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menta曹旭东:自动驾驶的终局是什么?

“我们希望10年挽救百万生命,10年解放百分百时间,10年物流和出行的效率翻倍。”

|《中国企业家》记者 任娅斐

编辑|郭立琦

头图来源|中企图库


自动驾驶的终局是什么?

“我们认为一定是可规模化的无人驾驶。”

12月10日~11日,由《中国企业家》杂志社主办的“第二十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暨第二十二届中国企业未来之星年会”上,Momenta CEO曹旭东给出了他的答案。

作为一家人工智能科技公司,Momenta专注做自动驾驶,目标是实现规模化的无人驾驶。这是创始人曹旭东投身人工智能领域后,定下的明确目标。

他认为,如果要创业,一定要在开始的时候思考清楚创业的终局。“我们非常明确我们的目标,是实现规模化的无人驾驶,不是做个demo,跑个测试区域,而是真正地让所有人在所有的交通过程中都能够得到无人驾驶带来的安全和价值。”曹旭东说。

为什么选择做人工智能?创业前他做了什么准备?人工智能创业为什么选择自动驾驶?以及自动驾驶接下来最大的挑战是什么?曹旭东围绕Momenta在创业过程中的几个关键问题分享了他的思考。

从曹旭东的演讲中,你将获得以下核心要点:

1.如果能够把自动驾驶做到比人类驾驶安全10倍,就能够减少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交通致命事故。

2.自动驾驶的终局,一定是可规模化的无人驾驶。用L4的技术做L2的量产,最终实现量产的L4,最高效实现可规模化的无人驾驶落地。

3.自动驾驶接下来最大的挑战是怎么真正从一个相对小众的产品,做成广大用户敢用、好用、爱用的大众化产品。

4.如果要创业,一定要在开始的时候思考清楚创业的终局。可以不知道路径具体是什么样子,但是要以终为始思考终局和方向,有一个大致正确的方向,就可以开始行动了。

5.特别困难和纠结的时候,就把自己沉到这个产品里面,沉浸式的工作能够帮助找到内心的平静。


以下为曹旭东演讲内容实录(有删改):

大家好,我是Momenta的CEO曹旭东。很荣幸今天有机会在这里跟大家汇报一下Momenta在创业创新道路上的一些思考和实践。

Momenta是一家人工智能科技公司,现阶段专注做自动驾驶。我们的目标是实现规模化的无人驾驶。我们的无人驾驶是两条腿走路,既做L4级别完全无人驾驶,也做L2级别的量产辅助智能驾驶。目前我们已经和世界排名前十的汽车集团,包括通用、奔驰、丰田、上汽、比亚迪,开展了量产合作。我们和上汽集团享道出行合作的Robotaxi,已经在上海和苏州落地运行。很多客户在合作过程中建立了对Momenta的认可和信任,成为了我们的投资方和股东。公司去年累计完成了超过10亿美金的融资。

01 为什么投身人工智能领域?

我在清华读博士的时候,学的是偏物理的一个方向。其实我对物理和智能都非常感兴趣,但是我发现物理的问题,从最大的问题到最小的问题,都已经非常难用实验去验证了,要么就投资上百个亿去做对撞机,要么就是很多纯理论的推演。其实我也研究过智能,智能里面的生物智能、人工智能。我发现生物智能也非常有意思,但是研究过程非常不可控,整个周期很长,成本也很高。我有一个好朋友,博士期间养了3年猴子,突然有一天心情很低落,问他什么原因,说养的猴子死了,他要博士毕业的话,还得再花费3年时间养一只猴子,才有可能完成他的博士毕业论文。所以后来我就选择了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就不一样,你可以设计一个智能体,然后快速去检验它,快速去迭代,可以Learning by Doing,通过把智能体做出来去理解智能是什么,这一点让我觉得特别有意思。

所以当我把这个问题想清楚后,我就从博士退学,投身到人工智能领域了。那个时候做这个决定也没有预料到2012年人工智能的整个技术会有一个特别大的突破。如果2009年你问我人工智能达到现在的水平,需要多少年?我的回答可能是20年,这还是一个比较激进的估算。但实际上10年的时间,整个行业就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和发展,这在2009年的时候是完全不可想象的。我特别喜欢比尔·盖茨讲的一句话,“人总是在短期高估一两年能够取得的成绩,而低估长期10年内能够取得的进展。”

02 为什么选择做自动驾驶?

创业前我做了什么准备?其实我在创业之前没有做特别的准备。我一开始是在微软研究院工作,有5年时间,既做研发也做产品,后来加入商汤科技。加入的时候公司人不多,在北京只有20多人,我负责整个公司的产品研发,带着团队从几个人、十个人,到几十个人,再到上百个人,支持了很多的产品线。现在回想起来这段经历,真的学习到了很多,也帮助Momenta在创业中避免了很多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人工智能创业为什么选择自动驾驶?我们创业的时候有10个伙伴,大家都是科研出身,所以我们也像做博士论文选题一样,把人工智能可能的应用领域都扫了一遍。发现自动驾驶是人工智能最大的、未被解决的应用领域,非常有挑战,也很有意思。如果能够做成特别有意义,因为如果我们能够把自动驾驶做到比人类驾驶安全10倍,就能够减少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交通致命事故,一起事故影响的至少是两个家庭。所以用人工智能做自动驾驶有意思,更有意义。后来我们把这个总结成我们公司的愿景:我们希望10年挽救百万生命,10年解放百分百时间,10年物流和出行的效率翻倍。而且我们非常明确我们的目标,是实现规模化无人驾驶,不是做个demo,跑个测试区域,而是真正地让所有人,在所有的交通过程中,都能够得到无人驾驶带来的安全和价值。

03 自动驾驶的终局是什么?

为了实现我们的目标,我们选择了什么独特的战略路径?如果要创业,一定要在开始的时候思考清楚创业的终局。我们可以不知道路径具体是什么样子的,但是要以终为始思考终局和方向,有一个大致正确的方向,就可以开始行动了。

自动驾驶的终局是什么?我们认为一定是可规模化的无人驾驶。这里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安全性肯定是第一位的。要对标人类的驾驶安全性,自动驾驶安全性至少做到人类的水平,最好做到10倍于人类安全性的水平。因此,我们要去倒推,以终为始。

为了实现足够的安全性,需要多少数据,需要解决多少问题?人类是驾驶1亿公里,发生一起致命性的事故,10倍于人类安全性,需要至少千亿公里的数据去测试,解决百万个长尾的问题。这里面基本上需要100万台车跑1年的时间。对于一个创业公司来说,基本上不太可能靠自建的车队、自建的Robotaxi去实现这个里程。这也就形成了我们现在的一个“一个飞轮+两条腿”的战略。

飞轮是指通过数据驱动的方式,自动化地发现和解决海量长尾的问题,去训练算法模型。我们基于飞轮的技术战略,延展出两条腿的产品战略。左腿是L2级别的量产辅助驾驶,类似于特斯拉的Autopilot或FSD。我们在战略上选择和车企合作。右腿是L4级别的完全无人驾驶,我们用L4的技术赋能量产车辆,然后用量产车辆获得海量数据,去解决L4完全无人驾驶的长尾问题。希望通过数据驱动的飞轮两条腿并进,用L4的技术做L2量产,最终实现量产的L4,最高效地实现可规模化的无人驾驶落地。

这条路径是我们在创业第一天就定下来的路径,今天看起来还挺合理的,但是在2016年基本没人看好。当时有位行业前辈就跟我讲,你要做好准备,做国际整车厂量产的合作,可能要前面准备5年的时间,后面交付实现又得5年的时间,加起来就是10年。本土整车厂可能稍微快一点,也得做个五六年时间。现在想起来,我们当时真的是无知者无畏。但回过头来讲,这条路可能真的是一条难而正确的道路。

创业6年,最让我动摇的时刻以及我的选择是什么?我们的目标和技术战略从创业的第一天就非常清晰,中间虽然有各种各样的困难,但我们基本上没有动摇过。但是在团队文化上,2018年我认为我们公司遇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坎。那个时候我们融资进展挺不错,大家都很开心,整个公司洋溢着非常欢乐、轻松的氛围。但这个氛围实际上是不对的,因为有点像一个松散的研究机构或者研究院。很多同学都想着怎么天天做一些高大上的研究课题,但是在产品化、商业化上进展非常缓慢,而且产品化和商业化的意识非常淡薄。所以我们推动了一次企业文化的讨论和提炼,强调了产品化,强调了商业闭环验证。最后总结出来一条非常重要的文化价值观,叫做以客户为中心的价值洞察力,目标就是交付领先于行业的自动驾驶产品。

这个过程中有很多优秀的同学不太理解、不太适应,最后离开了。他们的离开是让我最心痛的,也让我无数次拷问自己到底做的对不对。不过后来的实践证明,我们的选择和坚持是对的。公司在量产项目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也锻炼出来一支能打硬仗、能打胜仗的队伍。当我特别纠结的时候,特别困难和纠结的时候,我就把自己沉到这个产品里面,天天跟团队一起想着怎么把这个产品打磨好,如何让这个产品去让用户感受到价值,让用户每天的使用产生粘性,保证产品的量产交付做到高质量、高效率。这种沉浸式的工作能够帮助我更加的找到内心的平静。

04 自动驾驶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自动驾驶的赛道很长,天花板也很高,但是接下来最大的挑战是怎么真正从一个相对小众的产品,做成广大用户敢用、好用、爱用的大众化产品。今天行业里面有两个20%,20%的车装载了自动驾驶系统,而这些装载的车上20%的时间开启了自动驾驶功能。这就意味着只有4%,也就是20%乘以20%的用户使用时长,剩下的96%的用户时长、驾驶时长都没有使用自动驾驶。我们希望通过Momenta和所有同行的共同努力,能够把这两个20%提升到两个50%、两个80%、两个100%,真正实现规模化的无人驾驶。

前阵子我在网上看到了一位热心用户写的万字长文。在这篇长文里面,她表扬了他的先生,当然也表扬了我们的自动驾驶产品。开着载有我们产品的车从苏州到成都,又从成都回到苏州,全程5000公里,非常的轻松和舒适。看到这篇长文后我非常感动,因为当我们的产品真正被用户喜欢、被用户充分使用、真正给用户带来价值时,我们才觉得是对我们最大的褒奖。我们相信越来越多的用户会感受到我们产品给他们带来的价值,这个价值是更加安全、更加安心、更加轻松和舒适的驾驶体验。

Momenta为什么叫Momenta?最后这个问题是一个小彩蛋。很多人问我为什么叫Momenta?Momenta是Momentum的复数形式,Momentum是动量的英文单词。我们每一个人就是一个Momentum,所有的人汇聚在一起,朝着一个共同的方向去打硬仗、打胜仗,这样一个团队、这样一个组织,我们认为就是Momenta。

今天的分享到这里,都是一些非常具体、微观的思考和实践,希望对大家有一点点启发,也希望有机会能够跟更多的企业家同仁交流和学习,谢谢大家。

新闻热线&投稿邮箱:tougao@iceo.com.cn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人工智能   量产   人类   无人驾驶   目标   智能   时间   用户   产品   公司   曹旭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