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难买老来瘦?少吃肉多吃素?华西专家说,小心老年人营养不良哈!

如果说90、00后是硬核的朋克养生嘞话,

那70、80后就是随机的佛系养生,想起就养生一下,搞忘也就算了,

而算得上真·养生的,要看60后再往前的40、50后老辈子些了,

他们真的是从作息时间、运动方式、饮食等每个细节上都养生,尤其“咋个吃更健康”简直是他们见面打招呼、聚会必聊、微信群聊的重点话题。

“毕竟不是年轻人了,一天三顿又要吃饱还要吃好,是要讲究点才行哦!”

是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胃肠道功能会减弱,老年朋友们确实应该注意调整饮食结构,不能像年轻时憨吃哈胀、胡吃海喝。但问题是,现在很多关于老年人饮食的观念都是不对的,比如说———

“他们说千金难买老来瘦,既然新陈代谢越来越慢,还是要少吃点!”

“他们说老了要少吃肉多吃素,不然肠胃吸收不到营养!”

“他们说老了口味要清淡,油盐少吃最好不沾,不然身体一堆指标都要扯拐!”

“他们说老了尽量少吃米饭,换成粗粮,这样更健康。”

注意饮食健康是好事,但过度限制营养摄入,可能导致老年人出现营养不足,甚至是营养不良,长期下来还可能导致慢性疾病。下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老年医学中心黄晓丽、刘龚翔两位医生以及临床营养科薛宇营养师一起为大家讲一下,为啥子这些饮食观点都是错的,怎么吃才对老年人更好!

千金难买老来瘦这句话,误导大家很多年了,尤其有些过于重视身材和健康的老年人,还会通过节食甚至吃得过于清淡来降低体重,认为自己瘦一点会更健康一点。

但在这里华西专家们要告诉大家,除非你就是从年轻到现在一直都是长不胖的体质,不然对大多数老年人来说,“微胖”才是最好的状态

1.老年人太瘦

可能得肌少症或肥胖型肌少症 ✦ ✦ ✦ ✦

不管男女老少,在体重下降的同时,我们身体的肌肉也会减少,而肌肉对维持机体功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肌肉在儿童时期逐渐生长发育,在青年时期达到巅峰,从中年时期开始减少,而到了老年时期,大约30%~40%的肌肉消失。对老年人来说,在此基础上一旦体重过度下降,就可能得肌肉减少综合征(肌少症)或肥胖型肌少症。

如果得了这两种疾病,老年人连基本的站立和走路都费劲,想浇个花、喂个鸟、溜会狗都很艰难,甚至会出现摔跤、自理能力差、免疫力下降、易生病的情况,更不要说去跳坝坝舞了,严重的甚至可能会缩短寿命!

肌少症我倒是懂了,但肥胖型肌少症

又是啥子意思?

常逛菜市场的嬢嬢、婆婆肯定晓得,同样买4斤肉,如果是4斤纯瘦肉,感觉就是一绺绺,如果是4斤肥肉,感觉多大一堆堆。

人也是一回事,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活动能力降低,脂肪更容易堆积,很可能体重没有变化,外表看起来也还比较肥胖,但实际上肌肉含量及肌肉力量都明显下降了,都是泡泡肉,自我感觉也越来越虚弱,所以也叫【肥胖型肌少症】。

2.老年人真的

没有必要刻意节食 ✦ ✦ ✦ ✦

年龄大了胃肠道功能本来就比年轻的差,体重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自然下降,所以并不需要刻意减少饮食摄入,为了预防肌少症或肥胖型肌少症我们建议

老年人在日常膳食中,注意保证充足的能量与蛋白质摄入,吃动结合,保持适量的有氧运动和抗阻力运动,维持肌肉量。

老年人规律监测自己的体重,想看自己是胖了还是瘦了,最科学的还是通过称体重来对比,而不是光照镜子来判断。保持身体质量指数(BMI)在20kg/m²~26.9kg/m²,小腿围≥31厘米。如突然发生明显的体重变化,就该去医院找医生看看咯。

饮食要清淡,这句话是没错的,但错的是有些老年人“执行”过度了,怕油、盐吃多了血脂高,引发冠心病、心梗等,把饮食清淡等同于吃水煮菜,偶尔撒几颗盐,甚至不放油、不放盐。

1 油、盐没吃够

可能引起营养不良

✦ ✦ ✦ ✦

老辈子些,盐、油吃多了是不好,但并不是喊你们就约等于不吃了噻!长期吃这些寡淡得莫法的水煮菜,真的可能营养不良。

首先,没加盐、没加油的菜肯定不咋好吃,很多老年人跟年轻时候比食欲本来就要差些,再天天吃这些不好吃的菜,食欲就越来越差,就可能越来越瘦。

其次,人对于油和盐是有需求的,油脂、盐以及食物长期摄入不足,老年人容易发生电解质紊乱及营养不良。长期油脂摄入过低,也容易诱发便秘,增加营养不良的风险。

2 盐和油每天都该吃

适量

✦ ✦ ✦ ✦

清淡饮食,是建立在食物多样化的基础上的,要合理搭配营养,将动物性食物、食用油和盐限制在合理范围内。要低盐低脂,是指不要太咸也不要太油腻,而不是油盐不进。

我们建议:

老年人每天用油25~30g,尽量选择食用植物油,避免动物油。

全天用盐不超过5g(大概一啤酒盖),患有高血压的老人应将盐控制在4g以内。

不管是出于哪种原因,有些老年人在平时生活中就是很少吃肉甚至根本就不吃肉,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医生真的瞬间就焦躁起来了,因为肉没吃够真的会对老年人身体有很多不良影响。

1 长期肉没吃够

要不得!

✦ ✦ ✦ ✦

人体的生命活动需要一些必需氨基酸,而这些必需氨基酸人体不能自己合成,只有靠吃东西来摄入。如果说只吃素的话,一些种类的必需氨基酸就不能获取,比如蛋氨酸、赖氨酸,同时也会缺乏铁、锌、钙等微量元素的摄入。综合来看,长期摄入肉类不足,甚至完全不吃肉类,会导致营养不足、肌少症,甚至营养不良。

2 老年人每天1~2两肉

最合适

✦ ✦ ✦ ✦

我们建议:

老年人每天至少吃1个鸡蛋、1盒牛奶(乳糖不耐受的可以选择酸奶或舒化奶),多选择鱼、虾等水产类、禽类等,或是大豆及大豆制品等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

每天应分别摄入畜类、禽类、鱼虾50~100克(就是1~2两),且三餐应规律,午餐和晚餐吃的肉类量要大致差不多。

吃粗粮饱腹感强,营养价值高,能控制血糖,还能养胃……这么多的好处让粗粮受到了很多减肥和健康人士的追捧,对老年朋友来说,营养,控制血糖,养胃的功能简直戳中了他们养生的点,尤其有糖尿病的老辈子更是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把主食全部换成了粗粮,一顿还吃好几种。

其实,这样不仅没那么好,还容易带来消化不良、营养不良等问题。

1 粗粮既养胃也会伤胃

粗粮包括玉米、紫米、燕麦、荞麦等全谷物,绿豆、红豆、蚕豆、豌豆等杂豆,还有土豆、红苕、山药等。

粗粮可改善排便,预防腹泻,降低心血管疾病和胃肠癌发生风险,降低胆固醇,保护牙齿。但是,摄入过量也可能会延长胃排空时间,不容易消化,尤其在晚上吃了后引起胃酸反流,腐蚀胃和食管。

2 粗粮不是人人都适合

✦ ✦ ✦ ✦

如消化系统弱的人群,患有憩室炎、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的人群,肠易激综合症人群,肾脏疾病者,缺钙、贫血人群,体力劳动者、青少年及孕妇乳母,麸质不耐受人群和乳糜泻患者等人群都不适合粗粮,或需要在医生、营养师的指导下食用粗粮。

其中,老年人、儿童都属于消化系统娇弱的人群,所以不需要摄入过多粗粮,特别是薯类,容易胀气。另外,高膳食纤维带来饱腹感很可能让老年人营养摄入不均衡。

3 粗细粮搭配更好

✦ ✦ ✦ ✦

对于老年人群,我们建议这样吃粗粮:

粗细粮搭配,每餐搭配全谷物及杂豆的摄入,推荐每餐粗粮比例在1/4~1/2之间适宜。

开始吃粗粮时,应花几周时间循序渐进增加摄入,一次加1~2种就够了,下一餐再换1~2种。

粗粮需要换着吃,不建议只钟情于某一种。

多选择谷类、薯类及杂豆类混合性食物,适当选择大豆及其制品替代动物性食物。

晚餐不适合吃过多粗粮。

如果担心粗粮的摄入干扰营养素吸收,可以在制作粗粮之前先浸泡,让粗粮发芽,能降解大部分抗营养物质。

吃粗粮时不要着急,要充分咀嚼。

“汤比肉营养”这个错误的观点不仅仅老年人有,很多中年人、年轻人都有,虽然我们华西伊万都科普过好几次了,但还要专门给老辈子们说一下——汤真的没得好营养,再也不要只喝汤不吃肉了。

1. 汤喝多了 反而对身体不好

没豁大家,从营养学角度看,汤的营养价值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高,甚至喝多了还不太好。

在熬鱼汤、骨头汤、肉汤的过程中,虽然会溶解出少量的蛋白质,但同时也会溶解脂肪和嘌呤。所以汤里面真正的营养物质很少,大多数都是脂肪和嘌呤。弃肉喝汤,不仅不能摄取足够、优质的营养,还可能摄入过多的嘌呤、脂肪与盐,对患有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或糖尿病的老年人来说,是不利于健康的。

2. 关键还是在于吃肉

我们建议:

患有高尿酸血症或痛风的老年人,就不要喝肉汤了。

其他老年人在饭前可以少喝一点汤(素菜汤更好),多吃一点汤中的肉。

1.每一餐多吃几种食物,保证食物的多样性,每天食物种类在12种以上,每周进食的食物在25种以上。

2.多采用炖、焖、蒸、拌、煮、烧等方式进行烹调。

3.吃东西的时候充分咀嚼,把食物咬碎再吞,每口咀嚼10~20次。

4.每天保证充足优质蛋白质类食物摄入,如:肉类、牛奶、鸡蛋、乳类及大豆制品。

5.在控制总脂肪摄入量的前提下,多选择富含n-3多不饱和脂肪酸,如海鱼、海藻、鱼油等。

6.增加维生素D来源,如:肝脏、蛋黄、晒太阳、补充剂。

7.注重补充铁、维生素B12、叶酸、维生素C以及充足能量和蛋白质来保证足够的造血原料,平时要适量给贫血的老年人增加瘦肉,禽类,鱼类,动物血等铁含量较高的食物(每天铁的推荐摄入是12mg)。

8.老年人要少喝浓茶和咖啡,因为真的会干扰铁的吸收。

9.水要喝够,清晨一杯温热水,睡前1-2小时一杯温热水,可以少量多次,一次50~100ml,每天要至少喝1200ml,以1500ml~1700ml为宜。实在不喜欢白开水也可以选择柠檬水或淡茶等。足够的饮水可以帮助改善老年人的便秘情况。

养生是个好事情,

但就怕没有掌握科学的方式方法,

没有养生、养好、养壮,

而是养废、养弱、养得营养不良……

参考文献

[1] 张聪.中国营养学会发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J].食品安全导刊,2022(14):4.DOI:10.16043/j.cnki.cfs.2022.14.059.

[2] 毛拥军,吴剑卿,刘龚翔,胡松,陈波,刘佳,王建业,于普林,张存泰,吴锦晖,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老年人营养不良防控干预中国专家共识(2022)[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22,41(07):749-759. DOI: 10.3760/cma.j.issn.0254-9026.2022.07.001

[3]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营养与食品安全分会,中国循证医学中心,《中国循证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等.老年吞咽障碍患者家庭营养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18版)[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8,18(6):547-559. DOI:10.7507/1672-2531.201805032.

[4]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营养与食品安全分会,中国循证医学中心,《中国循证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等. 老年患者家庭营养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17版)[J].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7,17(11):1251-1259. DOI:10.7507/1672-2531.201707095.

[5]Wang S, Zhan J, Cheng M, Pan Q, Liang Z, Liu X, Peng W, Cao X, Luo Y, Kang D, Liu Y; Endocrine Metabolic Diseases Group of the Chinese Geriatrics Society, 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 Clinical expert consensus on standard care of blood glucose for residents in senior care facility in China (2021 edition). Aging Med (Milton). 2021 Jun 11;4(2):93-108. doi: 10.1002/agm2.12164. PMID: 34250427; PMCID: PMC8251856.

[6] Cruz-Jentoft AJ, Bahat G, Bauer J, et al. Sarcopenia: revised European consensus on definition and diagnosis [published correction appears in Age Ageing. 2019 Jul 1;48(4):601]. Age Ageing. 2019;48(1):16-31. doi:10.1093/ageing/afy169

[7]Dhar M, Kapoor N, Suastika K, Khamseh ME, Selim S, Kumar V, Raza SA, Azmat U, Pathania M, Rai Mahadeb YP, Singhal S, Naseri MW, Aryana IS, Thapa SD, Jacob J, Somasundaram N, Latheef A, Dhakal GP, Kalra S. South Asian Working Action Group on SARCOpenia (SWAG-SARCO) - A consensus document. Osteoporos Sarcopenia. 2022 Jun;8(2):35-57. doi: 10.1016/j.afos.2022.04.001. Epub 2022 May 25. PMID: 35832416; PMCID: PMC9263178.

本文作者

审稿专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21

标签:营养不良   老年人   华西   老年医学   粗粮   中国   千金   肌肉   老年   体重   食物   小心   营养   专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