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如虹踏歌行-吉首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纪实

王 珊 龙 涛 李天涛

雄伟的武陵山脉,峡谷纵横,林海浩瀚。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州府吉首市,宛如一颗明珠,藏在这片绿色海洋里。

1982年,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吉首撤县设市。40年风雨兼程,40年励精图治。吉首沐浴着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各族群众团结一心,卓绝奋斗,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精神,破解了制约发展的种种瓶颈,在高质量发展的大潮中,实现了千年山城的华丽蝶变。

大道如虹,山乡巨变。无数梦想在岁月中拔节生长、无数希望在沃土上竞相绽放,崛起了一个开放和谐、欣欣向荣的新吉首,更积蓄了吉首走向未来、再攀新高的巨大动能!

这是一条敢叫天堑变通途的突围之路

五公里有多远?对一般人来说,步行一小时,开车十分钟。

但在吉首市矮寨镇坪年村、岩科村,过去要去直线距离五公里的镇上,需翻山越岭,步行三小时。如果能够坐上去镇里的面包车,也需沿河绕过高山,到达吉首城郊,再一路回头,沿另一条河走30多公里,行程1个多小时。

曾经,吉首城区的交通地形,被市民们形象地称为“哑铃”,老城区与新开发的乾州新城南北分布,中间狭长,仅依赖一条城市主干道——人民路相连。

农村联通不畅,城区道路拥堵,外部交通单一,极大地制约了吉首的发展。

千古百业兴,交通须先行。破局,从交通开始!

近年来,吉首市委市政府正视交通劣势,强力推动“交通突围”战略实施,着力构建对外大开放、对内大循环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对外打通大通道,常吉、吉茶、吉怀、永吉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枝柳铁路纵贯全城,张吉怀高铁建成通车,湘西机场即将建成通航……吉首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初具规模,以更开放的姿态,融入更广阔天地。

对内提级干线公路,国道209、319、352等骨干国省道全面提质,“五纵八横”城区路网全面铺开,顺畅快捷,旅游公路、乡镇公路交织成网,跨乡联村,交通拥堵得到明显缓解,城市骨架持续拉开。

持续推动湖南省城乡客运一体化,基本构建了“8条城乡主线(公交)+29条城乡专线+18条镇村支线”的客运线网络格局,村民们“出门有路、搭脚上车”的愿望变成现实。

2019年12月19日,夯吉隧道正式贯通,常年困扰坪年村、岩科村群众与镇上互联互通的交通屏障被打破。村民们为之欢欣鼓舞。“以前到镇上,来回就去了大半天。现在,沿夯吉公路开车到镇里,只要十分钟。村里和镇上联系更紧密了,连结亲的都多啦!”坪年村副支书杨天晴说。现在,公交专线也开进了沿线村庄。村民们把农产品装好,在家门口搭公交车,直接可以去镇里或吉首城里交易。“车票3元,20分钟一趟,50分钟车程就到了城区,年轻人上班、老人看病、孩子读书都更方便了。”矮寨镇岩科村党支部书记杨贵燕说。

这是一条山城向新向美的蝶变之路

如果说交通突围是延伸城市的骨架,城市建设就是充盈城市的血肉。

在立体交通网络加速形成的同时,吉首乘势而上,大刀阔斧推动城市扩容提质。城区面积从2012年的20平方公里扩展到如今的40.5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从30.4万人增长到40.88万,城镇化率从71.01%提高到79.1%。

针对老旧小区这个城市治理的“顽疾”,吉首启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探索党建进小区、文明创建进小区、微改造进小区、物业管理进小区、网格化管理进小区“五进小区”城市基层治理模式,让一个个“棚户区”变成了“风景区”“文明区”。

在乾州街道市化工厂宿舍住了20多年的蔡安进老人感叹:“过去,这里养猪、养鸭、搭棚、种菜的什么都有,臭气熏天。现在,乱搭乱建拆除了,环境变美了,政府还新修了停车场、篮球场。安保有人管,卫生有人搞,不比高档小区差!”

农贸市场是老百姓的“菜篮子”。近年来,吉首加快农贸市场提质改造和标准化建设进度,到目前市区已形成15个综合服务功能强、辐射带动能力大的专业市场。其中,吉首市小溪桥农贸市场成功获评“2021年湖南省文明集市”。

“过去到菜场买菜,要侧着身子、拎着裤脚、捂着鼻子,现在的农贸市场,地面干干净净,通道清清爽爽,摊位整齐有序,买菜像在超市购物一样,是种享受!”家住伟业农贸市场附近的彭女士为市场的改变点赞。

停车难是老百姓反映较多的问题。吉首市自2015年以来新建公共停车场68个,城区道路设置临时停车泊位16处,目前城区停车位已达3万多个;在全州率先运用智慧停车管理系统,车主点击手机APP,就能实现泊位查询、一键导航、自助缴费,有效缓解了区域性停车难压力,赢得了群众的口碑。

“一座城市就像一个家,日子长了待旧了,你感觉不到它的变化,当某一天你远行回家会惊奇发现,这个家已经大变样,旧貌换新颜了。”在峒河观光带散步的市民彭浩说起现在的城市面貌,言语间无不透露出喜悦之情。

近年来,吉首对八大城区片区进行综合改造,采用“海绵城市”、“综合管廊”等最新一代城市建设理念,对城市进行整体提质升级。“智慧城市”“六清六治”“四大集中行动”等接连开展,更将城市品质提升到一个全新高度。

十年间,吉首提质了一座老城,再造了一个乾州新城,正全力以赴将高铁新城打造成“湘西新门户、城市新中心、产业新高地”。

这是一条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跨越之路

站在矮寨大桥茶峒岸远眺,红色的矮寨大桥凌空横跨在德夯大峡谷之上,像一条攀上天际的虹。

2012年,矮寨大桥正式通车。在索塔间跨度、结构设计、架梁工法等方面创下了人类桥梁工程史上4个“世界第一”。

2021年,矮寨大桥再获“金名片”:矮寨·十八洞·德夯大峡谷景区成功跻身国家5A级旅游景区,实现了湘西州“5A”零的突破。

十年时间,从“建筑”向“景观”,从民生桥向产业桥、致富桥、幸福桥,矮寨大桥不仅让湘西成功融入了长沙、重庆、桂林、贵阳“4小时经济圈”,也实现了自身的“华丽蜕变”。

以矮寨大桥为中心的矮寨奇观旅游区,做好生态、民俗文章、地质、高空、研学、党建等多篇文旅文章,引来游客无数,并呈几何倍数增长。吉首矮寨奇观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马磊介绍,2021年,矮寨奇观旅游区接待游客332.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2亿元,带动矮寨镇近3万名群众致富增收。

幸福村的刘大姐在星空峡谷营地做保洁,一天可挣100元劳务费。上个月她又盘下了景区的小吃摊,试运营一个月,收入不错。她说,“儿女出去打工了,我们在家门口也能挣钱。幸福村很幸福。”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吉首有着74.06%的森林覆盖率,有着稳居全省14个市州前列的城市空气质量,有着得天独厚的生态人文资源。但如何加快资源“变现”?

当“天堑变通途”,大开“山门”的吉首,一手抓保护,一手抓开发,让生态、文化、旅游精彩“共舞”。

深入实施“四大”集中行动和“千村美丽、万村整治”工程,严格落实“河长、林长”责任制,突出抓好路边、村边、房边“三边”造林绿化,先后摘得“全国绿化模范县市”、“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和“省级园林城市”等多张名片。

吉首坚持把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业作为最大门路和主导产业来培育,推进全域旅游。“神秘湘西,吉祥首府,天下鼓乡”“百年路桥奇观,千年苗寨风情,万年峡谷风光”生态文化旅游品牌享誉全国,美丽乡村遍地开花,美丽经济蓬勃兴起。

隘口村的茶叶火了、新塘村的西瓜火了、河西镇张排村的葡萄也火了……矮寨奇观旅游区附近的坪年村成了小有名气的“网红村”。村民杨再通返乡打造“最美农家博物馆”,通过线上线下流量转换,把“农家乐”做成了“爆款”。

以生态为底色,以交通为基础,敢闯敢拼的吉首人把目光放在更大的天地,开拓着更加多元的产业格局——

现代农业“崭露头角”。以湘西黄金茶为代表的农业特色产业基地总面积达50万亩,“白云贡米”获评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实现吉首农产品国家级品牌零的突破,以九丰现代智慧农业博览园为示范引领的一批农旅融合、农网融合特色农业产业示范园正加快建成。

新型工业“风生水起”。高铁新城、创新创业园、湘西住宅产业园、马鞍产业园、百里新材料产业园和高新工业集中园“一城五园”的产业布局加快成型,“五好”园区建设跑出“加速度”,建成标准厂房240万平方米,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代表的9大标志性产业链步履铿锵、积极向好。

商贸物流“方兴未艾”。根基于老城区、雅溪片区、乾州新区、州府新城、高铁新城“五大城市商圈”的吉首商贸物流体系集聚了蓬勃人气。武陵山区首个百亿级大型综合性商业产业集群——友阿武陵国际商业新城等一批商贸项目投入运营,吉首作为武陵山区传统商贸物流中心的地位进一步巩固……

今天的吉首,让“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在承接与转型中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天地。

这是一条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幸福之路

在吉首市区,沿着东环线一路向北。美观大气的芙蓉学校、朝气蓬勃的乾元小学、焕然一新的雅溪中学……无不让人眼前一亮。

“以前,吉首的中小学基本‘挤’在老城区,规模小、硬件差,想发展也施展不开。现在,学校多了,条件好了,分布更合理了,孩子们基本都能就近入学。”乾元小学校长杨伟感慨。

2017年建成招生的乾元小学,占地58亩,教学楼、综合楼、图书室、室内艺体馆、食堂和运动场等设施一应俱全,师资在全州范围选优配备。学校第一年招生,就吸引了1500多名学生报名。五年来,学校先后荣获湖南省文明校园、湖南省十佳科技教育创新学校、湘西州非遗进校园示范学校、湖南省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校等多项荣誉,成为全州乃至全省声名鹊起的新星学校。

“学校的活动很多,我加入了小记者站,经常去研学、采风,学到了很多东西。”“我最喜欢学校的开心农场,老师带我们种水稻、种棉花、种水果,享受丰收的快乐。”……同学们说起学校,你一言我一语,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城乡发展好不好,老百姓最有发言权。

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2017年在湘西州率先实现贫困县摘帽、贫困村全部出列;到深入推进教育、医疗事业发展,全力做好各项社会事业保障,吉首市始终把民生放在心头,把老百姓最关心、最紧要的事摆在案头。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提升办学条件,加速推进教育现代化。吉首市第一中学、乾雅小学等一批新建、改建、扩建项目上马,城区新建学校拔地而起,农村学校全面提质。先后建成22所公办幼儿园,十年增加学位4.3万余个,完成教育投资36.2亿元,大班额全面清零,获评省教育“两项督导”评估优秀县市。

大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吉首市人民医院新院建设项目加快推进,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全面消除卫生室“空白村”,市、乡、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体系初步形成,人口素质、人民健康水平明显提高。

就业,一头连着千家万户,一头连着宏观经济。吉首市不断夯实就业基础,十年来累计提供就业岗位数58万余个,达成就业意向5万余人次。

从吃不饱、穿不暖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一件件民生实事顺民意,暖民心,让群众幸福感、满意度持续提升。

征程万里风正劲,奋楫扬帆再出发。

阔步新征程,吉首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聚焦打造“州域经济核心增长极”的目标,大力实施“强州府”战略,以“冲刺跑”的姿态,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吉首的恢弘篇章!

岁月为证,未来可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吉首市   吉首   湘西   湖南省   农贸市场   经济社会   大桥   奇观   纪实   新城   大道   城区   生态   小区   交通   学校   城市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