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之星·漫评 - 爆火一时的“球星卡”,到底是真火还是炒作?

□宋雨倩 王瑞靖 王洁(洛阳师范学院)

今年世界杯期间,类同盲盒的“球星卡”火了,卡淘交易平台上一张二十九万元价格的卡牌成功被拍下。而世界杯倒计时三天,国内球星卡生意火爆,足球巨星梅西的签字球星卡更是被拍卖出32万天价。这些拍卖出来的天价“球星卡”,到底是真的受球迷喜爱还是离不开背后的资本炒作?

如今,市场上的炒作行为已经屡见不鲜,从炒鞋、炒文玩核桃、炒盲盒、炒郁金香到如今的“球星卡”。盲盒这一概念大家都已不再陌生,但由资本主导、投机者跟风的炒作行为却从未停止。被戏称为“直男爱马仕”的球星卡是印有球星照片的小卡,本来是局限于体育圈的小众文化,但由于体育赛事商业化,球星卡逐渐演变出更多玩法。球星卡的发行价格原来由发行厂商决定,价格相对固定。但当卡片被拆出,其价值不再受发行商售价左右,卡片在流转中会受球员成绩、卡片发行时间、稀有度等因素决定。但炒出来的价格,真的值得一哄而上吗?

球星卡和开盲盒类似,都是资本进行销售炒作的一种手段。发行商利用消费者的心理,满足其好奇心,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赌徒心理作用下,消费者盲目产生一种我是幸运儿的错觉,会驱使着不断买卡被“割韭菜”,物欲也会逐渐膨胀。因此,出现有人通过“盲盒”日入百万,有人则连夜“爬上天台”的事例也就可以理解了。

此外,部分消费者不断被炒作套路,离不开上瘾机制。购买球星卡盒,可能开出来任意卡片,这样不仅操作简单并且反馈及时。出于人类趋利避害的本能,消费者潜意识会对这种简单可感的事物上瘾。投资者擅于捕捉消费者需求,球星卡盒本身就具有神秘性,而好奇心是人的本能,消费者如果不加甄别就可能会落入投资者设好的陷阱。

炒热的天价卡其实并不稀缺,而是受资本控制和市场热度哄抬使其价格虚高。不要只看到“搏一搏单车变摩托”,还要意识到“闯一闯单车退回厂”的风险。市场监管部门也要积极作为,防治市场乱象,加快治理投机倒把行为。把炒作扼杀在源头,守好消费者的钱袋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小卡   球星   行商   世界杯   上瘾   卡片   资本   消费者   价格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