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季|他们用忠诚与热血写就绿色青春



驼铃声声起,又是一年退役季。当收拾行囊的日子逐渐临近,那些铭刻于心的边关风雪、破浪远航、小岛孤守、荒漠驰骋,全都化成一首首动人的乐章,或大气磅礴,或婉转悠扬,或热烈激昂……


面朝大海


■张智

【人物名片】徐君杰,海军陆战队某旅二级上士,荣立三等功2次。


初冬圆月,椰风树影。窗外,海浪奏响熟悉的摇篮曲,徐君杰却睡意全无。他索性走出房门,坐在楼前的台阶上。浪花一遍遍地冲刷着不远处的浅滩,身后的战旗迎风飘扬,猎猎作响。


面朝海风,那些战斗的过往在记忆里渐渐变得清晰,脚下的台阶仿佛也跟着颤动起来。这是一种熟悉而踏实的感觉,徐君杰仿佛又一次站在舰艇甲板上,心中洋溢着对奔向蔚蓝海疆的热切渴望。


呼啸的海风吹响了战斗的号角,年轻的徐君杰和战友们踏上舰艇,解缆起航。那是他第一次参加海上演习任务。


演习海域,一艘邮轮静静锚泊在海面上。舰艇围着目标巡曳,徐君杰匍匐在前甲板上,通过狙击镜注视着邮轮上的动静。


“驾驶舱发现‘武装人员’”“目标左舷发现可疑小艇”……战斗打响,队员们乘坐小艇抵近邮轮,徐君杰作为狙击手,在母舰上为战友提供掩护。


在队员们的密切配合下,营救顺利展开。可就在行动接近尾声时,数名“武装人员”挟持“人质”进入驾驶舱,形势一时陷入僵局。


从狙击镜中望去,邮轮在海浪中忽高忽低。就在海浪的波谷时刻,持枪劫持“人质”的“武装人员”头部恰好暴露在射击视野之内。


射击命令传来,徐君杰右手用力握住枪把,调整射击角度、果断击发,为解救“人质”打出关键一枪。圆满完成任务后,徐君杰受到上级表扬,这令他备受鼓舞。


返航途中,徐君杰的心渐渐平复下来。海面如此辽阔,似乎倒映着整片天空和所有云彩。阵阵波涛撞击着船舷,溅起朵朵白色浪花,仿若一个个梦想被高高托起。


加入海军后,徐君杰一直梦想着到大洋上经风雨、见世面,锤炼击风搏浪的本领。凭着在演习中的优异表现,他很快迎来了赴亚丁湾护航的机会。在那里,他和战友们一起守护过往船舶、与海盗斗智斗勇、同外军交流竞技,战斗的生活紧张而充实。


一次,护航舰艇沿途停靠在某国港口,邀请当地华人华侨参加甲板招待会。当时,徐君杰正在舷梯旁执勤。一位华侨老人一踏上舰艇,就跟徐君杰聊起来,问他多大了、护航任务辛不辛苦,并叮嘱他一定要注意安全……后来,老人眼含热泪地说:“感谢你们,让我终于看到祖国的军舰了,这是我们所有人的梦想啊!”


这些年里,徐君杰曾攀登过险峻的高山,也曾在幽暗的深海里下潜;迎接过海上的第一缕阳光,也凝视过大漠里的星河……他将全部的青春和热血挥洒在绿色军营。而那一刻,握着老人因激动而颤抖的双手,他真切地感受到,自己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不知不觉,东方的天空露出了鱼肚白。一群海鸥沐浴在晨光中,翅膀闪烁着微光。指导员张晓东从身后重重拍了拍他的肩膀,问道:“想什么呢?”


“想家呢。”徐君杰站起身,一脸轻松的笑容。


那天,一朵鲜艳的大红花挂在胸前,战友们拎着打包好的行囊站在他身后。锣鼓、彩带、鞭炮,还有夹道欢送的战友,一如他来时的模样。只是这一次,他心中装满了沉甸甸的不舍。



见字如面


■於娅娅

【人物名片】黄百军,陆军某部一级上士,荣立三等功1次,2017年被表彰为陆军“优秀共产党员”。


一张宣纸小心翼翼地在桌上铺展开,镇尺压好纸的两端,黄百军又一次拿起了笔。退伍在即,战友们都说:“班长,给队里写幅字吧!以后看到也是个念想……”


笔尖轻落,墨迹入纸,遒劲的笔画宛如一条条弯曲的道路在洁白的宣纸上延伸,黄百军的思绪也随之飘去。


当兵的这些年,黄百军一直在和车辆打交道,奔波在各式各样的任务途中。


靶场里,道路纵横交错、崎岖不平。端坐在并不宽敞的吊车操作室内,黄百军凝神屏气,轻推操纵杆,几十吨的靶标分毫不差地落在预设区域。


高原外场,盘山公路蜿蜒曲折,咫尺之外就是万丈深渊。面对复杂的路况,黄百军灵活转动手中的方向盘,身长近20米的拖车在云雾缭绕的山间穿梭着。


押运任务千里辗转,路虽平坦却也熬人。作为领队的他除了要时刻关注路况,更需全程保持高度戒备,直至装备安全抵达,一颗悬着的心方可落下……


当然,除了奔波在路上,黄百军还有一件让自己乐此不疲的事。每年春节临近,红彤彤的对联纸一买回来,军营里的年味就开始酝酿。这时,黄百军更忙了——作为单位里小有名气的“书法家”,他总是被邀请到连队写春联。


“锅碗瓢盆汇五湖美食,柴米油盐暖四海兄弟”,第一副对联一气呵成。围观的战友们开始讨论:“这一看就是给炊事班写的,真贴切!”


“望闻问切治疑难杂症,精武强能保铁骑千里”,顷刻间,第二副对联也已写就。“我猜这写的是修理岗位的兄弟们。上次我们装备刚到阵地就出现故障,多亏他们‘妙手回春’!”区区数十字中,浓缩着大家对过去一年工作的回顾,也饱含战友们对新年的美好憧憬。黄百军奋笔疾书,乐在其中。


在二级上士罗雨景看来,书法在黄百军的众多技能中,绝对排不上第一。队里大大小小十几类车辆,从普通小车到牵引车、高空作业车,没有黄百军不会操作的。去年单位组织岗位技能比武,黄百军稳坐在吊车操作室内,操控着40米长的机械臂,精准地将地面上一个瓶口系了细铁丝的矿泉水瓶吊了起来。一旁观战的战友们皆目瞪口呆。


这些令战友们惊叹的技能,在黄百军眼里却再平常不过。从军的这些年里,黄百军奔波在路上、砺剑在沙场,无论路况多么复杂、任务多么艰巨,他都能把装备和靶标圆满运抵目标区域。


在去年的一次任务中,一连数十天,战鹰盘旋,铁甲列阵。滚滚硝烟中,各类新型装备实战数据不断回传,为装备进一步淬锋砺刃提供强力支撑。作为冲锋在前的保障人员,黄百军近距离感受到新型装备发展给官兵带来的震撼。他感慨地说:“最值得骄傲的是,为国砺剑,我是一颗小小的螺丝钉。”


片刻之间,笔已搁置在砚台。“军强国安”四个大字映入众人眼帘。这是一名老兵的临别赠言,更是他对挚爱国防的最美心声。



泪洒界碑


■黄廷学 陈武斌

【人物名片】王建飞,西藏军区某边防团二级上士,荣立三等功1次。


冬日的高原,寒风刺骨,雪线下移。一片苍茫间,一支巡逻分队由远及近,在冰雪覆盖的荒原上艰难跋涉。那一串串深一脚、浅一脚的印记,很快被大雪覆盖。


领队的是二级上士王建飞,寒风早已将他的脸吹成了绛紫色,一双猎鹰般的眼睛却依旧炯炯有神,不断观察着四周的地形。这是他最后一次执行巡逻任务。


“前面的山口,道路左侧有暗坑,一定要多留心!”王建飞放缓脚步,边走边将下雪天的识路经验传授给身后的上等兵农盛观。


走在巡逻队伍的最前面,王建飞努力迎着风雪挺直身子,想尽可能地为后面的战友多挡一点风雪。12年的军旅生涯,无数次走在巡逻路上,王建飞似乎已经习惯了这样,任由风雪呼啸着砸在脸上,刀刻般地从身上掠过。


经过3个多小时的跋涉,巡逻分队顺利到达界碑。趁着休息间隙,王建飞倚靠着一块青石,掏出随身携带的笔记本,回忆并记录下了沿途的各种“参照物”:凸出的山石、分开的岔道、狭长的山谷……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以后它就交给你了!”合上笔记本,他的手指又一次摩挲着封面,随后恋恋不舍地把它递给农盛观。


当兵的第3年,王建飞便养成了做笔记的习惯。


那年春天,王建飞第一次作为领队前往一处界碑执行巡逻任务,同行的还有几名新兵。由于出发前天气良好加上路况较熟,王建飞自信满满地出发了。队伍行进至某处山口时,天空忽然飘起了雪花。雪越下越大,蜿蜒在山谷中的巡逻小道很快便被白雪覆盖。


望着前方白茫茫的一片,王建飞犯了难。他铺开手中的地图,却发现很多要素还没来得及标注。为了不耽误任务,他只能凭感觉带领队伍向前走,结果巡逻分队偏离了正确路线,不得不按照沿途做下的标记原路返回。由于路况不熟,途中,新兵卢红超不慎掉入雪洞,差点发生意外。事后,王建飞愧疚不已,主动在全连面前做了深刻检讨。


打那以后,每次巡逻,王建飞都会揣上一个笔记本,将巡逻途中容易走错的地方一一记录下来。12年间,王建飞共执行巡逻任务200多次,总结归纳各类天气下道路笔记30余条,排除意外险情14次。


农盛观接过笔记,感觉手里沉甸甸的。他的视线定格在笔记本的右下角,那儿有一块被炭火烧过的痕迹。他倏然想起,一年前自己在翻阅这本笔记时,不慎将其掉进了取暖的火炉里。一旁的王建飞没有丝毫犹豫,直接伸手将笔记本从火炉里捞了起来。农盛观抬起头来,迎着老班长灼灼的目光,用力地点点头。


雪后边关,风停雪住。一缕阳光透过云层直射下来,界碑在冰雪掩映下,闪着金色的光芒。王建飞俯下身子深情地吻向界碑,滚烫的泪水沿着“中国”二字缓缓滑下。



答 案


■王雪钧 张容瑢

【人物名片】谢雪河,东部战区海军某部一级上士,荣立三等功1次。


在一座“无淡水、无市电、无居民”的“三无”小岛上待十几年,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对于这个问题,一级上士谢雪河有着自己的答案。


12月初,在海岛服役了13年的谢雪河光荣退伍。回到家中,抱着刚出生不久的孩子,谢雪河感到无比幸福。不承想,孩子的啼哭声却让他的耳朵阵阵刺痛。他顺手掏出上衣口袋里常备的两团棉花,塞进耳中。


同样的动作,让谢雪河恍惚间又置身于小岛的油机班。他想起那条盘旋而上的电缆、那些时刻轰鸣的发动机,以及那群可爱的战友。


小岛上的雷达运行和官兵用电,全部依靠几条从油机房延伸出去的电缆。这些电缆好似人体的大动脉,而那几台轰鸣的发动机,便是小岛的“心脏”。


谢雪河的日常任务,是保障“大动脉”和“心脏”的正常运转。在终日隆隆作响的油机房内工作久了,他的耳朵总是不太舒服,每当出现刺痛或耳鸣时,他便往耳朵里塞上一团棉花。


最初踏上这座荒芜的小岛时,谢雪河也曾迷茫过。但班长陈红飞告诉他:“在这座岛上,是这些‘大动脉’和‘心脏’搭建起了电力的生命线。没有电力,雷达就无法运行,何谈守护好祖国的海防线?”


这句话,谢雪河记了十几年。


一天深夜,机房控制室内几十个指示灯中,有个灯突然闪烁了一下,正在值班的谢雪河敏锐地捕捉到这一细微的信号。他立刻拿出万用表测量线路,很快便判定是通往冷库的电缆出现了短路。


这可是件大事!


冷库里存储着岛上所有的补给,一旦电路不通,食材很快就会腐烂。


谢雪河皱起了眉头,这根电缆已反复修补了很多次,这次若再不换掉,怕是后患无穷。


思虑再三,谢雪河将想法报给站领导。得到批准后,值班员一声紧急哨响,叫醒了全站官兵。


一盘电缆,重量以吨为单位,想要在崎岖的山路上捋顺,只能靠人力。大家每人拖住一截电缆,用尽全身力气一步步往前挪。谢雪河当仁不让地站在最吃劲的位置上。


从旭日初升到薄暮时分,谢雪河的手被磨出了血泡,裤子也破了个大洞。可看着盘旋而上、宛如卧龙的电缆,向来沉默寡言的他,笑得格外灿烂。


如今,那条电缆深藏在地底,万千电流从中奔涌而过,为小岛源源不断地输送着电力。


每批上岛的新兵都打心底里佩服谢雪河。他们印象中的谢班长,值班时连吃饭都在看指示灯,生怕错过任何故障信号;虽然耳朵里经常塞着一团棉花,但他总能第一个听出机器发出的异响;全岛的电路图,他更是了然于心。


这些年,谢雪河为油机班全体战士定下目标:“决不能让电力影响到雷达装备。”令他欣慰的是,这些年小岛上从未出现过此类情况。


如今的谢雪河,衣上不再有肩章、领花,帽上不再有军徽闪耀,但那些承载着他热血青春的军旅时光、那些甘作“小岛生命守护者”的悠长岁月,已成为生命中最难割舍的一部分。


回到最开始的问题,谢雪河给出的答案是:光荣。



(来源:解放军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界碑   上士   大动脉   邮轮   舰艇   油机   路况   岛上   风雪   小岛   战友   班长   热血   忠诚   电缆   装备   青春   笔记本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