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冠军黄雪辰:花样游泳教会我团结协作

走进母校的游泳馆,大屏幕上的显现着一串大字:“热烈欢迎我校培养输送的运动员黄雪辰回母校”。近日,中国花样游泳的传奇人物黄雪辰回到儿时训练的母校虹口区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游泳学校回忆成长经历,为青少年运动员传经送宝。

因好奇变身花游女神 16岁夺得世青赛冠军

1996年,6岁的黄雪辰经过选拔,在虹口区开始游泳训练。10岁时,黄雪辰的游泳教练在水池边对另外两名运动员说:“你们想不想去尝试一下花样游泳?”正巧游到水池边的黄雪辰听到后立刻从水中探出了脑袋:“我也要去!”抱着试一试、玩一玩的心态,10岁的黄雪辰开始接触花样游泳。“游泳项目训练的人多,竞争比较激励,你的条件更适合练花游,更容易脱颖而出。”当时,黄雪辰的启蒙教练、虹口区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游泳教练周芸给她提出了十分准确的建议。进入上海花样游泳队集训后,黄雪辰被上海花样游泳队教练看中,认为是一个可塑之才。就这样,黄雪辰走上了花样游泳运动员的道路。

过人的天赋,再加上自身的刻苦努力训练,让黄雪辰很快就成为上海花样游泳队的主力。15岁的时候,黄雪辰入选了国家花样游泳青年队。2006年10月,黄雪辰随国家队出征世界青年花样游泳锦标赛,一举夺得金牌,这也是中国花样游泳队在世界大赛上的第一枚金牌。“当时自己还小,就觉得,哇!赢了!好开心!但在颁奖的时候,就感觉自己一天很累,想着颁奖早点结束可以回去休息,准备第二天的比赛。”回忆起第一次站上世界最高领奖台的经历,黄雪辰至今依然历历在目,“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的这个冠军真的是非常荣幸。”

四度征战铸就传奇 让世界盛赞中国花游

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黄雪辰第一次参加奥运会,18岁的她与队友拿到中国花样游泳第一枚奥运会奖牌。2009年,她们又在世锦赛上拿到一枚团体银牌,自此以后,黄雪辰开始逐渐成长为中国花样游泳领域的领军人物。

2011年世锦赛,黄雪辰同时拿到单人技术自选和双人技术两个项目的银牌。2012年伦敦奥运会,黄雪辰和搭档刘鸥为中国花样游泳拿到奥运会第一块双人项目的奖牌(铜牌),此后又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和搭档孙文雁拿到一枚双人项目的银牌,中国花样游泳队开始成为仅次于俄罗斯队的存在。

里约奥运会后,已经26岁的黄雪辰告别赛场回归生活。在女儿诞生之后,黄雪辰的心思也彻底地放在这位新生的小宝贝身上。但是,2018年黄雪辰突然受到了国家队的征召,因为中国花样游泳队在东京奥运会期间面临比较严重的人员危机。祖国有需要,黄雪辰毅然表示“召必回”,再多的困难也无法阻挡一颗冠军的心,无法阻挡为祖国荣誉而战的使命与荣光。“当时我的心里有目标,我非常希望能为国征战!”回忆当初的选择,黄雪辰说道。然而,黄雪辰复出面临的第一个严重问题就是体重。为了尽快降下体重,她通过不断加大训练量和严苛控制饮食,在短短几个月就降下来了足足30公斤的体重。

2021年东京奥运会花样游泳双人比赛中,作为奥运“四朝元老”、31岁“妈妈选手”的黄雪辰搭档孙文雁,再次获得一枚宝贵的银牌。比赛结束后,许多裁判都给黄雪辰竖起了大拇指,让一种感动油然心生:“能够通过奥运会的舞台向世界展示我们国家的文化底蕴,并且能够让大家愿意倾听和观摩,我觉得自己的付出就非常有价值。”

退役转型花游教练员 期盼传承再铸新辉煌

东京奥运会后,面对退役后的许多选择,黄雪辰毅然选择留在上海花样游泳队担任教练员。“我在当运动员时,也是老队友教我,带我一路走来。我希望能把我的经验传承到队里,让大家少走弯路,能更好地成长。”担任教练员后,黄雪辰坦言最大挑战是耐心,“当教练难在用自己的方式告诉运动员,让她们能够改正错误,把好的地方保留住。”20多年的花样游泳经历不仅教会了黄雪辰专业技术,还让她学会了团队协作,这让她在新岗位上不断进步。“互相帮助的团队协作精神对我现在的工作有很大帮助。”

黄雪辰在市运会花游赛场观察记录运动员表现

工作之余,黄雪辰在不同场合积极推广花样游泳运动。“我希望青少年多尝试体育运动,促进身心健康,希望更多青少年能通过体育养成坚韧不拔的精神,遇到困难能迎难而上。”在上海市第十七届运动会花样游泳赛场,黄雪辰给参赛运动员送上祝福:“希望每个孩子都能为自己热爱的运动项目努力奋斗,享受比赛,不断进步!”


2022-12-13 17:02

来源:上海体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花样游泳   里约   虹口区   银牌   上海   中国   运动员   教会   奥运会   花样   游泳队   黄雪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