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就是我的解药

很长一段时间,我以为陈绮贞唱的是——

“你累积了许多里程”。

那时候我确实累积了很多飞行里程,足够换一张中美商务舱往返机票,接着我抽中了芝加哥马拉松赛的名额,心想躺着去跑人生第一次大满贯也不错。然后,然后就是2020年了。

2020年初,我用里程换了一套枫叶季往返大阪的机票,想说对未来还是要怀抱点希望的好。那些里程被航空公司原封不动退还回来。到2022年,我已经熟练掌握了预定哪些城市的机票可以无责退票、顺便延长里程有效期的技能,却几乎要忘掉旅行的感觉。

那种经过长途跋涉,来到一个陌生的地点,听着另外一种语言,小心翼翼融入他乡的感觉;那种把很多事情写上清单,等着一一去验证,有惊喜,有失望,最后总归满足大于一切的感觉。

旅行原本是一种感知世界的途径,当它被骤然切断,也一并带走了生命中的某些东西。

去年的安藤忠雄的回顾展,现场还原出一整座直岛,坐落着安藤为它设计的大小建筑。背景是现实世界中,直岛一天中变化的天色,从黎明到日暮,不停循环。

作为一个展览,这已经非常用心了。

但我想起那个初夏的傍晚,经过一整天不停歇的漫游,再从安藤忠雄博物馆一路走回倍乐生之家,一行人已然疲惫,沉默地往前挪动着步子,眼前突然出现了那个闻名于世的黄色的南瓜,孤独地矗立在海边,大家忍不住叫了起来,争着要去拍照留念。

并没有刻意去探访,反而是不期然的遇见,才是旅途让人着迷的原因吧。

回到酒店,混凝土的建筑在夜色及灯光的作用下,清冷却没有拒人千里的孤傲。杉本博司的巨幅照片挂在墙上,微弱的光照在那些黑白的显影上,深邃之余,又多一些含糊不明的混沌。

有些东西需要到现场才能有真切的感受,否则永远笼罩着电子文档或印刷品带来的距离感,尤其是建筑与艺术,在每天不同的时刻,它们与它们坐落的位置,在不同的关照下,在探访人不同的心境下,都会予人不尽相同的体验。

或许那就是旅行的意义。独一无二的,属于自己的感受。

庆山(安妮宝贝)前一阵发布了一条三年前为《夏摩山谷》完成的短片,讲她的一次旅行。

片子并没有触及太多具体的行程,像是住什么酒店,去哪里观光,更多是在说作家自己对旅行、对写作、对爱等人生种种事务的态度。她在短片里说,“世界的呈现,取决于我们如何观望与思考。”也在随着短片一并发布的文章中坦言,这三年并没有写作新作,很少出去旅行。

但作家没有停止她的思考。她也写道,“但我知道,我仍应继续写作。因为我发现,在现实的动荡面前,文字可以让人保有和发展自己的内心,也许作用更强。”

进入十二月,周遭的世界仿佛进入一场聚变,万事万物从过去的不确定,变成了某种程度的无序。很多东西被推翻,很多秩序亟待重新建立,包括生活。

我在想,是不是该准备一次旅行了,跟过去几年里被屡屡推翻的行程不一样的是,这次变成现实的概率或许更大一些。

又或者,说走就走,在当下也成了一种可能。

但我也深知,旅行改变不了任何现实,它更像是某种意义的逃离,暂且避开当下的困境,不用思考尚待解答的困惑,一头扎进别样的风景中,用新鲜的刺激打破生活的平静。

就像《白莲花度假村》里,假期结束,活着的人又将回到原来的生活,好像发生了些什么,又好像什么都没有改变。决定命运的性格,非但不会因为某次旅行而改变,反而因为活动范围的限定、人际关系的简单,被放大至若干倍,甚至令某些状况或关系变得更为严重或复杂。

旅行从来不是解药,除非你能真正投入一段风景或体验,才能暂时放下让你烦恼的那些。

但你还是会记得那些壮阔的大海,蜿蜒的公路,廉价的小吃,恢弘的宫殿,古老的建筑,丰饶的酒庄,邂逅的笑容,眼角眉梢的误会……那些可以令我们暂时放下一些的,就是那个出发的理由。

现在的我们最需要的,也正是出发的勇气。

庆山说,“要对自己的生命有一种相信。”

如果旅行是我们认识世界,了解自我的途径。愿我们永远保留出发的勇气。

#头号有新人# #头条创作挑战赛# #旅行# #美好旅行地# #元旦跨年去旅行# #超想去旅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大阪   芝加哥   里程   旅行   机票   解药   短片   现实   感觉   建筑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