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觉前这三个习惯,或无异于往肝脏内“扔垃圾”,若你有建议早改

“养肝就是养命”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肝脏的好坏是身体健康的“晴雨表”,肝脏不生病,人体也就越健康。

但是这个“晴雨表”却是十分脆弱的,生活中一些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以及饮食习惯,很容易导致肝脏受损、肝功能下降。

而想要肝脏健康,睡眠也是中重要的一部分。研究认为,睡眠是身体器官进行自我调整、自我修复的时间,在身体的一众器官中,“肝脏”对睡眠的需求极大。如果长期睡眠质量差,养成错误的习惯,会对肝脏造成较大的伤害,无异于把它当成了“垃圾桶”。

睡觉前这三个习惯,或无异于往肝脏内“扔垃圾”,若你有建议早改

一、睡前饮酒

酒精有抑制神经中枢的作用,饮酒后会产生疲惫与困意,很多人靠着这个方法入睡。但酒精进入身体后,需要通过肝脏进行代谢,睡前饮酒不仅会增加肝脏的分解负担,乙醇和代谢物乙醛也会对肝脏造成直接损伤。

长期饮酒的人,会出现一系列酒精性肝病,其中包括脂肪肝、酒精肝、肝炎、肝硬化等。

二、睡前进食

有一部分人习惯在睡前吃宵夜,而且大多吃的是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

但医生提醒大家,睡前大量进食,不仅对肠胃有影响,还会促使肝脏分泌出更多的胆汁以消化食物。夜间很少会进行活动,就会导致脂肪在体内不断地堆积,久而久之就会造成肥胖,而肥胖是诱发脂肪肝的“罪魁祸首”之一。

三、熬夜

从医学的角度上来看,深夜的11点~凌晨3点,是肝脏最佳的自我修复和调整的时间,如果这时没有入睡,可能会造成肝火旺盛。

而且长期熬夜还会降低身体的免疫力,特别是肝脏已经受到损伤的人,这类人往往会成为被病毒“攻击”的对象,不利于病情的控制。

医生告诫:肝脏不好的人,身体会有以下表现,尽早自查

莫名的感到生气,情绪难以控制;

出现不明原因的出血,如牙龈出血,并且伤口难以愈合;

晨起出现口臭、口干、口苦;

失眠多梦,常常在半夜惊醒;

食欲变差,并伴随着腹泻、腹痛;

眼睛干涩发痒,巩膜出现黄染。

不想肝脏“千疮百孔”,日常可以做好“2事”

一、健康饮食

对于需要保肝的人来说,在日常饮食中,口味要清淡,不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可以帮助肝脏保持健康。

平时多吃一些新鲜果蔬,尤其是纤维素、维生素等含量较高的芹菜、猕猴桃、葡萄、菠菜等食物,有利于将体内的有害物质排出体外,为肝脏减轻负担,恢复肝功能变得强大

二、调整好心态

经常发怒、情志抑郁、压力过大等不良情绪会导致肝脏受损,因此我们日常要做好情绪管理,保持良好心态,这样能够促进肝毒的排出。

参考资料:

《“熬夜伤肝”是不是真的?这里一文全解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肝脏   习惯   肝功能   晴雨表   肥胖   无异于   睡眠   日常   食物   身体   垃圾   建议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