间概念上,“明儿”“后儿”“昨儿”“前儿”的简直不离嘴。有时是实指某一天,而有时则是虚指某个时间段。这个时间段,与现在可能相距不远,但也可能有多年之遥。其差别,完全看具体的语言环境。

作者:钱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明儿   王蒙   方言土语   回目   红楼梦   时间段   北京   红楼   崇拜   尊敬   爱好者   混乱   作家   明天   时间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