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又要“把美国人民吓个半死”?

香港《南华早报》网站12月9日刊发题为《制造恐惧的五角大楼夸大中国威胁》的文章,作者是卢纲。全文摘编如下:

恐惧可能会缩小我们的视野,使我们变成色盲,削弱我们的深度感知能力并且扭曲我们的时间感。或许更重要的是,它可能会影响我们根据现有数据处理信息并且作出理性反应的能力。

无论民主还是专制,政界人士确保公众顺从的最简单和最廉价的方式都是制造恐惧。美国政界人士对恐惧心理有着本能的了解。

例如,众所周知,前参议员阿瑟·范登堡建议时任美国总统哈里·杜鲁门和他的国务卿迪安·艾奇逊“把美国人民吓个半死”,用艾奇逊的话说,具体做法就是描绘关于新兴苏联威胁的“比现实还清晰”的图景。否则,美国政府可能很难赢得公众对大幅增加国防开支的支持。

如今,美国再次竭力争取大幅增加国防开支。负责印度洋-太平洋地区安全事务的助理国防部长埃利·拉特纳说:“2023年很可能是美国二三十年来在该地区的军力态势最具变革性的一年。”

他指的当然是亚太地区。在那里,美国的军事存在将“更具有杀伤力、机动性和韧性,恰恰能加强我们所说的那种使一些快速和低成本入侵几乎不可能发生的威慑”。

这是为了威慑入侵台湾的行动(华盛顿现在承认,这可能不会很快发生),以及对抗中国咄咄逼人的“胁迫”行为。

美国众议院刚刚投票通过了明年将达到创纪录的8580亿美元的国防预算,比拜登总统提出的数字多出450亿美元。但纸面上的预算其实具有误导性,因为五角大楼有着所谓的“预算资源”,可以轻而易举达到预算的金额。例如,就本财年而言,美国国防部其实有1.64万亿美元可以用来分配给不同的武装部队。

“中国威胁”只是历史在重演。在整个冷战期间,对苏联威胁的夸张估计影响了美国的外交政策,美国公民经常被警告说要当心核末日。

正如已故的(美国前国务卿)科林·鲍威尔解释过的那样:“我面临过的最大挑战之一是冷战结束的时候。我们当时失去了头号劲敌……我们的整个架构都有赖于一个可能攻击我们的苏联,但苏联消失了。”

他的这番话指向了美国外交和国内政治交叉点上的固有架构:敌人的必要性。“9·11”事件后,萨达姆·侯赛因的伊拉克和恐怖主义成为一二十年的威胁。虚掷的生命和金钱够多了。现在,他们顺势(或者不顺势)用中国来满足未来几十年制造威胁的要求。

然而,与苏联、侯赛因、“基地”组织、塔利班和伊朗不同,中国尚不认为美国是“大撒旦”,也不希望把它当作敌人来打击。

如果你看看主流新闻媒体的宣传就会发现,大多数战争言论是华盛顿发表的。

来源:参考消息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7

标签:杜鲁门   美国   鲍威尔   塔利班   华盛顿   苏联   可能会   国务卿   政界   冷战   中国   国防   预算   恐惧   美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