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洗澡方式有多奇葩?苏轼原来也是搓澡爱好者!

对于每个现代人来说,洗澡无非是动动手的事情,是日常生活中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一环。但是对于热水资源相对匮乏的古人,他们是如何洗澡,洗澡过程中又有哪些趣事呢?

古代的贵族如何洗澡?

贵族们一般洗澡之前在澡盆里面注满热水,撒上猪苓、香料等中药材,以去除污垢。

根据《礼记》的记载,洗澡要用两条浴巾,细葛布巾擦上身,粗葛布巾擦下身。出浴盆后要站在草席上再用热水冲洗一遍,然后穿上衣服和鞋子,而后喝点东西以暖胃。可以说对于洗澡的方式和方法讲究到了极点。

洗澡用的猪苓

而对于条件不如他们的平民百姓,洗澡则没有这么体面,而是去附近的小河,用河水擦拭身体,用皂角代替猪苓来清洗头发、身体。

洗浴的历史

据文献考证,最早的澡盆在商周时期就已出现。商朝第一个君主商汤(灭夏开商朝霸业的君主)洗澡用的青铜浴盆——汤盘,就是一个有力的物证。但可惜的是,这只汤盘在唐代时就已经遗失。

到了这个时期,洗澡就已经很普遍了,不再是君王的专利。

传言骊姬之乱后,晋国公子重耳被迫逃亡。逃到曹国时,曹共公收留了重耳。他听说重耳有圣人之相,于是趁重耳在洗澡的时候,出于好奇心驱使,躲在窗帘之后偷看。可以说是十分不礼貌了。

秦朝时期,王宫的浴室设备已经颇具规模。

秦都咸阳一号建筑遗址中就有一间约 40 平方米的豪华浴室,比四星级酒店的标准客房还大。

室内的水池长三米多,宽两米多,池底还有坡度,能让你舒舒服服地躺着。除此之外,还有有供嫔妃使用的大浴室,设有陶制的地漏与排水管,还有取暖的壁炉。

汉代的“沐浴”,除了清洁身体外,还增加了娱乐休闲内容,使其成为公职人员的一种“福利”。

东汉《汉官仪》说:“五日一假洗沐,亦曰休沐。”也就是说,汉代官员每工作五天便可以有一天用来沐浴更衣、回家团聚。这说明,洗澡不仅经常化,而且已经制度化了。

说到唐代的洗浴,就不能不说到唐玄宗的“华清宫”。

唐玄宗后期不问国事,纵情声色,每年冬十月,便携杨贵妃到骊山华清宫度假,至次年四月始回。骊山上有充足的温泉,玄宗便下令修建了许多温泉浴池 ,有供皇帝洗澡的“御汤”、供贵妃洗澡的“妃子汤”、供嫔妃们洗澡的“长汤十六所”,浴室有“数十间”之多。

从唐代开始,人们沐浴还普遍使用生态“沐浴液”——即各种花草和一些中草药擦身。

到了宋代,古人的洗浴方式就更多样化了,不仅澡堂风靡全国,连“搓澡工”也开始成为一种职业。

我们的大诗人苏轼在泗州舒舒服服泡了个澡之后,在他的诗里面写到“寄语揩背人,尽日劳君挥肘。轻手,轻手,居士本来无垢。”

意思就是“搓背大爷,跟您说,今天我来这里搓澡就麻烦你啦!麻烦您尽情挥手帮我搓搓泥!哎呦,哎呦,您轻点,我这个文人居士哪有什么污垢!”

社会在发展,文明在进步。人们的洗澡方式已经有澡盆、淋浴、澡堂搓澡、蒸桑拿、泡温泉等多种方式,清洁手段也是多种多样,是越来越卫生,越来越讲究了。所以啊,希望在读的各位,在沐浴更衣时,莫要忘记祖训,浴身更要浴德浴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1

标签:葛布   猪苓   方式   澡盆   商朝   奇葩   污垢   汉代   唐代   洗浴   古人   浴室   爱好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